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 要: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是整個初中語文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貢獻。尤其是對于學生語文鑒賞能力的提升來說,更是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是需要不斷地優(yōu)化與進步的。本文結合當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情況,通過對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學要點與教學方法全方面、多角度、深層次的剖析,力求為初中語文閱讀與初中語文的教學大綱充分結合,為推動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語文基本素質的推進,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法與建議,進而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產生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文本延伸;探討與思考;建議與舉措
引言: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在當下,素質教育理念已經取代傳統(tǒng)教育理念,成為教育行業(yè)的主流教育思想,在此基礎上,新課程的改革進度,成為大眾所關心的熱切問題之一,而基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觀性影響,對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初中語文課本上的內容,根據(jù)課本上的內容,不斷延伸、不斷拓展、不斷豐富教學內容,使得學生具備立足于課本知識,進行積極“發(fā)散性”思維的能力,具備獨立思考、獨立探索、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的根本辦法。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育文本延伸的基本要點
通過前文的表述,已經充分點明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具有極強的主觀性,學生在接受語文閱讀教學時難免會產生一些“不一樣”的想法,這是十分普遍的現(xiàn)象,也是初中語文素質教育所期望的現(xiàn)象,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萬不可將自我的意識強加于學生的思維之上,而是應該適時把握時機,精準找到切入點,將學生的想法引導出來,這就是初中語文閱讀教育文本延伸的基本要點之一;初中語文閱讀教育文本延伸的另一個要點,就是課本內容的立足,在當前多媒體運用的時代,學生由于心智上的不成熟,極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擾,若是不能做到立足于課本進行閱讀教育的延伸,則會偏離語文閱讀教育的根本目的,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出現(xiàn)背離初中語文素質教育理念的情況。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將承擔更大的責任與更高的要求。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育文本延伸的具體措施
1.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是貫穿于初中各門學科教學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對于主觀性較強的語文教學而言,若是能夠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之前,先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前準備,就能極大的降低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難度,加快教學的進度,能夠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更多教材上沒有的內容。而這一點,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同樣適用,具體而言,在課前準備這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收集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背景資料。以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最后一課》為例,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前了解普法戰(zhàn)爭的時代背景,通過時代背景來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先入為主的對故事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再通過對文中主人公心理情緒的變化,體會出戰(zhàn)爭的殘酷和對學習的渴求。最后完成這一課的教學大綱后,可以向學生簡要介紹一下作者的生平簡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的興趣,鼓勵學生對于其他作品的作者進行積累。簡而言之,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使得學生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知識儲備能力,動手動腦的習慣,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課中教學
語文課堂教學中,有許多內容是閱讀教學,尤其是教材中人物傳記類的課文,學生可以通過對人物事跡的閱讀,體會到作者在對人物性格進行刻畫時,所用詞句和語氣的變化,將學生帶入到作者對于所刻畫人物的評價意境中,得出與作者相同的結論,這種“誘導式”的教學方法,能夠最大程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教學的成效。以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鄧稼先》一課為例,課文中詳細介紹了鄧稼先的事跡,學生可以通過課文的教學,詳細了解鄧稼先的事跡,還利于學生揣摩作者在詞句和語氣變化間的感情變化,并且能夠舉一反三,活學活用,這對學生而言,不僅利于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還利于學生愛國主義的培養(yǎng),因此是值得推廣的教學方法之一。
3.課后鞏固
根據(jù)記憶曲線的規(guī)律,學生的課后鞏固,也是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部分,特別是初中語文教材中,能夠引發(fā)學生“深思”的內容,更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通過初中語文閱讀的課堂教學,能夠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再通過不同的方法,將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之中,這對于學生而言,能夠在強化知識鞏固的同時,提升知識應用于實踐的能力,而這也是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以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華南虎》一課為例,在課堂教學結束后,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保護動植物的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強化學生對于教材內容的理解與延伸,通過對學生在實踐活動的行為表現(xiàn)的反饋信息,得到學生對于文本知識的掌握深度,有利于進行針對性的培養(yǎng)與強化。
三、結語
初中語文閱讀教育的文本延伸,應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重視課前預習、課中教學的激發(fā)、課后知識的拓展延伸,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閱讀教學,不拘泥于表現(xiàn)形式和教學模式,多措并舉,全面提升,以期取得更大的教學成效。為了更好地促進初中學生語文閱讀教學的提升,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群文閱讀在課堂教學中的價值,語文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總結,積極探索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和方法,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技巧,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