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萌,楊春燕,任悅
闊韌帶妊娠是一種罕見的異位妊娠,以往此類病例報道較少,且多為早期妊娠,罕有妊娠至中晚期的報道?,F(xiàn)將近期我院成功救治的1例妊娠中期闊韌帶妊娠報道如下。
患者郭某,女,34歲,已婚,無業(yè)人員,因“停經4+個月,腹痛45天,腰骶部墜脹感10天”于2020-05-13入邢臺市人民醫(yī)院。G3P2,第一胎為順產,第二胎為剖宮產雙胎,2年前第三次妊娠為異位妊娠行開腹右側輸卵管切除術。平素月經規(guī)則,周期30天,末次月經2020-01-01。停經40天出現(xiàn)輕微早孕反應,自測尿妊娠試驗陽性,因疫情未常規(guī)孕檢。45天前出現(xiàn)下腹部疼痛,呈陣發(fā)性,右側臥位減輕,無陰道出血。10天前出現(xiàn)腰骶部墜脹,伴左臀部及左下肢疼痛不適,左側足背部麻木感,排尿、排便困難。查體:腹部膨隆,如孕5個月大小,下腹部張力大,于臍下一橫指可觸及子宮及胎兒組織上界,邊界清楚,質中,無明顯宮縮。陰道檢查:外陰發(fā)育正常,已婚經產型,陰道通暢,于左后穹隆可觸及腫物下界,飽滿,質韌,表面光滑,固定,宮頸被擠壓至陰道右上方,宮口未開。B超檢查(見圖1):盆腔偏右側宮體增大伴宮腔積液,盆腔左后方胎兒回聲——殘角子宮妊娠?腹腔妊娠?(胎兒存活,相當于21+2周)。盆腔磁共振檢查(見圖2):腹腔妊娠可能性大,羊膜囊與子宮后壁分界不清,胎盤位于左后方與鄰近腸管分界不清,雙側輸尿管上段輕度積水。診斷:腹腔妊娠?
圖1 腹部超聲圖
圖2 盆腔磁共振圖
全院進行多學科會診,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術前行雙側髂內動脈選擇性介入栓塞術,膀胱鏡下雙側輸尿管導管置入術。術中探查大網膜與前腹壁粘連,子宮體增大如孕2個月大小,羊膜囊、胎兒及胎盤位于子宮體左側闊韌帶,向后明顯突出增大,直徑約25 cm,張力大,表面血管怒張呈網狀,后壁與腸管粘連,前壁與膀胱粘連,胎盤附著并植入左附件區(qū)及左側闊韌帶,左側達盆腔壁,下緣深達骶凹,左側附件區(qū)組織充血明顯,糟脆,左側卵巢及左側輸卵管失去正常形態(tài)。術中多個學科醫(yī)師共同上臺手術,出血約4 500 mL。娩出胎兒及胎盤,切除左附件,胎兒死亡。術后病理:左附件見胎盤絨毛組織,胎盤中胎盤絨毛組織,見少許卵巢及輸卵管組織。
闊韌帶妊娠又稱腹膜外妊娠,臨床極少見,臨床多發(fā)生于年齡較大及不孕癥女性,是指妊娠囊在闊韌帶兩葉之間生長發(fā)育,實際上是妊娠囊在腹膜后生長發(fā)育的腹腔妊娠。闊韌帶妊娠臨床處理棘手,手術前很少能確診,產婦死亡率高。該疾病臨床報道極少,在外文文獻中報道的病例總數(shù)不超過20例[1-2]。闊韌帶妊娠目前發(fā)病機制不明,綜合文獻報道,可能是由于受精卵在闊韌帶上的一次植入,也可能是由于輸卵管、卵巢或其他腹膜表面的二次植入[3-4]。闊韌帶妊娠的臨床表現(xiàn)與腹腔妊娠相似,表現(xiàn)為早期腹部隱痛,隨著胎兒長大,腹膜張力增加,疼痛加重。闊韌帶妊娠術前很少能確診,超聲及X線檢查有助于診斷[5]。闊韌帶妊娠的治療包括手術治療、保守治療、介入治療等[6-7]。在大多數(shù)腹腔妊娠的病例中,由于術中大量出血的風險高,通常選擇剖腹手術[8-9]。
結合本病例特點,首選開腹手術治療,腹膜后妊娠病灶往往鄰近大血管及輸尿管,隨時可能出現(xiàn)大出血及損傷輸尿管,手術極為棘手,應注意兩點:① 妊娠病灶位于闊韌帶,與輸尿管關系密切,為避免術中損傷輸尿管,可于術前置入輸尿管導管,方便術中查探輸尿管走形,避免損傷;② 胎盤位置特殊,血運豐富,術前可行介入選擇性栓塞雙側髂內動脈,即使這樣手術時也必須做好大量輸血準備,必要時結扎卵巢動脈。總結本病例的經驗體會:闊韌帶妊娠一旦確診,應緊急終止妊娠,手術越早越好,妊娠越晚手術越困難,越容易出現(xiàn)不可預料的大出血。闊韌帶妊娠的治療需要個體化,手術較為復雜,需要經驗豐富的主刀醫(yī)生,應組成專家小組在一個設備齊全的三級醫(yī)院完成治療[7]。術中一旦出血往往異常兇猛,術前應充分討論,評估手術風險,做好應急預案,對患者家屬充分的病情告知,術前還需要大量的輸血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