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
2021年9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運動會(簡稱“十四運會”)開幕式在西安奧體中心體育場舉行。此時,全國青聯(lián)委員、中國中鐵一局新運公司鋪架隊隊長郝鐸多了一個身份——十四運會志愿者,負責比賽場館內部維護保障工作。他說:“志愿者,人們賦予他多少內涵,社會就給予他多少動力。他是愛心的承載者,是奉獻的動力火車。作為青聯(lián)委員,我愿意投身志愿服務,踐行社會責任?!?/p>
能夠有時間和精力參與到十四運志愿服務,是因為郝鐸參與建設的魯南高鐵工作進入收尾階段,這是他從業(yè)以來參與完整建設的第八條高速鐵路,參與施工的更多達十多條。京滬高鐵、鄭西客專、西寶客專、銀西鐵路、鄭阜鐵路……都有他的付出和汗水。這些年來,郝鐸憑借自創(chuàng)的“6環(huán)節(jié)42字箱梁架設質量安全管理辦法”和“備架箱梁梁縫預匹配法”等“郝氏工作法”,帶領團隊不僅實現(xiàn)了“零缺陷”“零隱患”“零違章”架設箱梁超過11000孔,還多次刷新高鐵鋪架全國紀錄,他也成為世界高鐵“900噸箱梁”鋪架領域5項“中國速度”的創(chuàng)造者和保持者。
郝鐸說:“工作14年,在平凡崗位上,我始終通過努力實現(xiàn)自身價值。這其中有苦也有淚,但看著一條條高鐵開通,人們生活幸福感不斷提升,所有犧牲和付出就都值得。”
1986年,郝鐸出生于陜西興平一個中藥世家,家中三代行醫(yī),爺爺更是當?shù)剡h近聞名的“中醫(yī)圣手”。郝鐸說,自己曾經(jīng)也想過學醫(yī),但這個念頭在腦海中僅一閃而過。高中畢業(yè)那年,父親建議他去當兵,告訴他“軍營,是一座火熱的熔爐,有志青年投身其中,淬火成鋼,讓青春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那時候,他對于封閉的部隊稍有抵觸,但一想到能走出興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也欣然接受。
2004年11月,郝鐸終于走出興平,獨自坐著綠皮火車,駛向新疆奎屯,開始軍旅生涯。從咸陽火車站一路顛簸和中轉,40多個小時的硬座,跨越2800多公里,終于抵達新兵營。那一刻,對于火車行進速度,郝鐸完全沒有概念。
當兵辛苦,在新疆當兵尤為辛苦。每天,郝鐸體能訓練五公里,從起跑第一步就必須堅持到最后,越往后,越艱難,越要堅持?!霸诓筷?,不管任何時候,再難,咬咬牙也就挺過去了”,他一直這樣鼓勵自己。2006年,為提高部隊官兵實戰(zhàn)化水平,檢驗單兵及協(xié)同作戰(zhàn)能力,郝鐸所處部隊在戈壁灘上開展為期三個月的實地駐訓演習,酷暑、酸痛、疲倦……一次次演習不斷錘煉著戰(zhàn)士們,他們挑戰(zhàn)身體極限,一把鋼槍飛馳疆場,一身戎裝保家國安康。
在部隊兩年,郝鐸軍事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與戰(zhàn)友關系也頗為融洽。在他記憶里,老兵們每年最盼望的日子就是回家探親,但不少戰(zhàn)友回來時都垂頭喪氣。原來,新疆偏遠,家在浙江、福建等東部沿海地區(qū)的戰(zhàn)友,花在火車上的時間就將近一周,能陪家人的日子屈指可數(shù)。所有人都在感嘆:中國的火車什么時候能跑得更快些?郝鐸當時就萌發(fā)了一個念想,退伍之后,有機會一定要參與鐵路建設工程,讓兄弟們能更快回到家。
2008年,隨著“將京津城際鐵路建成世界一流城際鐵路,建成我國高速鐵路的示范性和標志性工程”這一目標化為現(xiàn)實,中國鐵路現(xiàn)代化建設實現(xiàn)質的飛躍,這是中國鐵路進入高速時代的莊嚴宣告。京津城際鐵路是我國第一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國際一流水平的高速城際鐵路。中國鐵路僅用三年時間就跨越發(fā)達國家鐵路30年的高速歷程,令世界鐵路同行驚嘆。也在這一年,退伍一年多的郝鐸被招工到中鐵一局新運公司。他說:“只要有空就會在網(wǎng)上查找一切關于高鐵的信息,關注高鐵建設進程,關注哪里有企業(yè)在參與高鐵建設,與其說這個工作是我等來的,不如說我‘蓄謀已久。”
