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世亮 溫立強 包金蘭*
研究表明,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水平升高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發(fā)病風險[1]。目前尚不清楚Lp(a)水平升高是否促進了靜脈血栓的風險[5-8],而且研究結果不一致[2]。最近一項薈萃分析納入1826 例靜脈血栓栓塞和1074 例健康人,研究發(fā)現Lp(a)水平升高增加靜脈血栓栓塞風險1.87(1.51-2.30),P<0.05[2]。但另一項前瞻性研究報道證實,Lp(a)水平升高與靜脈血栓栓塞之間沒有關系[3,4]。本研究旨在進一步探討非糖尿病老年人中Lp(a)水平升高是否與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相關。
1.1 一般資料 我們納入304 例,年齡60-70歲,無糖尿病患者,2017 年10 月至2020 年10 月就診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就診,均行下肢靜脈彩超檢查。152 例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患者為DVT 組,152 例非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患者為對照組,兩組間年齡、性別完全匹配。我們排除了糖尿病、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腫瘤、長期臥床、手術、化療和創(chuàng)傷病人。Lp(a)≥30 mg/dL 定義為Lp(a)水平升高。所有參與者分為Lp(a)升高組和Lp(a)水平正常組。
1.2 收集血樣及生化指標 所有患者均禁食8小時,次日晨取上肢靜脈血4 ml。送實驗室檢測脂蛋白(a)(Lp(a))、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載脂蛋白A1(apoA1)、載脂蛋白B(apoB)、載脂蛋白E(apoE)、血糖(FPG)、尿酸(Uric Acid)等生物指標。免疫比濁法測定Lp(a)水平。
1.3 DVT 診斷標準 所有患者均行下肢靜脈彩超檢查。本研究主要測量髂靜脈(Iliac vein)、股靜脈(Femoral vein)和腘靜脈(Popliteal vein)血栓形成情況,定義為下肢DVT。
1.4 其他危險因素 高血壓是指收縮壓≥140 mmHg 或/和舒張壓≥90 mmHg 或長期服用降壓藥物。高脂血癥:LDL≥3.37 mmol/L 或藥物降脂治療。高尿酸血癥:尿酸≥360 μmol/L 或藥物治療。
1.5 統計分析 連續(xù)變量以()表示,兩個獨立樣本比較采用t檢驗。分類變量以n百分比n(%)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Lp(a)升高與DVT 風險的相關性,校正TC、LDL-C 水平、高脂血癥、吸煙。所有統計均采用SPSS 23.0 軟件進行。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病例-對照組臨床基線資料比較 表1。
表1 病例-對照組臨床基線資料比較(%or ±s)
表1 病例-對照組臨床基線資料比較(%or ±s)
注:BMI:人體體重指數;與對照組比較,*P<0.05。
男性,n(%)年齡BMI,kg/m2高血壓病,n(%)高脂血癥,n(%)高尿酸血癥,n(%)吸煙,n(%)飲酒,n(%)TC,mmol/L TG,mmol/L HDL-C,mmol/L LDL-C,mmol/L apoA1(g/L)apoB(g/L)apoE(mg/L)Lp(a)(mg/dL)FPG(mmol/L)尿酸(μmol/L)DVT 組(N=152)95(62.50%)64.76±2.65 23.52±1.36 60(39.47%)23(15.13%)*15(13.64%)49(32.24%)*13(8.55%)5.42±1.13*1.55±0.61 1.32±0.30 3.41±0.80*1.33±0.23 0.93±0.16 37.18±9.14 49.20±29.77*5.54±1.07 376.22±86.17對照組(N=152)102(67.11%)64.51±2.59 23.21±1.54 54(35.53%)11(7.24%)19(12.50%)32(21.05%)8(5.26%)5.07±1.18 1.66±1.06 1.27±0.30 3.17±0.91 1.28±0.24 0.94±0.25 38.02±14.17 37.40±24.22 5.35±0.75 359.88±106.25
2.2 不同Lp(a)組間臨床基線資料比較 見表2。
表2 Lp(a)升高組和Lp(a)正常組間臨床基線資料比較
2.3 DVT 發(fā)病率 見圖1。
圖1.Lp(a)升高組和Lp(a)正常組間DVT 發(fā)病率分布。兩組間,DVT 患病率有差異,P=0.015。Lp(a)升高組中,股靜脈DVT 發(fā)病率顯著高于腘靜脈血64.55%vs 9.09%,P=0.001。DVT:深靜脈血栓形成。
圖1 Lp(a)升高組和Lp(a)正常組間DVT發(fā)病率分布。兩組間,DVT 患病率有差異,P=0.015。Lp(a)升高組中,股靜脈DVT 發(fā)病率顯著高于腘靜脈血64.55%vs 9.09%,P=0.001。DVT:深靜脈血栓形成。
2.4 Lp(a)水平升高與DVT 發(fā)病風險的相關性分析 見表3。
表3 Lp(a)升高與DVT 發(fā)病風險相關性
目前對于Lp(a)水平升高是否促進靜脈血栓形成仍未有定論[2-4]。Francesco Sofi 等[2]人的一項Meta 分析納入6 項病例對照研究,包括1826 例靜脈血栓栓塞和1074 例對照,在固定效應模型下,Lp(a)水平>30 mg/dL 與靜脈血栓形成顯著相關,OR 95%可信區(qū)間1.87(1.51-2.30),P<0.001。而在LITE 研究中,納入了19,921 名基線時無靜脈血栓栓塞史、未服用華法林并測量Lp(a)的參與者,在187,044 人年的隨訪中,在年齡、性別、體重指數、糖尿病和Ⅷ因子等校正后,Lp(a)>30 mg/dL 與≤30 mg/dL 組間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無顯著統計學差異[6]。我們的研究提示,非糖尿病老年人Lp(a)水平升高會增加其發(fā)生DVT 的風險,其中股靜脈血栓形發(fā)病率顯著高于于腘靜脈,結果與之前研究相近[5]。
Lp(a)已被證實具有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凝血和促炎作用[6]。Lp(a)由與糖蛋白載脂蛋白(a)結合的低密度脂蛋白顆粒[APO(a)]組成,其結構類似于纖溶酶原[1-2]。Lp(a)中的APO(a)組分可通過干擾纖溶酶介導的纖溶作用促進血栓形成,其機制尚不明確。有研究表明,載脂蛋白A1 水平降低可能在靜脈血栓形成中起作用[6]。提高載脂蛋白A1 水平可能是預防靜脈血栓形成的重要途徑。
除了載脂蛋白A1 可能可以預防靜脈血栓,載脂蛋白B 也有類似的作用。在一項靜脈血栓形成的多重環(huán)境和遺傳危險因素評估研究中,通過納入分析2234 例首次靜脈血栓形成的患者和2873 例對照組,載脂蛋白B 和載脂蛋白A1 水平降低與靜脈血栓形成風險增加相關[7]。這表明脂類在靜脈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學中可能發(fā)揮作用。進一步支持本研究結論。有研究發(fā)現使用他汀類降脂藥物與靜脈血栓形成風險降低相關[8]。
在本研究中,我們發(fā)現Lp(a)水平升高是非糖尿病老年人DVT 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如果通過降低Lp(a)水平,如口服他汀類藥物,是否可以降低非糖尿病老年人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是值得后續(xù)進一步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