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雅娟
摘要:深度學習策略的運用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而言意義非同一般,將深度學習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課程核心素養(yǎng),有助于拓展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通過對深度學習在語文課程中運用的重要性的闡述,指出小學語文課堂中深度學習的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試圖通過深度學習在語文課堂上的合理運用,讓語文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使形象思維的培育更為具體,達到讓學生輕松愉快地獲得深度學習的探究成果。
關鍵詞:深度學習;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運用
把深度學習具體應用到小學語文課堂中,不但能夠提升教學效果,而且可以提升學生的課程素養(yǎng),有助于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fā)展。
一、深度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運用的重要性
當前小學教育的推進趨勢,已經(jīng)引起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尤其是在小學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時期,學生的整體素質如何得到有效提高是個非常值得探討的課題。對小學生而言,自身一旦具備了比較完善的深度學習能力,就可以在自我的成長和發(fā)展中聯(lián)系自身的實際情況,將深度學習加以有效運用。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在不同的階段會遇到不同的問題,要充分運用所掌握的核心素養(yǎng)知識去解決不同的問題,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自身的成長和發(fā)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運用深度學習,一方面有助于教師的理解分析思路的拓展,另一方面還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發(fā)散思維的培育。從小學生方面來講,在深度學習過程中,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發(fā)散思維的拓展以及深思性問題的交流等,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這些模式的具體運用能夠更好地活躍課堂氣氛,使得學生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進去,在交流中得到提高。此外,深度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還有助于引導學生把有關聯(lián)的知識點進行有機融合,做到觸類旁通,從而構建更深層次的學習框架,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靈活運用深度學習,領悟其中的關鍵要素,目的在于拓展思維空間,達到預期的教學質量及效果。
二、小學語文課堂中深度學習的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
(一)學習形式過于單調
堅持深度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生要養(yǎng)成深度學習的習慣,需要教師的科學引導和家長的配合。但是,一些教師為了讓自己方便審閱學生的學習結果,往往讓學生統(tǒng)一形式,致使深度學習多為板書傳授形式,且格式和內(nèi)容千篇一律。在語文課程中,一些學生為了逃脫作業(yè)任務,互相抄襲作業(yè),甚至在網(wǎng)上直接摘抄。除此之外,由于小學語文內(nèi)容較多、課時緊張,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給學生做深度講解,學生的學習過程缺乏主動性,長此以往,學生喪失了探究的興趣。
(二)深度學習目標不明確
教師沒有充分引導學生在特定時間去進行深度學習,且沒有告訴學生深度學習的意義,以及結合課程特點的思維模式,僅僅是以“傳授知識”的形式出現(xiàn)。這種缺乏深度學習目標的課程教育方法,不利于教師語文知識的拓展、教學成果的檢驗,也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的培養(yǎng)。
(三)缺乏深度學習交流和評價
實際上,小學生的思維意識較為單純,因此,對于學習的結果也只是停留在好奇階段,對于“學術交流”的結果和意義沒有更多概念。由于缺乏一定的交流機會和意識,再加上學生沒有充裕的時間對語文知識的真實性與有效性進行深入思考和評判,導致學習流于形式,缺乏深層次的內(nèi)涵,這對學生提高感知世界的能力和水平非常不利。
此外,教師對于學生掌握語文系統(tǒng)知識的結果往往關注不夠,僅僅是言語間偶爾談及,沒有對學生深度學習的方式、內(nèi)容和意義進行規(guī)范性引導,最終造成學生有可能失去對深度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只是停留在基礎的理解層面,就是簡單層面的學習,缺少對于知識內(nèi)容的綜合性運用,也無法利用批判性、創(chuàng)新性思維去解決新的問題。
三、深度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具體運用
(一)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
