許敏 梁婷婷
【摘要】后疫情時代背景下,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成為教學實踐的新潮流。文章探討了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高職院校商務英語翻譯小組教學模式的總體構建,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教學階段,介紹了具體實施方案,并輔以相應的數據及圖表說明。實踐表明,堅持以學生為主導,注重翻譯實踐與理論知識的緊密融合,做好對學生的過程化監(jiān)控,能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小組教學模式的效果。
【關鍵詞】翻譯工作坊;網絡教學平臺;高職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許敏(1981.10.16-),女,漢族,浙江寧波人,湖南外國語職業(yè)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二語習得、商務英語;梁婷婷(1988.06-),女,漢族,湖南長沙人,湖南外國語職業(yè)學院,講師,研究生,研究方向:職業(yè)教育、商務英語。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度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課題“后疫情時代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的診斷與改進研究”(XSP21YBC127)課題成果。
后疫情時代背景下,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成為教學實踐的新潮流。文章探討了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商務英語翻譯小組教學模式的總體構建,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教學階段,介紹了具體實施方案,并輔以相應的數據及圖表說明。實踐表明,堅持以學生為主導,注重翻譯實踐與理論知識的緊密融合,做好對學生的過程化監(jiān)控,能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小組教學模式的效果。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逐漸常態(tài)化,各大高校陸續(xù)開學,教學工作也由采用完全線上教學方式轉為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為主開展新學期教學工作,師生們需要快速適應后疫情時代的教學與學習環(huán)境。這次疫情促使教師在技術賦能下轉變教學理念,以學習為中心,實現教與學的翻轉,也為教師們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和更豐富的全媒體多類型的教學資源。
我院也積極開展了全校各門課程混合式教學實踐。商務英語翻譯課程作為商務英語專業(yè)的核心課程,為力保疫情防控期間該課程的教學有效性和質量,翻譯小組教學基于實踐的研討式模式,讓學生“在翻譯中學習翻譯、在合作中學習翻譯和在討論中學習翻譯”。課程組充分發(fā)揮翻譯小組教學的同伴學習和研討學習的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的商務翻譯能力,提高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增強學生的職業(yè)發(fā)展能力。
一、商務英語翻譯小組的構建與教學設計
為精準分析學情,定制教學策略,首先必須了解教學對象的學情特點,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其個性特征和學習背景有的放矢地制定教學策略。期初,通過問卷星軟件對湖南外國語職業(yè)學院2019級商務英語專業(yè)學生進行了關于學習內容,學習難度和學習目標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學生希望能有機會進行真實的翻譯任務的實踐,而且由于本身英語基礎較薄弱,加之翻譯實踐經驗不足,因此缺乏自信和學習主動性。據此,我們設計了商務英語翻譯小組教學模式,包括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三個階段。