幸運的是,郝鐸第一項任務就是高鐵項目,他被安排到陜西華縣鄭西高鐵五經(jīng)部架梁一隊施工現(xiàn)場。邁進工地那一剎那,他驚呆了,長72米、寬12米、高12.638米的900噸級架橋機矗立在橋墩上,極具視覺沖擊力。“就像巨大的鋼鐵怪獸。雖然之前在網(wǎng)上看到圖片,知道這是架梁用的設備,可真正看到實物的瞬間,我還是非常震撼。近距離接觸架橋機時,心里特別激動,感覺有了跟朋友炫耀的資本。”郝鐸笑著說。對于這個龐然大物,郝鐸極感興趣,他想知道架橋機的工作原理,甚至幻想著能夠操控“怪獸”。
對什么都好奇的郝鐸被安排學習操作運梁車,老師傅給了他一本運梁車說明書,郝鐸下班后就翻開仔細看。為了加深印象,他找來本子和筆,從目錄開始抄寫,每天都要抄上好幾頁。下班后,室友休息,他就蹲在地上、趴在床板上抄,邊抄邊思考。第二天到工地,再找出設備部件一一對號,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去問師傅。
“那段時間,一門心思就是要搞清楚這套設備,有些走火入魔。”郝鐸說,“有一次,突然對運梁車均衡油缸上的液控單向閥產生興趣,想知道它里面到底是什么結構,于是我就趁車輛保養(yǎng)的時候,偷偷從車上拆了一個,躲在旁邊研究”。師傅發(fā)現(xiàn)車上少了零件,看到拿著單向閥的郝鐸,一頓訓斥,將閥塊重新裝回油缸后,遞給他一個舊閥塊,“拆去吧”!靠著這樣的方法和師傅們傳授,他將64個輪子自重255噸的運梁車、自重560噸的架橋機、載重900噸的提梁機操作方法和工作原理全部牢記于心。所以,他在實際操作運梁車時,僅僅用了五分鐘就熟練掌握,這成為當時學徒中的神話。至此,從運梁車到架橋機、提梁機,郝鐸掌握了整個鋪架設備的實際操作。
鄭西高鐵工程完成后,機器的轉場需要就地拆除,然后運往新工程地重新拼裝。一拆一裝,本身就是一項耗時巨大的工程。郝鐸卻認為:“要想徹底了解機器,拆裝設備就是最直接的辦法?!?008年11月14日,郝鐸和隊友完成設備拆除,一起送往京滬高鐵項目。京滬高速鐵路將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線路最長、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投資規(guī)模最大的建設項目,其中的拼裝環(huán)節(jié)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因為人員短缺,團隊被分成四個小隊,“新兵”郝鐸帶著更新的40名學徒開始了艱難的工作。“剛進場的時候,我們面臨著新手多老手少,天氣寒冷、夜間部分作業(yè)無法進行,設備新結構變更等問題,如何在規(guī)定時間達到設備拼裝要求,成了一個難題?!焙妈I說,“最初幾天,我對新分來的學生做了充分了解,根據(jù)專業(yè)、喜好和能力,以老帶新,將所有人進行分工安排,協(xié)調溝通各部門對新人進行有效技術支持,針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現(xiàn)場培訓,讓新人快速找準定位,并能迅速、主動進入工作狀態(tài)”。
沒有作息時間,天亮去工地,天黑就睡覺,不知道幾點鐘,不知道星期幾,郝鐸帶著學徒們,不到40天,完成提梁機拼裝和調試,以及運、架設備主體拼裝,創(chuàng)造行業(yè)全國記錄。運梁車550噸,架橋機560噸,這些設備的拼裝,以往至少需要兩個月。從京滬三隊、四隊,再到一隊的設備拼裝,至2009年底,京滬架梁一隊順利完成管段內架梁任務,郝鐸帶領的班組更是“零事故”順利完成任務,他因此榮獲“火車頭”獎章。
“熱情高漲,求知欲很強,就想知道高鐵建設的一切,這大半年時間學到不少高鐵架梁的知識技能。”郝鐸說,他對提梁機、運梁車、架橋機設備有了更充分、更深刻認識。他明曉架橋機每一個結構件作用,每一處結構件如何受力,幾個結構件組裝起來又是怎樣的效果。這對于郝鐸的成長起到關鍵性作用,而在京滬線上工作的日子里,他也深刻體會到當兵兩年的重要意義,那就是堅持!流動性工程單位相較別的行業(yè)更為辛苦,但是對于經(jīng)過部隊洗禮的郝鐸來說,這顯然算不上什么,他在當兵兩年中潛移默化學會了堅持,能夠堅守一線。
