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呈現(xiàn)
愛的回音壁
畢淑敏
現(xiàn)今中年以下的夫妻,幾乎都是一個孩子,關愛之心,大概達到了中國有史以來的最高值。家的感情像個蘋果,姐妹兄弟多了,就會分成好幾瓣。若是千畝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里,便獨步天下了。
在前所未有的愛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感到莫大的幸福?我好奇地問過。孩子們撇嘴說,不,沒覺著誰愛我們。
我大驚,循循善誘道,你看,媽媽工作那么忙,還要給你洗衣做飯,爸爸在外面掙錢養(yǎng)家,多不容易!他們多么愛你們啊……
孩子很漠然地說,那算什么呀!誰讓他們當爸爸媽媽呢?也不能白當啊,他們應該的。我以后做了爸爸媽媽也會這樣。這難道就是愛嗎?愛也太平常了!
我震住了。一個不懂得愛的孩子,就像不會呼吸的魚,出了家庭的水箱,在干燥的社會上,他不愛人,也不自愛,必將焦渴而死。
可是,你怎樣讓由你一手哺育長大的孩子,懂得什么是愛呢?從他的眼睛接受第一縷光線時,已被無微不至的呵護包繞,早已對關照體貼熟視無睹。生物學上有一條規(guī)律,當某種物質(zhì)過于濃烈時,感覺迅速遲鈍麻痹。
如果把愛定位于關懷,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對他的看顧漸次減少,孩子就會抱怨愛的衰減?!皭劬褪钦樟稀边@個簡陋的命題,把許多成人和孩子一同領入誤區(qū)。
寒霜陡降也能使人感悟幸福,比如父母離異或是早逝。但它是災變的副產(chǎn)品,帶著天力、人力難違的僵冷。孩子雖然在追憶中,明白了什么是被愛,那卻是一間正常人家不愿走進的課堂。
孩子降生人間,原應一手承接愛的乳汁,一手播灑愛的甘霖,愛是一本收支平衡的賬簿。可惜從一開始,成人就間不容發(fā)地傾注了所有愛的儲備,劈頭蓋腦砸下,把孩子的一只手塞得太滿。全是收入,沒有支出,愛沉淀著,淤積著,從神奇化為腐朽,反讓孩子無法感到別人是愛他的!
我又問一群孩子,那你們什么時候感到別人是愛你的呢?
沒指望得到像樣的回答。一個成人都爭執(zhí)不休的問題,孩子能懂多少?
沒想到孩子的答案明朗堅定。
“我?guī)蛬寢屬I醋來著。她看我沒打了瓶子,也沒灑了醋,就說,閨女能幫媽干活了……我特高興,從那會兒,我知道她是愛我的?!甭N翹辮女孩說。
“我爸下班回來,我給他倒了一杯水,因為我剛在幼兒園里學了一首歌,詞里說的是給媽媽倒水,可我媽還沒回來呢,我就先給我爸倒了。我爸說了一句:好兒子,就流淚了。從那次起,我知道他是愛我的。”光頭小男孩說。
“我給我奶奶耳朵上夾了一朵花,要是別人,她才不讓呢,馬上就得揪下來??晌也宓?,她一直帶著,見著人就說,看,這是我孫子打扮我呢!我知道她是愛我的……”另一個女孩說。
我大大地驚異了,訝然這些事的碎小和孩子“鐵的邏輯”,更感動的是他們談論里的鄭重神氣和結論的斬釘截鐵。愛與被愛高度簡化了,統(tǒng)一了。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時,感到了一個幼小生命的意義。成人注視并強調(diào)了這種價值,他們就感悟到深深的愛意,在嘗試給予時,他們懂得了什么是愛。愛是一面遼闊光滑的回音壁,微小的愛意反復回響著,折射著,變成巨大的轟鳴。當付出的愛被隆重接受并珍藏時,孩子終于強烈地感覺到了被愛的尊貴與神圣。
被太多的愛壓得麻木,騰不出左手的孩子,只得用右手,完成給予和領悟愛的雙重任務。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愛孩子,一定讓他從力所能及的時候,開始愛你和周圍的人。這絕非成人的自私,而是為孩子一世著想的遠見。不要抱怨孩子天生無愛,愛與被愛是鐵杵成針、百年樹人的本領,就像走路一樣,需反復練習,才會舉步如飛。
如果把孩子在無邊無際的愛里泡得眼翻白,早早剝奪了他感知愛的能力,育出一個愛的低能兒,即使不算彌天大錯,也是成人權力的濫施,或許要遭天譴的。
