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子明
中圖分類號:G804.5?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8-072-02
摘? 要?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人也要開始關注體育鍛煉,通過田徑教學的方式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F如今,田徑運動越來越受到更多學生的歡迎,但是在田徑教學訓練的過程當中,由于缺少科學的訓練方式,很容易出現運動損傷的情況。為此,在田徑教學中,如何預防運動損傷就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先分析當前田徑教學中存在運動損傷的原因,然后提出相應對策,以為提升田徑教學效果貢獻力量。
關鍵詞? 預防? 運動損傷? 田徑教學? 原因? 策略
通過田徑教學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也能讓學生養(yǎng)成吃苦耐勞的精神。但是在田徑訓練教學中,由于沒有采用科學的方式方法,很容易導致學生出現運動損傷。這不但會極大損害學生的身體健康,還有可能導致學生喪失運動能力,給學生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為此,在田徑訓練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地對運動損傷存在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對策,以保證學生能夠安全地參與到田徑訓練之中。
一、運動損傷在田徑教學中出現的原因
(一)缺乏安全理念
在田徑訓練教學中之所以會出現運動損傷,大部分是因為學生缺乏安全運動的理念,并且沒有做好準備活動,使得身體不能很快適應劇烈的運動,進而導致受傷。當學生在運動訓練中受傷之后會產生恐懼,進而會在內心產生對田徑訓練的抵觸心理。為此,在田徑教學訓練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運動損傷有正確的認知,并讓學生能夠具備安全訓練的理念,避免他們出現運動損傷。
(二)運動量過大
在田徑教學中,一些學生為了快速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往往會加大運動量或者是超出自己本身的身體負荷,這樣也就會導致學生產生身心疲勞,增加受傷的風險。之所以會發(fā)生運動損傷,主要是因為在運動的過程當中學生并沒有基于自身的實際情況,也沒有設置較為合理的運動量,最終導致運動強度過大,而自身的承受能力有限,導致受傷。這就需要在田徑訓練過程中,學生要能夠正視了解的身體狀態(tài),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循序漸進增加運動量,并隨時監(jiān)控自己的身體機能,從而使得自己的身體得到充分鍛煉。
(三)動作不夠規(guī)范
在田徑訓練當中,學生的動作不規(guī)范也是導致出現運動損傷的原因之一。每一項體育運動中的技術動作都是有一定規(guī)范的,沒有按嚴格的標準對自己的動作進行把關,不僅不能夠提升身體素質,還有可能造成運動損傷。為此,這就需要教師要基于項目的特點,對教學進行合理安排,對動作的質量進行全面分析,在運動的過程當中投入相應的精力,要能夠按照循序漸進的方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部分到整體安排心理,及時觀察學生的練習,糾正不規(guī)范的動作,這樣才能切實提升教學效果。
(四)外部條件因素
在當前田徑訓練當中,很多的場地都不夠達標,很多的設備都已經老化,很容易導致在田徑訓練當中出現意外。為此,學校應著重加強田徑訓練場地的標準化,對一些陳舊老化的設備予以更新。訓練過后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也是學生參加田徑訓練出現運動損傷的原因之一。此外,一些學生在運動前沒有補充足夠的營養(yǎng),使得身體無法滿足劇烈運動的需求,由此產生運動損傷。為此,在田徑訓練前后,學生都要適時補充水分和無機鹽,以及其他必要營養(yǎng),以保證身體的恢復和營養(yǎng)供應。
二、常見田徑教學訓練損傷的處理方法
(一)擦傷
在田徑訓練教學中,有很多學生在運動時由于沒有控制好重心而跌倒,由此容易造成皮膚擦傷。對于皮膚擦傷,可以先用生理鹽水對傷口進行清洗,然后涂抹龍丹藥水。當用生理鹽水清洗后,要用無菌紗布進行包扎,以免造成外部感染。
(二)軟組織挫傷
軟組織挫傷出現后患處會出現腫脹或者是淤血等情況。此時要立刻停止運動,并且通過冷敷或者是包扎的方式對腫脹部位進行處理。
(三)韌帶損傷
在田徑訓練教學中,如果不慎出現韌帶損傷的問題應立即停止運動,并通過藥物噴劑對患處進行處理,以減少疼痛感。然后對患處進行固定,并送往醫(yī)院進行進一步處理。
(四)肌肉痙攣
田徑教學訓練中,由于室外氣溫較低或運動員體能消耗過大,可能會出現肌肉痙攣的現象。田徑訓練中最常見的是腿部肌肉痙攣,此時,應讓學生強行伸直痙攣腿,然后由他人對痙攣部位進行按摩,如此可適度緩解。
三、預防運動損傷在田徑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一)增強損傷防范意識
在進行田徑訓練或者是比賽的過程當中,要著重做好對運動員的培訓工作。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安全防范的意識以及對運動傷害的處理方法。與此同時,還要做好學生心理層面的建設,面對自己或他人的傷病要臨危不亂,并且利用所學的傷病處理技能,幫助自己或他人進行處理。此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在運動時提升自身品質,要正確的認識所存在的運動損傷,避免運動損傷給自己的情緒帶來負面影響。
(二)做好準備活動
在田徑訓練教學中,要能夠認識到充分的熱身運動的重要性,并且要確保熱身運動的有效性。做好準備活動的目的主要是提升肌肉的興奮性,調動身體以達到能夠適應運動的狀態(tài)。只有充分做好熱身活動,才能夠有效避免運動損傷的發(fā)生。田徑訓練當中所開展的熱身運動要依據一定的科學方法進行,以確保身體的每個部位都能被活動到。
(三)恢復訓練體能
在田徑教學訓練中要能夠認識到訓練之后的恢復也是降低運動損傷發(fā)生概率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在培訓內容當中,也要注重指導學生運動后的恢復。明確恢復不僅僅是運動之后肌肉的恢復,也包括體能以及飲食上的恢復?;謴屯ǔJ且粋€放松的狀態(tài),不要時刻保持緊繃的狀態(tài)。而體能的恢復則需要一些按摩的方式、放松心理、合理的營養(yǎng)攝入。要注重從多個方面著手做好運動后的恢復,從而保證田徑訓練的效果獲得,同時這也是為后續(xù)的運動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四、結語
總之,在田徑訓練教學中要能夠針對經常出現的運動損傷找到相應的對策和處理方法,以此收獲田徑訓練成果。在田徑訓練以后,不僅僅是身體的恢復,還要保證有充足的營養(yǎng)攝入。要注重做好學生心理層面的輔導,指導他們學會一些基本的、必要的運動損傷處理技能,以便在運動損傷發(fā)生后可幫助自己或他人進行應急處理。
參考文獻:
[1]張萍.田徑運動教學中的運動傷害與防范措施分析[J].黑河學院學報,2019,10(07):164-167.
[2]張文乾.田徑專項學生運動損傷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12(04):114-117+127.
[3]謝仁桃.田徑教學中同伴教育對預防運動損傷的干預實效[J].體育學刊,2010,17(01):63-65.
[4]李愛軍.論田徑運動損傷的原因及其預防[J].襄樊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8(0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