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朝陽
為了掌握耕地質量的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合理利用土壤、保護和提升耕地質量提供第一手基礎數(shù)據,為科學施肥及農業(yè)生產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科學依據,2020年筆者在滑縣小鋪鄉(xiāng)大武莊村責任田內安排耕地地力與肥效長期定位監(jiān)測試驗點。
一、材料與方法
(一)供試材料
試驗田種植方式為小麥玉米輪作,土壤質地為壤土,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地塊面積0.13 hm2,玉米品種選用滑玉168。
(二)試驗方法
試驗地塊設2個處理,無重復。
處理1:無肥區(qū),常年不施任何肥料,包括不施作物秸稈和有機肥;
處理2:常規(guī)區(qū),農戶習慣施肥,秸稈全部還田。
處理1面積為66.7 m2,用預制板構件進行隔離保護,防肥水滲透,處理2面積直接利用監(jiān)測地塊面積。
二、田間管理
處理1、處理2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管理完全相同。
播種情況:兩處理于2020年6月7日播種,每667 m2播種量1.9 kg。
澆水情況:全生育期共澆水2次,分別在6月10日、9月7日。
施肥情況:處理2施肥1次,6月7日每667 m2施復合肥(N:P:K=30:5:5)50 kg,種肥同播。處理1沒有施肥。
除草情況:6月29日每667 m2用煙嘧莠去津150 mL加水30 kg噴霧進行化學除草。
病蟲害防治情況:防治病蟲害2次,6月29日每667 m2用甲維鹽50 mL,兌水30 kg噴霧防治二點委夜蛾;7月10日每667 m2用甲維鹽10 g,兌水30 kg噴霧防治玉米螟。
收獲情況: 9月23日兩處理同時收獲取樣。
三、結果與分析
(一)不同施肥處理對生育期的影響
由表1可知:處理1整個生育期玉米長勢與處理2無明顯差異。兩處理6月15日出苗,7月5日拔節(jié),7月25日進入大喇叭口期,8月4日抽雄,8月5日吐絲,8月24日灌漿,9月23日成熟。
(二)不同施肥處理對千粒質量的影響
由表2可知:不同施肥處理對玉米千粒質量的影響不同,處理2測的千粒質量均比處理1高,處理2兩次測的千粒質量分別為341.82 g、339.58 g,處理1兩次測的千粒質量分別為319.50 g、315.10 g。
(三)不同施肥處理對產量的影響
由表3可知:處理2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均比處理1的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高,主要是畝穗數(shù)和千粒質量都高于處理1。
1.畝穗數(shù):處理2畝穗數(shù)為3663,比處理1畝穗數(shù)3528多135。
2.千粒質量:處理2千粒質量為359.72 g,比處理1千粒質量332.80 g多26.92 g。
3.理論產量:處理2每667 m2理論產量為648.42 kg,
比處理1每667 m2的理論產量 598.99 g增產49.43 kg,增長8.25%。
4.實際產量:處理2每667 m2實際產量為706.23 kg,
比處理1每667 m2的實際產量661.37 kg,增產44.86 kg,增長6.78%。
四、小結
本試驗結果表明,該監(jiān)測點處理1當年不施肥,影響玉米生長發(fā)育,玉米產量隨著化肥用量的減少而造成減產。為確保玉米持續(xù)穩(wěn)定增產增收,實現(xiàn)化肥零增長,建議采用常規(guī)氮磷鉀配方施肥,提高土壤肥力,注重化肥深施、適期適量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由于這是新設試驗點,試驗結論還需進一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