小學語文教學要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就需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及綜合知識構成體系,利用發(fā)展變化的角度來分析學生的實際狀況,再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狀況,激發(fā)學生深度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孩子們具備學習的興趣,才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這就需要改變課堂的教學形式,通過引入情景式教學幫助學生提升語文學習的興趣。情景式學習可以讓學生全身心地沉浸在課堂教學氛圍中,為深度學習的開展提供一個有效的氛圍。
(二)以點帶面,觸類旁通
眾所周知,語文教學不但突出學生讀、寫、背、記的基本功,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要想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只有讓學生通過語文的深度學習,掌握語文邏輯思維能力,從而更好地將所學過的知識與新知識之間進行有機聯(lián)系溝通,以切實地提升自我的學習能力,拓展?jié)撛诘乃季S能力。深度學習要想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得到具體充分運用,就需要教師從多方面結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際,引導學生進行“以點帶面,觸類旁通”的深度學習。因此,老師們在語文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應有針對性地做好教學內(nèi)容的銜接,尤其是課文之間所蘊藏的關聯(lián)性,挖掘其中的精髓和重點,幫助學生從知識的有意串聯(lián)中獲得某種感悟,從而構建整體性的連續(xù)邏輯思維,并使其養(yǎng)成語文深度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三)利用交流評價,引發(fā)學生的深度思考
深度學習實際上就是通過教師有意識的引導,讓學生就深層次問題進行思維拓展性的交流和評價,從而獲得對成長發(fā)展過程中的有價值的學習或生活問題的思考能力。在這個過程中,為使學生深度學習的能力得到提高,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做出一些改變,將一些淺顯的問題和不具有探究性的內(nèi)容進行更改,結合課本內(nèi)容,通過一些更具有探究意義的問題,幫助學生進行深度思考,逐步培養(yǎng)學生深度思考的能力。尤其是要在學習和實際生活之間建立有效聯(lián)系,以學習的內(nèi)容作為基礎,和學生的實際生活之間建立聯(lián)系,再通過問題的引導,幫助學生進行深度思考。
以《我變成了一棵樹》為例,文章講述了一個母親為了體貼入微地引導孩子改掉不按時吃飯的壞習慣,在“我變成了一棵長滿各種形狀鳥窩的樹”后,“媽媽背著一個大包”來到樹下,并住進“鳥窩”,“拿出很多東西”分給小動物們吃,直至發(fā)現(xiàn)“我的秘密”,其中的煞費苦心不正體現(xiàn)出母親的偉大,更展示出母親對子女的深情和關愛?在進行課文解析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提出問題來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是誰給予了我們生命?是誰在我們生活和學習的過程中提供保障?學生經(jīng)過思考后,就會發(fā)現(xiàn)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父母。然后,引導學生展開進一步的討論和交流,讓學生在課堂上分享自己對父母的愛的舉動或者是父母對自己的愛的舉動。最后,老師和學生一起來對課本內(nèi)容進行深層交流和評價,體會作者所寫的“最了解我的人到底還是媽媽”,由此激發(fā)學生深度思考,并感悟出更多的人生哲理。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進行深度學習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情景教學激發(fā)學生深度學習的興趣,通過教材內(nèi)容找尋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幫助學生建構邏輯思維框架,利用交流評價激發(fā)學生進行深度思考。但這都需要我們特別重視學生語文課程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和提高,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提高思維層次,由普通的記憶理解轉化為應用、分析、評價和創(chuàng)造,幫助學生產(chǎn)出思維成果,發(fā)生真實學習,達到深度學習的目的和效果,以利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穩(wěn)步提升。
參考文獻:
[1]程麗娜,聶君.構建小學語文課堂學習共同體引導學生深度學習[J].寧夏教育科研,2019(01).
[2]蔣磊.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33).
[3]羅剛淮.小學語文課堂深度學習的表征[J].教學與管理,2019(02).
[4]董轉霞.深度學習策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J].新一代·理論版,2020(04).
[5]苗艷.小學生語文深度學習有效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0).
(責任編輯: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