后來,在電視新聞中看到京滬高鐵通車儀式,郝鐸頗為自豪。當帶著老婆孩子第一次坐上京滬高鐵時,他美滋滋的,“這是我干的活,跑得還挺穩(wěn)”。
2010年,郝鐸轉戰(zhàn)西寶客專。這條高鐵線有一站的架梁基地就在興平,對于郝鐸來說,這就是給自己的父老鄉(xiāng)親修高鐵,很有成就感。項目中,郝鐸負責工程調度,從建基地到最后通車,他都堅守在那里,所有工作細節(jié)他都要清楚。每天施工進度需要周密安排,為提高施工工效,他帶領班組成員將每一個架梁環(huán)節(jié)所用時間精確記錄到秒。之后經(jīng)過反復思考和推敲演練,優(yōu)化各道工序和各環(huán)節(jié)銜接,將原先架設一孔箱梁需要6小時以上縮短至4小時以內,將900噸箱梁架設效率提高三分之一。
在西寶客專,所有時間都需要精打細算,郝鐸雖然就在興平,卻沒有時間回家看望父母?!澳菚r候太忙了,我從鋪軌基地到楊林,兩個多小時路程,都在電話中處理工作,同行的人愣是沒有和我說上一句話。有一次,父親打電話找我,整個上午都是占線,不是和一個人交代工作,而是我一上午就接了176個電話?!闭f到這里,郝鐸有些無奈。
西寶客專順利通車,郝鐸調任蘭新第二雙線參與施工,任職架梁班班長。新疆的自然環(huán)境相較內地更為艱苦,但是對于在這里當過兩年兵的郝鐸倒是多了一份熟悉。2012年底,突降暴雪,20多公分厚的積雪封鎖運梁車運梁通道。郝鐸接到任務,帶領班組成員僅用兩天時間,就完成12公里梁面積雪清掃。
極寒天氣,運梁車經(jīng)過連續(xù)作業(yè),部分部件磨損嚴重,主油泵油封出現(xiàn)漏油現(xiàn)象,致使運梁車不能正常運行。因為對設備非常了解,郝鐸主動申請臨時調入機組,對運梁車進行維修。零下二十多度的嚴寒,他帶領工友徒手完成運梁車主油泵更換,當晚運梁車恢復正常。最后,整個班組在極寒天氣條件下僅用17天,便安全順利完成最后14孔、900噸箱梁架設任務。對于郝鐸來說,參與蘭新二線施工,真正圓了當初的夢想——以前新疆回西安坐火車要40多個小時,現(xiàn)在只需要8個小時。
工作以來,郝鐸先后參建鄭西、京滬、西寶、蘭新、西成、銀吳、鄭阜等數(shù)個高鐵和客專項目,帶領團隊數(shù)次刷新高鐵鋪架領域全國新紀錄。西寶客專施工中,項目部施工生產高潮期,他帶領全班人員實現(xiàn)單機、單班11小時50分鐘架設4孔箱梁的高產記錄。銀西高鐵銀吳項目,他帶領團隊在兩個月內取得雙機月架180孔以上的好成績,并一舉創(chuàng)造單機月架箱梁148孔新紀錄。鄭阜高鐵項目,作為架梁現(xiàn)場負責人,他助力項目創(chuàng)下單機雙班架梁151孔新紀錄。而后他擔任鋪軌隊隊長,首鋪后第5天便創(chuàng)下單日7公里鋪軌記錄,隨后又創(chuàng)下單日11公里新紀錄。
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郝鐸對安全質量、科技創(chuàng)新的高度重視。2016年,“郝鐸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成立,員工廣泛參與,圍繞企業(yè)中心任務和重點、難點問題,發(fā)揮團隊優(yōu)勢,產學研相結合,帶動員工共同成長、共同進步。工作室成立至今,取得一系列成果:制作加裝架橋機縱移過跨限位急停,運梁車對位限位急停裝置;研究制作粒料道床夯拍裝置,用機械代替人工,提高了粒料道床整體質量和外觀標準;研究制作導梁無支腿橫移裝置……
14年來,郝鐸一直在一線沖鋒陷陣,獲得多項榮譽: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標兵、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陜西青年五四獎章……郝鐸有愧疚,也有遺憾。愧疚的是,每年新年之前接到父親電話,“今年過年能回來嗎”?他已經(jīng)連續(xù)六年沒有陪父母過春節(jié)。遺憾的是,結婚7年,他陪伴在妻子身邊的日子不足半年,沒有見證兒子成長,只陪伴他慶祝過一次生日。
但郝鐸從未后悔,他知道自己做的是有意義的事。做好高鐵鋪架施工技術的革新和推廣,讓“中國高鐵”名片在世界更響亮,他是在提供“中國標準”基礎上,又創(chuàng)造出“中國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