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輝
摘要:系統(tǒng)梳理了前人對隋代軍府的研究,剔除重復錯訛后共得到一百六十六府。在此基礎上,依據(jù)近年新出墓志增輯洛泉府、永平府、黽池府等隋代軍府三十個。同時,對這次新增軍府的得名、府址、唐朝是否續(xù)置等進行簡要考證。
關鍵詞:隋代軍府;墓志;唐折沖府
中圖分類號:K2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1)19-0056-04
府兵制是我國中古時期一項重要的兵役制度,它肇始于西魏,歷北周而大規(guī)模應用于隋,興盛于唐。府兵的基層組織泛稱軍府,在隋代亦有鷹揚府、驃騎府和車騎府之謂??甲C隋代軍府數(shù)量、名稱、位置,既能宏富資料、填補史載闕佚、夯實府兵制研究基礎,也可透過軍府時空變化得窺當時國家頂層戰(zhàn)略設計,對隋史研究大有裨益。
關于隋代所立軍府的府數(shù)與具體府名,《隋書·地理志》并無記載。勞經(jīng)原檢索傳世文獻輯得十七府[1],羅振玉經(jīng)考釋墓志、虎符等金石資料新增四十五府[2]7631-7642,此后谷霽光新增五府[3],李方新增二十三府[4],毛漢光新增九府[5],張沛新增三十二府[6]23-284,張小永新增二十二府[7],劉志華新增七府[8],戴均祿新增六府[9],凡一百六十六府。筆者在前述基礎上,利用近年所出墓志增輯隋代軍府三十個。同時,對這次新增軍府的得名、府址、唐朝是否續(xù)置作出簡要考證,為進一步研究隋唐軍府時空分布、動態(tài)演化、背后國家意志等做好鋪墊。
①洛泉府
《隋蔣慶墓志》:“除右翊衛(wèi)洛泉府隊正?!盵10]
《蘇汪墓志》:“父汪,隋任洛泉府郎將。”[11]201
按:唐代續(xù)置?!缎绿茣さ乩碇径份d“河南府河南郡”有“洛泉府”,《唐張德墓志》:“小子榮崇,任左威衛(wèi)河南府洛泉府別將?!盵2]7633
②永平府
《韓舒之墓志》:“大業(yè)元年,復授永平府鷹揚郎將?!盵12]
按:唐代續(xù)置?!缎绿茣さ乩碇疽弧份d“坊州中部郡”有“永平府”,《吐魯番出土文書》第七冊第259頁72TAM225:36(b)《唐軍府衛(wèi)士名籍》云:“永平府衛(wèi)士胡外生,貫坊□中部縣安平鄉(xiāng)神安里”。府兵具有平時為民、戰(zhàn)時出征,除番上和鎮(zhèn)戍外不離鄉(xiāng)土的特點,結合衛(wèi)士胡外生籍貫看,唐永平府當在坊州中部縣,則隋永平府應在敷州內部縣,即今陜西省黃陵縣。
③廉節(jié)府
《雙士洛墓志》:“隋授通議大夫、右親衛(wèi)廉節(jié)府鷹揚郎將。”[13]
按:唐代續(xù)置?!短埔宜俟轮蹦怪尽罚骸八扌l(wèi)滿,授左衛(wèi)廉節(jié)府別將?!盵14]
④靜智府
《姜世遠墓志》:“子寶誼,隋靜智府鷹揚郎將?!盵15]121
按:唐代續(xù)置?!短茝埻怪尽罚骸案赣?,唐任上柱國、河陽城總管、并州靜智府別將、定遠將軍、昌平侯?!盵16]580
⑤建安府
《孟買墓志》:大業(yè)八年隨煬帝東征,“以戰(zhàn)功第一,乃授建節(jié)尉,仍除同州建安府司馬?!盵17]237
⑥戎安府
《尹暢墓志》:“隋授大都督,除戎安府鷹揚郎將。”[15]127
⑦游擊府
《鄧大娘墓志》志題:“唐故隋左武侍游擊府鷹揚郎將魚君故妻鄧夫人墓志銘并序”。[17]261
⑧振武府
《蕭齡之墓志》:“從煬帝幸江都,以忠諫忤旨,出為振武府鷹揚郎將。”[18]
⑨黽池府
《趙順墓志》:“父隆,隋監(jiān)門校尉、黽池府鷹揚郎將?!盵17]272
按:“黽池府”即“澠池府”,因澠池縣而名?!短藉居钣洝ず幽系牢骶瞥乜h》載,漢代澠池城與澠池水南北相對,隋大業(yè)元年(公元605年)移縣治于新安驛,十二年(公元616年)復移大塢城。隋朝新安驛即北魏新安縣城,亦即唐初魏王李泰主編《括地志》所謂新安故城,在今河南省義馬市千秋鎮(zhèn)二十里鋪村。大塢城在今河南省澠池縣崤村溝村北附近,該府址在新安驛或大塢城。
⑩隆化府
《唐董明墓志》:“解褐任隆化府帥都督,遷左屯衛(wèi)府長史,俄遷高陽郡北平縣令?!盵16]300
按:《唐折沖府匯考》第274頁引《唐折沖府考補》將該志“隆化府”列為唐代折沖府,乃誤。《元和郡縣志·河北道定州》載,開皇元年(公元581年)改中山郡為鮮虞郡,大業(yè)三年(公元607年)改為博陵郡,九年(公元613年)改為高陽郡;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復置定州,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為博陵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復為定州。由是可知,隋之高陽郡,唐代稱定州或博陵郡,不稱“高陽郡”,又《隋書·地理志中》載高陽郡轄有北平等縣,與志文契合,因此隆化府當為隋朝兵府。
通洛府
《魯慈墓志》:“祖達,隋通洛府折沖?!盵19]
按:北周保定五年(公元565年)十月,宇文邕改新安縣漢函谷關關城為通洛防,置中州,任命大將賀若敦為中州刺史鎮(zhèn)守此地對抗北齊政權[20]834。旋即州廢,通洛防改擴為通洛縣,《全唐文·雙像記》云:“高祖諱龍成,盩厔縣尉、通洛縣丞、隋崇政縣令?!盵21]漢函谷關關城遺址位于今河南省新安縣城關鎮(zhèn)東關村內[22]。該府因通洛防、通洛縣而得名,其址在漢函谷關關城附近。
秀容府
《薩孤吳仁墓志》:“父貴,隋秀容府車騎將軍?!雹?/p>
按:唐代續(xù)置。《唐段亮墓志》:“顯祖暉,游擊將軍、忻州秀容府折沖?!盵23]127
白石府
《魯才墓志》:“父宜,隋任白石府別將?!盵17]310
按:唐代續(xù)置。1973年吐魯番阿斯塔納208號墓出土的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張元峻磚志》:“以舊邦受職,任偽校郎將軍,蒙運載入圣朝,復蒙(雍)州白石府校尉?!盵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