1.教學設計。我們根據教學目標將教材中每個單元按主題設置和文本類型歸為不同類型的商務任務翻譯:比如按照主題有商務旅行,商務接待,禮儀致辭等等。而按照文本類型則分為商務演講,議論文,說明文等。其次,通過對各類網絡教學平臺的了解和分析,最終選擇線上課程在應用時間較長,好評較多的超星教學平臺發(fā)布并實施教學活動。同時,利用雨課堂﹑問卷星、剪映等等教學軟件進行課程教學。其中,超星平臺討論區(qū)提供一對一的咨詢服務,而騰訊課堂直播課則是就共性問題進行集體解答。超星平臺的作業(yè)區(qū)提供譯文上傳,反饋,點評等服務。最后,利用網絡平臺為翻譯小組提供類型豐富多樣的翻譯資源。課程組通過前期“云備課會議”,群策群力,在超星學習通平臺自建《9課輕松入門商務英語翻譯》在線開放課程,對接企業(yè)收集真實翻譯案例,搭建課程資源庫。課程資源可以分為以下三類:(1)基本資源模塊:包括課程簡介、課程標準、授課計劃、教學團隊在內的課程基本信息資源;(2)課程核心資源:包括微課教學視頻、電子教案、電子課件隨堂測驗、單元測試、討論話題以及答疑區(qū)等;(3)課程拓展資源:包括商務禮儀視頻、商務翻譯拓展知識、企業(yè)真實翻譯案例,如企業(yè)簡介,跨境電商平臺上架產品翻譯案例等。
2.教學實施。商務英語翻譯課前,教師讓學生介紹翻譯小組的構成和人員分工,由學生自行分為3-4人一組,其中組長1人,其他2- 3 人分別擔任主譯、審譯和校譯,承擔相應的職責和工作。根據教學設計,每兩周(一周授課1 次)授課為一個教學單元,各翻譯小組,按部就班地完成課前研討和協同式翻譯、課中互動學習、課下經驗總結和練習鞏固的步驟和程序。
課前,教師先在平臺的信息區(qū)發(fā)布與單元內容緊密相關的翻譯項目和與之相關的翻譯理論知識微課視頻,對譯文質量、交付時間提出明確要求。在被分配翻譯項目(字數一般在 150-200 字的語篇材料)后,小組成員在小組長帶領下進行研討,分析長難句結構,文本類型及可能采用的翻譯技巧,并完成譯稿初稿。
課中,在所有小組提交譯稿后,教師并不會第一時間給出評價,而是借助小組間互評來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提升自己進行譯審的能力,并要求個別突出小組將翻譯心得做成PPT在線下課堂上投屏或者錄制成微視頻在線上課程的示范翻譯板塊呈現,更容易讓其他學生接受,也對優(yōu)秀的翻譯小組成員有所鼓勵,提高教學實效。然后教師會根據在超星平臺中各位組員對于翻譯任務中遇到的難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從而讓學生更為關注學習中的不足和需要加強的地方。于是教師在直播課堂將所有知識點歸納總結為一張思維導圖,學生對譯文結構特點以及破解此類問題的翻譯技巧就會有全面而系統(tǒng)的認知。學生們也學習到了用可視化技巧來簡化較復雜的問題。最后,老師會簡要總結各組在翻譯任務中的表現,并重點梳理運用的翻譯方法和技巧,再讓各小組根據課程所學對初稿進行進一步的修改。
課后,各小組在參考老師和其他小組以及網絡平臺上企業(yè)專家意見后,調整譯文。同時,各小組對翻譯項目中出現的專有詞匯整理歸檔,積累詞匯和常用表達。教師讓各小組在網上提交譯文終稿和翻譯心得,進行線上經驗分享。
商務英語翻譯小組教學模式考慮到學生的基本情況采用導入性模式,即教師在作坊運作的各個階段給予及時有效的幫助,指導、監(jiān)督學生發(fā)揮在組內及組間作小組長、主譯、審譯和校譯等不同角色的作用。 同時,運用“超星”進行線上線下、 課上互動與課下混合式教學,既注重翻譯理論認知、翻譯方法及技巧的講解,同時也強調線下的翻譯項目完成、翻譯成果檢驗。 其次,及時引入智能化的翻譯工作過程,通過介紹及讓學生分析對比如“云譯通”“谷歌翻譯”等翻譯軟件,對接公司的真實翻譯項目,并運用在翻譯工作各個環(huán)節(jié),模擬商業(yè)翻譯公司運作,從而使學生能迅速適應“云辦公”的線上翻譯工作模式。
3.教學評價。
(1)建構“多元”評價主體。形成包括校內教師評價、企業(yè)指導教師或企業(yè)專家評價、各小組間與組內成員互評、學生自評的“多元”學習評價機制。首先是學生自評,包括組內成員自評及小組組長對組內成員的評價,最后還有組間互評。
(2)創(chuàng)新學業(yè)成績評價方式。建立“課程過程性考核+課程終結考核”的全過程教學評價體系。線下期末考核權重僅為20%,線上課程評價及平時翻譯任務表現占 80%。平時成績包括翻譯實踐項目、課堂教學和網絡學習;期末采用網絡考試與線下考試相結合的方式。
二、商務英語翻譯小組教學效果分析
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yè)學生雖然對語言文化與商務活動有濃厚興趣,但是往往基礎較薄弱,因此商務英語翻譯課程對于學生們來說有一定難度。商務英語翻譯小組教學模式從改變教學單元以及教學管理兩個方面有效地提升了教學效果,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方式。
