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一昕
摘要:在小學階段語文課程是重要的學科之一,而在語文中寫作又占了很大的空間,本文就對在小學低年級如何提高語文寫話的教學提出一些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話;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8-0038
語文作為小學階段重要的課程之一,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階段學生的各項能力和素質(zhì)還不是很完善,還處在一個不斷學習發(fā)展的階段。只有在這一階段打好學生的各項基礎,才能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開端。下面,筆者就如何在小學時期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進行簡單的論述。
一、在課內(nèi)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語文寫話能力的方法
1.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升教學質(zhì)量。俗話說:“興趣才是最好的教師”。小學低年級階段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不夠完善,課堂上的注意力也容易被分散,只有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勾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課堂被動地傳授知識變?yōu)閷W生主動地探索學習。具體而言,首先,教師在課堂中應該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加深對學生的了解,同時在語文教學中不斷地打開思路,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其次,在課堂上,教師還要不斷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且在課堂上主動扮演配角,在學生表現(xiàn)得好的時候要不吝贊美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并及時處理各種負面事情,不在課堂上當眾進行批評,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做好課下的溝通談話,增強師生的感情。最后,在課堂上要有活躍的氛圍,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開展學習,不斷地增加學生對語文的興趣,逐步提高教學質(zhì)量。
2.在課堂上加強口語的練習,為寫話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剛上學的學生對于語文寫作沒有準確的定義。而在這時,教師一般也不會有過多的要求,在教學中更多的是培養(yǎng)學生在寫話方面的基礎,口語表達練習就是很好的教學方法。因為寫作就是把想要表達的話語通過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在課堂上可以加強這方面的演講練習,如講講你的好朋友,在課堂上描述學生的外貌性格等等。在這樣的練習中,學生的語言組織會越來越有條理性,會變得更加清晰流暢,并在學生描述結(jié)束后進行點評,哪里講的用詞不恰當,哪里應該進行改動,以幫助學生進行總結(jié)提升。經(jīng)過這樣長時間的練習,學生就會打下一定的基礎,并為今后的寫作積累很好的素材。
3.在教學中投其所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普遍較小,所以在對于圖畫方面有很好的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投其所好,用圖畫引導學生的寫作。給學生一幅圖畫讓學生仔細地觀察并發(fā)現(xiàn)畫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比如看圖判斷是哪個季節(jié),這幅圖中會出現(xiàn)很多水果和花花草草等,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圖中的花兒開得正艷,還有蝴蝶飛舞,由此可以判斷出這是夏季。還可以引導學生從圖畫中發(fā)現(xiàn)故事情節(jié)并找到思路,如圖畫中小朋友正在幫助媽媽掃地,后面爸爸急匆匆地走過來,手里還拿著書本。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以提升學生的觀察力,并進行看圖寫話。然后再讓寫得不錯的學生在課堂上朗讀自己的文章,全班學生共同學習,樹立優(yōu)秀的典型??梢姡ㄟ^這樣的方法,能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各項素質(zhì)。
4.教師在教學中定期組織總結(jié)鞏固教學的成果。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一些新知識記住得快忘記得也快,對于一些寫話的指導也同樣如此。教師要在平常的教學中不斷地進行總結(jié),讓學生在學會新知識的同時不忘舊知識。在寫話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每天寫一篇日記記錄每天的生活和情感。如爸爸獎勵我考試得了第一名,送給我一只會說話的鸚鵡,鸚鵡不斷地學我的話,說:“你好,我今天特別開心。”再比如學習一段時間后再看之前寫的作文,看看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現(xiàn)在再寫這篇作文會有什么變化,會運用哪些新的知識,在不斷改進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能力。
二、組織課外活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教師可以在課余時間進行一些課外活動,如參觀特色景點紀念館踏青等活動。在出發(fā)前,讓學生寫一篇出發(fā)計劃書并開動學生的思維,寫完后看看誰寫得最好,考慮的細節(jié)最為詳細,在游玩中讓學生記錄好活動中發(fā)生的事,并在結(jié)束后寫成游記,在下次上課中進行閱讀分享。通過這樣的活動不斷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并且教師在批改這些作文時也要注意學生的一些細節(jié)問題如標點符號。因為小學階段把這些寫作中的各種細節(jié)基礎全部打牢,才會使得學生在寫作方面越來越好,各項素質(zhì)發(fā)展才會越來越全面。
三、積累先行,日記輔助,培養(yǎng)良好的寫話習慣
杜甫曾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朱熹有詩“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還有俗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些都告訴我們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積累越多,寫作的根基才越雄厚。
正如上文提到孩子的習作要有材料,這些材料來源于課本、來源于生活。筆者引導學生建立了閱讀積累本,從一開始簡單地摘抄文章中的好詞佳句,到分門別類地積累精妙細致的描寫,如積累對人物生氣時的描寫、積累描寫春天的詞句……不僅擴大了孩子的閱讀量,更提高了學生的積累意識。為了保持學生的積累熱情,筆者會定期檢查,定期在班級展開積累競賽,比如“成語接龍”“佳句找村莊”“讀書標兵”等游戲與競賽,借助自己的積累本可以在游戲中闖過關卡嘗到勝利的滋味,孩子的興趣更加濃厚了。另外,在課余時間,筆者選擇了寫日記訓練學生的寫話能力。它形式自由,可為學生寫作表達提供寬松的表達空間。
總而言之,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發(fā)展狀況,在教學中不斷加強學生在課堂中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寫話中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課堂氛圍變得更加輕松愉悅,提升教學質(zhì)量。教師還要不斷地適應學生新時期的發(fā)展,在教學中實現(xiàn)學生先學后教的理念結(jié)合,同時教材不斷地給予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更好地提升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吳非非.有效進行小學低年級語文寫話教學策略探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18(12).
[2]錢錚錚.淺析如何有效進行低年級小學語文寫話教學[J].科學中國人,2017(24).
[3]劉杰.如何有效進行小學低年級語文寫話教學的思考[J].中華少年,2018(35).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洲小學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