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素紅 謝建軍
摘要:良好的家教家訓家風對個人健康成長與國家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傳統(tǒng)家訓家風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是中華兒女智慧的結晶。當今,大專院校從傳承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出發(fā),將優(yōu)良的家訓家風融入學生培養(yǎng)中,有利于提升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本文指出了家教家訓家風融入大專學生的培育價值并提出了具體的培養(yǎng)策略。
關鍵詞:新時代;大專學生;家教家訓家風;培養(yǎng);價值與策略
一、新時代大專學生家教家訓家風的培育價值
(一)加強大專學生思政教育的時代要求
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家教家訓家風蘊藏著古人濃厚的忠孝、友善、誠信、仁愛、節(jié)儉等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然而,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到來,世界全球化,大專學生受到多元文化的影響,淡化了知禮、誠信、責任與感恩等意識。如何讓他們堅定文化自信,是大專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務。因此,在大專學生培養(yǎng)中融入幾千年錘煉與積淀的優(yōu)秀家教家訓家風文化,都蘊含著“和諧”、“友善”、“愛國”等價值觀,可以提升家庭成員的思想道德水平,也可以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培育出高素質的學生,更是加強新形勢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時代要求。
(二)傳承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有效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的豐厚滋養(yǎng)?!眱?yōu)良的家教家訓家風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是幾代人形成的傳統(tǒng),是中華文明燦爛不熄、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不僅體現(xiàn)在經濟、科技、等“硬實力”,更體現(xiàn)在文化“軟實力”上。高校是文化傳承的重要陣地,學生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大專院校應當充分利用校園這一主陣地,通過教育讓優(yōu)良傳統(tǒng)文化在學生心中落地生根,以此傳承弘揚中華幾千年文明的精髓,實現(xiàn)民族文化傳承與學生培育的共同發(fā)展。
(三)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
當今,社會價值觀多元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是引領社會的價值觀選擇,是當代大專學生的精神支柱與行動向導。以家庭教育為載體,在人生之初就接受如“孝、梯、忠、信、禮、義、廉、恥”等良好家教家訓家風的影響,并滲透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既可以指引新時代大專學生樹立正確的精神追求,也可以提升中華民族的人文素養(yǎng)。這無疑對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實效的教化作用。優(yōu)良家教家訓家風要求家庭子女具有責任與奉獻、修身與道德、民主與和諧的精神,這種良好的家教家訓家風深深影響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可以讓大專學生提升自己對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深層次理解,從而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新時代大專學生家教家訓家風的培育策略
(一)加深大專學生對家教家訓家風的認同感
為了更好地發(fā)揚家教家訓家風的作用,使之融入到學生思政教育中,首要工作是加強傳統(tǒng)家訓家風的研究,將這些傳統(tǒng)精神,轉化為大專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加強大專學生對家教家訓家風的認同感,擴大家教家訓家風在學生中的影響力,不斷推進家教家訓家風與學校思政工作的緊密度,提高思想教育的廣度與深度。因此,加深大專學生對家教家訓家風的認同感非常重要,可以讓它更好地融入到大專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中,并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產生很大的影響。
(二)運用網絡教育平臺加大優(yōu)良家教家訓家風的宣傳力度
大專院??梢酝ㄟ^宣傳教育平臺,加大對優(yōu)良家教家訓家風的宣傳力度。把好家教好家風好家訓的弘揚傳播與宣傳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搜集身邊的美德故事,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發(fā)布在公眾平臺上。堅持以積極正面的宣傳為主,傳播新媒體正能量,把家教家訓家風故事教育貫穿到學校日常的視頻宣傳、公眾號閱讀中,讓大專院校學生在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中潛移默化地體會到好家教好家訓好家風對自己成人、成才的重大意義,爭做充滿正能量的新時代大專學生。
(三)將家教家訓家風融入到大專學生的課堂教學中
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學習傳統(tǒng)家教家訓家風的興趣,將傳統(tǒng)家教家訓家風融入到課堂中,構建“大思政格局”。在傳統(tǒng)思政課堂基礎上,深入挖掘學習孔子、歐陽修等家風故事。一方面可以將傳統(tǒng)家教家風家訓與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緊密結合起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與思想道德水平。因此,將傳統(tǒng)家教家訓家風融入到學生的課堂教學中,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同時,在課堂上鼓勵同學自薦典型家教家訓家風示范等活動,激發(fā)大學生對弘揚家教家訓家風的熱情與投入。對課程進行合理配置,讓學生了解優(yōu)秀家教家訓家風的價值內涵,進而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四)開展校園活動與校外社會實踐相結合
開展校園活動豐富大專學生的課余生活,融入一些家教家訓家風的內容,促進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校園活動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讓大專學生走進鄉(xiāng)村,深入挖掘好家教好家訓好家風故事,并將有教育意義、有傳播價值的故事帶回學校,讓更多的人學習家教家訓家風故事。進一步深化大專學生的文明、責任、感恩意識,從而讓廣大青年見賢思齊,讓好家教家訓家風教育深入人心。
(五)建設家庭與學校聯(lián)動機制
家庭是培養(yǎng)學生家教家訓家風素養(yǎng)的第一陣地,家庭教育在學生成長過程中起著基礎性的作用。要優(yōu)化家庭教育環(huán)境,重視家庭和諧與家長的榜樣作用。父母要樹立符合時代需求、科學的價值育人理念,重視言傳身教的力量。學校是傳承優(yōu)良家教家訓家風的重要陣地。學校要重視營造傳播優(yōu)良家教家訓家風的環(huán)境,優(yōu)化師資力量,重視教師的能力與素養(yǎng),在日常教育中滲透家教家訓家風的教育。最后,學校與家庭需要建設良好的溝通聯(lián)動機制,重視學校與家長、學校與學生的溝通,及時關注與宣傳家長和學生的優(yōu)良家教家風活動。
參考文獻:
[1]姚國聯(lián).中國傳統(tǒng)家風家訓教育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進作用之探究[J].大學教育,2016(7):68-69.
[2]申家字.傳統(tǒng)家風家訓對大學生道德文化自覺養(yǎng)成的作用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34 ):54-55.
[3]方原.傳統(tǒng)家訓家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涵育踐行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 ( 5 ):81-83.
課題項目:2021年贛州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社會科學項目:“新時代大專學生家教家訓家風的培養(yǎng)研究——以贛州師范高等專科學?!保ㄕn題編號:2021-028-017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