區(qū)別于傳統(tǒng)翻譯教學中個人承擔翻譯任務,本次實踐以翻譯小組為基本的教學組織和開展單位,學生在組長的帶領下,依次完成翻譯項目承接、翻譯研討、翻譯成果展示和譯文評審等一系列的工作,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學生們從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小組教學,因為這種教學模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個體完成翻譯的難度,但實際上每個人需輪番承擔主譯、審譯、校譯,對于各個翻譯流程步驟都要熟悉,更要把控好每段譯文的質量。
而另一方面,應用“超星”網絡教學平臺,采用多元主體評價體系,形成對學生多項內容反饋。平臺數據客觀反映了學生的學習成長軌跡,如統(tǒng)計區(qū)有數據支持,真實反映了學生參與翻譯學習的情況。而引入企業(yè)專家評價,建構了包括譯審教師、譯員以及目標客戶在內的智能型、多元化的網絡評價體系。由于商業(yè)翻譯公司的介入,課堂翻譯任務來源于真實生活中的實際案例,能從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令其切實感受到市場競爭的壓力,真正做到以評促學,以評促教。學生抱著解決實際崗位上遇到難題的心態(tài)進課堂,學生能較大程度融入課堂,學習積極性較高,對教學質量的評價等級均為優(yōu)秀(90分以上)。
三、商務英語翻譯小組模式的教學反思
回顧整個教學實踐過程,小組教學模式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同伴互助學習方式和協同式翻譯有力地提升了教學效果。相比傳統(tǒng)教學,教師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既要從在線上建立資源庫,錄制微課視頻,根據討論區(qū)提問總結重難點,又要促成和引導小組的翻譯研討。而多元化的評審制度確保小組內成員積極有效地加入每次的翻譯任務,比如制定規(guī)范的組內公約,做到賞罰分明,并在網絡平臺完成相應的工作日志。最后,接受教師的監(jiān)督和反饋后,翻譯小組還需要接受代表客戶及市場的企業(yè)專家的點評,為日后進入職場做好充分準備。
綜上所述,商務英語翻譯課程既是商務英語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也是難度較大,所需知識水平較高的一門課程。學生們亟需通過大量的翻譯實踐來積累翻譯經驗,應用翻譯理論方法和技巧,提升翻譯能力。學生們通過模擬真實的翻譯工作過程,明白翻譯中蘊含的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另一方面,同伴學習、協作互助、集體研討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們在學中做,在做中學,既可以鍛煉他們的溝通協調能力,也可以促進他們領導能力的發(fā)展,值得大力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郭麗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35):55-57.
[2]李煒.MOOC背景下三種常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比較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8(S1).
[3]呂亮球.翻譯工作坊教學模式探究[J].上海翻譯,2014(2):48-51.
[4]李明,仲偉合.翻譯工作坊教學微探[J].中國翻譯,2010(4):32-36.
[5]董洪學,張坤媛.云計算學習平臺下MTI翻譯工作坊教學模式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6(2):56-57.
[6]黃遠鵬.“翻譯工作坊”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 (30):51-53.
[7]王海麗.云計算時代翻譯專業(yè)教學改革探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6):61.
[8]翁靜潔.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高職翻譯作坊教學模式研究[J].職業(yè)教育研究,2020(2):68-73.
[9]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R].20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