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鴻
山東既是文化大省,也是非遺大省,遍布全省各地的各級非遺項目,是孔孟之鄉(xiāng)最美麗的風景之一。據(jù)統(tǒng)計,目前全省共普查各類非遺線索120多萬條,共有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項目8個,國家級名錄173項,數(shù)量位居全國第二位。
省會濟南,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同時也是中國非遺博覽會的永久舉辦地,目前入選聯(lián)合國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1項,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國家級11項,省級70余項,市級450余項。
“以文促旅 以旅興文”,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如何挖掘好非遺這座文化富礦,是促進非遺活態(tài)傳承、文旅產(chǎn)業(yè)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題中之義。
濟南給出的答案是—— 非遺牽手文旅。
非遺“金風”與旅游“玉露”一相逢,讓無數(shù)人競折腰。
非遺是“古董”,充滿“古色”。但是非遺要傳承下來,綻放光彩,就要賦予它“活色”。濟南通過多種方式,讓古香古色的非遺五彩斑斕,活色生香起來。
9月1日,濟南13位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走進濟南科苑小學為小學生們上開學第一課,讓小學生體驗非遺魅力。這是濟南促進非遺活態(tài)傳承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濟南市通過多種方式,讓非遺走進學校、社區(qū)、農(nóng)村、單位等,讓非遺“飛入尋常百姓家”,走進現(xiàn)代人的生活。
非遺,不僅“飛”入尋常百姓家,也“飛”上各種舞臺。永久落戶濟南的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博覽會不僅成為展示非遺項目的平臺,也給山東省、濟南市帶來了較高的文化影響力;在即將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文旅博覽會上,諸多非遺將得到展示;2019全國非遺曲藝周在濟南成功舉辦,全國94個曲藝類非遺項目齊聚泉城,現(xiàn)場觀眾達3.7萬人次;每年“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日”“山東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月”活動,濟南都積極舉辦非遺展演展示活動,集中宣傳展示非遺相關(guān)知識和非遺項目……依托這些大大小小的舞臺,非遺進一步深入人心。
還“飛”進網(wǎng)絡。濟南市積極組織非遺相關(guān)單位推出直播帶貨、線上“濟南非遺(老字號)美食節(jié)”、非遺短視頻展播等線上銷售活動,搭建非遺項目展示和相關(guān)產(chǎn)品銷售平臺,幫助傳承人拓寬銷售展示渠道,讓民眾在非遺購物體驗中,共同參與非遺保護、共享非遺保護成果,探索非遺+直播帶貨新模式。
非遺,從過去“飛”到現(xiàn)代,從手藝人的手里“飛”進市民心中,“飛”出越來越強大的生命力。
在文旅融合政策的背景下,“以文促旅,以旅興文”已成為重要的指導思想和發(fā)展路徑。濟南市積極利用非遺這一文化資源,與旅游進行融合,讓非遺煥發(fā)新的活力,豐富游客的體驗內(nèi)容。
如何將“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āng)愁”的非遺,真正帶入現(xiàn)代時尚生活?旅行或許是最好的答案。近年來,濟南推出了“扁鵲故里”中醫(yī)藥研學之旅、“曲山藝?!泵耖g藝術(shù)鑒賞之旅、“泉城尋味”非遺美食之旅、“齊魯工匠”手工藝體驗之旅、“黃河古韻”民俗感受之旅等5條旅游線路。把非遺與中醫(yī)藥、美食、手工藝、曲藝等串連成線,比起單純的看山望水更讓人眼前一亮。
景區(qū)不只是單純的假山、流水,還有非遺的“加持”。如趵突泉公園的白雪樓戲曲演出、民俗街和花燈會,大明湖景區(qū)的南風閣和明湖居的曲藝表演,以及市級非遺項目大明湖的傳說、祭荷神放荷燈、碧筒飲,省級非遺項目千佛山廟會等,成為各景區(qū)的文化名片。其中百花洲非遺體驗基地年接待中外游客40多萬人次。
此外,濟南市還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性、影響力的非遺展館。按照國家A級旅游景區(qū)標準,開發(fā)建設阿膠文化展館、龍山黑陶展館、孟姜女民俗文化博物館等30個非遺主題展館,吸引廣大游客參與體驗。
非遺,為文旅產(chǎn)業(yè)發(fā)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動力。
As the capital of Shandong province, Jinan is a national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and the permanent venue of Chin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xpo. The city has one item inscribed on the UNESCO Representative Lis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umanity, and 11, 70, and 450 items on the lists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t the national,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levels respectively.
Culture and tourism are instrumental in boosting each others growth.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in-depth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effective exploit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key to inspiring continuity and vitality of heritage properties and to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Jinan has initiated a new ide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in alliance with cultural tourism, bridging glorious past and prosperous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