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松
上海解放之際,陳毅市長開會布置實行食油計劃供應,點了市屬機關一名處長的名,嚴厲批評這名處長聽到消息后叫老婆孩子去搶購食油。陳毅同志敢于當面批評不正之風的勇氣,體現(xiàn)了一名共產黨員襟懷坦白、敢于負責、敢于批評的浩然正氣。
批評難,當面批評難上加難。現(xiàn)實生活中,有的礙于情面,你好我好大家好,甚至揣著明白裝糊涂,不愿當面批評;有的囿于利益,你不說我、我不說你,不肯當面批評;有的怕字當頭,怕給人難堪,給自己埋雷,不敢當面批評;有的嘴笨舌鈍,不知輕重,拿捏不當,不善當面批評……實踐證明,當面批評就是對別人最大的幫助;被批評者正視批評,勇于查找不足,進步就快,發(fā)展就好。
誰都知道批評是個得罪人的事,是人都愿意聽好話、受吹捧,誰都愿意“多栽花,少種刺”,以致批評經常碰釘子,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經常被誤解,“好心被當作了驢肝肺”。因為難能,所以可貴。觸龍說趙太后,在太后盛怒、眾人縮頭的情況下挺身而出,問平安以息其怒,談愛子以融其心,論趙王和諸侯以促其昭,方法態(tài)度俱佳,但最令人佩服的還是那種勇敢的精神。
聽不得當面批評,聞過則怒,一批就跳,終有一天會大禍臨頭。商紂王不能誠懇接受比干王叔的直言進諫,最終走向了身死國亡的悲慘下場;而唐太宗廣開言路,重用魏征等“諫臣”,開創(chuàng)了輝映古今的“貞觀之治”。剖析近些年一些落馬高官所犯錯誤的原因,其教訓之一就是:只愿意聽表揚話、聽恭維話,聽不進當面批評,一意孤行,最終墜入犯罪的深淵,給黨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損失,也給自己和親人留下了終生遺憾,悔之晚矣、恨之晚矣。
敢敲“當面鑼”,善擊“對面鼓”。當面批評需要勇氣,亦要講求方式方法。上級當面批評下級,要帶著幫助人、挽救人的初衷,尊重下屬人格,講究方式方法,鼓勵為先、鞭策在后,同時要大力營造“真批評、真團結”的濃厚氛圍,讓大家掏心見膽、肝膽相照。同級之間當面批評,要直言不諱戳痛處,未成曲調先有情,通過交流、交融、交鋒,讓犯錯者“臉上熱辣辣,心里熱乎乎”。下級當面批評上級,要放下包袱,從事關單位建設發(fā)展的大局和維護上級形象的角度出發(fā),言之誠懇,聞之足戒。批評者與被批評者真誠相待,形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良好關系,定能讓批評達到幫助同志、增進團結、做好工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