在愛中領略被愛,會有加倍的豐收。孩子漸漸長大,成為一個愛自己愛世界愛人類也愛自然的青年。
(選自《畢淑敏自選集》,有刪改)
技法鑒賞
1.從細枝末節(jié)推本究原。
要想表現(xiàn)生活,就得先注意觀察生活,深入體驗生活,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尋找和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哲理。古人云:“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边@充分說明了小中可以見大,發(fā)現(xiàn)一點預兆就可以預知事物將來的發(fā)展走向,從細枝末節(jié)推本究原。另外,要勤于思考,畢淑敏的文章素材均來自日常生活,甚至多為家庭瑣事,但很有深度,這得益于作者深度的思維。
2.形象的描繪與精當?shù)姆治鱿嗷印?/p>
文章注重細節(jié)的展示,注意運用排比和比喻,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將形象的描繪與精當?shù)姆治鰺o縫對接,令人讀之有所得,思之有所悟。作者能得出“當付出的愛被隆重接受并珍藏時”,孩子才會感覺到被愛的尊貴與神圣,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被愛著的結論,正是源自于平日的細心觀察和深刻體悟。畢淑敏能夠細心體察孩子世界的點點滴滴,從他們的童言稚語中感悟愛與被愛的真諦,從而找到了對孩子施愛和示愛的方式。
3.結構設置清晰合理。
文首的設疑和鋪墊、文中的排比和鋪陳、文末的總結和推論,嚴絲合縫,渾然天成。全文通讀下來,有條有理,讀者順著作者的思路和文字能切身感受到一場關于愛與付出的探討,可謂收獲頗多。
學以致用
學會自我掌控是人生的智慧
王詠琪
逆風引火,巧控火勢,這是生活中的小技巧,卻折射出人生的大智慧。
夜深了,街上萬籟俱靜,書房的燈光依舊亮著,爸爸又在挑燈夜讀了?!岸_耍_恕?,幾聲短消息提示音在安靜的夜中顯得格外刺耳,可爸爸絲毫沒有去看看手機的意思,一旁的我有點急了,“爸爸!有信息!”
“我知道,等會兒!”過了好一會兒,爸爸才拿起手機看信息。果然,是親戚發(fā)來的無關緊要的話。我這才松了一口氣。要知道,我可是從不怠慢別人的消息的。
爸爸突然問我:“孩子,你懂得什么叫‘自我掌控嗎?”
“知道呀,把時間、精力、事情的進展情況控制在自己可以掌控的范圍內(nèi)。”
“那如果我剛剛?cè)タ戳诵畔?,會怎么樣??/p>
“也許……會打斷思路?”我好像有點明白爸爸想表達的意思了。
“這就對了!當我去看信息時,時間就不在我的掌控之中了。我知道,這個信息不會是十萬火急,而如果打斷了我寫論文的思緒,事情的變化就會遠超我的控制?!?/p>
爸爸又問:“是誰在控制你的時間,是你自己嗎?”
我怔住了。有時我顧著給別人回信息,一不留神就耽誤了做其他事,常常一拿起手機,半個鐘頭就溜走了?;剡^頭來看看我原本的安排,早就被手機打亂了節(jié)奏。節(jié)奏一亂,很可能半天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
這些時候是誰在控制我的時間呢?肯定不是我自己啊!我終于明白了。在我的意志力還不夠的情況下,我是不是也應該來場“逆風放火”?將自己的時間緊緊控制在自己手中,那些無關緊要的信息,我是不是可以先放一會兒,等忙完自己的事再去回復?
三個月后,我成功地“戒掉”了手機。
學會自我掌控是人生的智慧,這條路,我還要慢慢地摸索。
【湖北武漢市武珞路實驗初級中學九年級(7)班,指導老師:向金秀】
點評
該生抓住生活里“回手機信息”這一小細節(jié),觀察到爸爸與“我”不同的應對方式,并在爸爸的啟發(fā)下進行思考,得出一條人生道理。“是誰在控制你的時間,是你自己嗎?”爸爸的發(fā)問使“我”幡然醒悟,原來“學會自我掌控才是人生的大智慧”。習作著眼于日常細節(jié),卻發(fā)出了有關人生哲理的感嘆,切入點雖小卻具有深刻性,提升了作文的思維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