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龍,趙培川,蔡歷穎
(中建海峽建設發(fā)展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15)
配電箱是建筑工程建筑電氣分部中不可或缺的裝置,一般采用金屬板材加工而成,箱內安裝開關設備、測量儀表、保護電器和輔助設備等。配電箱傳統(tǒng)施工做法為采用砌體砌筑時預留孔洞或在砌筑完成的墻體上開槽安裝,砌體砌筑時預留孔洞法是砌體砌筑時在配電箱的安裝位置采用半磚砌筑或直接預留孔洞,然后在配電箱上部安裝預制混凝土過梁,最后安裝進出管線時在預制過梁上開槽埋管。墻體直接開槽法是在已完成的砌筑墻體上直接開槽,安裝配電箱、管線,然后重新修補。無論是預留孔洞法還是墻體直接開槽法均會對磚砌體結構造成破壞,并且傳統(tǒng)的施工方法對預留孔洞位置和開槽深度無法精確控制,配電箱體安裝后凸出砌體表面太多或箱體背部與砌體間空隙過大會影響觀感質量。為此需研發(fā)一種對土建成品結構影響小同時可提高配電箱安裝質量的施工工藝。
1)設計一種預制配電箱砌塊,預制配電箱砌塊依據配電箱尺寸及墻體厚度進行制作,在砌體砌筑時相當于1個砌塊,預制配電箱砌塊在砌體砌筑時作為1塊尺寸較大的砌塊與其他砌塊同時砌筑,墻體整體性高。
2)采用配電箱預留孔模具化施工技術,配電箱預留孔深度非常標準,配電箱安裝后凸出墻面尺寸一致。
3)預制混凝土配電箱砌塊制作可采用結構施工中的廢舊模板,鋼筋采用結構廢料,屬廢舊材料重復利用,節(jié)能環(huán)保。
4)預制配電箱砌塊上部管線位置采用切割專用凹形砌塊包管法砌筑,施工后無需開槽。
配電箱預留孔模具化,采用模塊化思維將配電箱安裝區(qū)域結構劃分為1個模塊,將模塊設計成為1個構件,采用裝配式施工手法進行安裝施工,實現配電箱預留孔的模具化施工,降低墻體砌筑預留孔或開槽的施工難度,有效縮短施工時長并提高砌體的整體荷載能力。
電氣深化設計→預制配電箱砌塊設計→預制配電箱砌塊預制加工→預制配電箱砌塊與砌體同時砌筑→配電箱及元器件安裝。
2.2.1 電氣深化設計
施工前應對設計圖紙(電氣工程)進行深化設計,依據強弱配電箱中的回路數量、元器件規(guī)格,確定配電箱尺寸,并依據建筑圖確定配電箱的位置及安裝墻體的厚度。
2.2.2 預制配電箱砌塊設計
1)材料選擇 為降低預制配電箱砌塊質量,一般采用陶?;炷?,陶粒混凝土的強度等級為LC7.5,混凝土密度≤1 000kg/m3;如果預制配電箱砌塊尺寸不大,也可采用施工現場的商品混凝土進行制作。
2)尺寸設計及開孔設計 依據電氣深化設計中確定的配電箱尺寸進行預制配電箱砌塊設計。預制配電箱砌塊預留洞內部尺寸為配電箱箱體尺寸+20mm,預留洞邊框厚度為50mm,預留洞深度為配電箱厚度+20mm,整個預制配電箱砌塊厚度為墻體厚度,預制配電箱砌塊背板厚度不得小于30mm。配電箱進出線側預留矩形孔洞,孔洞尺寸根據進出線數量確定,如果預制砌塊背部尺寸過厚,為減輕質量,則背部也可設計為空心。預制配電箱砌塊設計如圖1所示。
圖1 預制配電箱砌塊設計模型
2.2.3 預制配電箱砌塊加工生產
預制配電箱砌塊可根據現場實際需求數量自行預制或由專業(yè)預制構件廠家預制。
1)現場預制
預制配電箱砌塊模板由內模、外模及底模組成,模板均采用15mm厚木模板。外模由4塊模板組成,模板之間采用鐵釘連接,外模側部采用2個步步緊夾緊,底部周邊采用50mm×15mm的木條作為壓腳板,間隔200mm,用鐵釘將其固定在底模上;內模由4塊側模及1塊底板組成,模板之間采用鐵釘連接,內模固定在底模上,為便于拆模,內模設置斜口,斜口傾角約為30°;底模采用大于外模邊框尺寸的15mm厚木模板直接擱置在平整堅硬的預制場地上。預制配電箱砌塊模板平面如圖2所示。
預制配電箱砌塊模板采用主體結構施工階段的廢舊模板加工而成,預制砌塊上邊框加配的2根12鋼筋采用鋼筋廢料加工而成,混凝土采用陶?;炷?,陶?;炷量刹捎矛F場拌制或商品陶?;炷粒樟;炷翉姸鹊燃墳長C7.5,混凝土密度≤1 000kg/m3。
按照預制砌塊模板設計要求進行模板支設,模板支撐應牢固,拼縫嚴密,模板拼縫處不得出現漏漿,模板支設時應在進出線側預留矩形孔洞處預埋與矩形孔洞尺寸相同的塑料泡沫,塑料泡沫與內外模緊貼。
澆筑混凝土前,將模板內灰塵、雜質清除干凈,涂刷脫模劑,涂刷時應仔細均勻,防止出現漏刷、氣泡、雜質等。對模板進行檢查,做好記錄,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澆筑。施工現場可采用振動臺輔助振搗作業(yè),應在混凝土中的氣泡完全散盡后再用灰刀對混凝土表面進行收面。在混凝土達到拆模強度后拆除模板,并進行混凝土養(yǎng)護,構件養(yǎng)護期滿后,應對每個構件進行驗收,符合要求的預制構件搬運至指定位置分層存放,分層存放高度不宜超過1.0m,不符合要求的構件堆放到項目部固定廢棄物堆放場地。
2)預制構件廠預制
若工程需求量較大,可委托專業(yè)的預制構件加工廠進行預制。項目部對預制配電箱砌塊尺寸進行設計,將預制配電箱砌塊尺寸、陶?;炷翉姸鹊燃壖懊芏鹊燃夹g要求向預制構件加工廠進行交底,構件預制廠根據設計圖紙進行預制。預制配電箱砌塊在預制廠預制完成并經養(yǎng)護后送至施工現場,項目部質檢員、材料員對預制配電箱砌塊進行驗收,驗收內容包含出場合格證、外觀尺寸及出廠混凝土強度,不合格的預制構件不得進入施工現場。
2.2.4 預制配電箱砌塊安裝
1)按照設計圖紙位置及標高要求,依據混凝土結構施工的控制基準線,彈出預制配電箱砌塊的安裝位置墨線。
2)繪制預制配電箱砌塊安裝位置墻體的砌筑排磚圖。若預制砌塊的模數與砌塊匹配,則如圖3a所示,將配電箱預制砌塊作為1塊尺寸較大的砌塊和砌塊一同排磚;若預制砌塊的模數與砌塊不匹配,如圖3b所示,在預制砌塊底部用細石混凝土彌補其模數的不足,然后再同砌塊一同排磚。
圖3 砌筑排磚
3)按照砌筑排磚圖制作不同規(guī)格的皮數桿,皮數桿上應標出預制砌塊的具體砌筑位置,砌筑前立好皮數桿。
4)預制配電箱砌塊同墻體隨砌隨安,預制砌塊上墻前應提前1d灑水濕潤,預制砌塊砌筑采用磚墻砌筑同強度等級砂漿,滿鋪滿砌,要求砂漿飽滿,并進行勾縫處理,水平灰縫砂漿、豎向灰縫砂漿飽滿度不應小于80%,水平灰縫和豎向灰縫寬度宜為15mm。
5)預制配電箱砌塊安裝完成后,應對其位置進行復測,縱橫坐標應準確。然后砌筑預制砌塊上部砌塊,對于管線密集的配電箱出入口,采用砌體免開槽施工方法,砌塊側面開孔,線管從槽內卡入砌塊內。
2.2.5 配電箱安裝
1)拆開配電箱 由于箱體和箱內開關安裝時間間隔較長,應先將配電箱拆分為箱體、箱內開關、箱蓋三部分,并進行編號存放,以防配電箱箱蓋變形損壞或油漆損傷。按施工進度計劃安裝位置和先后順序進行分類存放,以利于安裝時能及時出庫。
2)配電箱箱體安裝 待預制配電箱砌塊安裝完成,且周邊砌體砌筑完成后,將箱體埋入預制砌塊內,箱體應安放平正、垂直(偏差應≤3mm),箱體四周及背部與預制砌塊接觸處用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填實并抹平。
3)管路與配電箱的連接管線與配電箱的接入 應保證管線順直,伸入箱體內長短一致,一管一孔。線管伸入配電箱體長度應小于5mm且不應有毛刺。
4)安裝箱內元器件 將箱體內雜物清理干凈,然后將導線理順,分清支路和相序,并在導線末端用白膠布或其他材料臨時標注清楚,再把開關與箱體安裝牢固,最后將導線端頭按標好的支路和相序引至開關上。開關的進出線應留存適當余量,以便于檢修,開關的進出線線芯露出部分為1.5mm,多股線應燙錫后再壓接,不得傷及線芯及減少多股線的股數。
5)配電箱箱蓋安裝 配電箱箱蓋安裝應保證其開關順暢,配電箱箱蓋緊貼墻面,平整,不翹角。
2.2.6 配電箱驗收
1)配電箱安裝完畢后應對電箱進行詳細檢查,包括接線是否正確、緊密,各開關是否完好無損,線路走向是否合理,標注是否正確,色標是否準確,接地是否良好齊全,箱內是否干凈,各元器件間是否還有金屬等殘留物。
2)對各進出線路在送電前進行絕緣測試,并要做好絕緣測試記錄。
3)經檢查及試驗準確無誤后,按試運行程序逐一送電至用電設備,如實記錄情況,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經試運行無誤后辦理竣工驗收,并填寫送配電調試記錄,提交甲方、監(jiān)理簽字驗收。
預制配電箱砌塊制作、安裝及配電箱安裝應符合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GB 50203—2011《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303—2015《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等相關規(guī)范的規(guī)定。
1)預制配電箱砌塊輪廓清晰,線條順直,表面平整,嚴禁缺棱少角。安裝時應達到設計強度要求。
2)預制配電箱砌塊砌筑水平灰縫和豎向灰縫砂漿飽滿度不應小于80%,水平灰縫和豎向灰縫寬度宜為15mm,預制配電箱砌塊安裝位置偏差不得大于20mm,安裝垂直度及表面平整度不得大于5mm。
3)配電箱內配線應整齊、無鉸接現象;導線連接緊密、線芯不得發(fā)生損傷及斷股;墊圈下螺絲兩側壓的導線截面應相同,同一電器件端子上的導線連接不應多于2根,墊圈防松裝置齊全;配電箱內開關動作靈活可靠。
4)工人操作應有相應的安全保障措施及可靠的施工環(huán)境,高處作業(yè)應有安全可靠的操作平臺。
免開槽砌體暗裝配電箱施工技術施工簡單、效率高,可有效解決傳統(tǒng)開槽工藝對墻體破壞等施工難題,同時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并可提高觀感質量,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