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紅
摘要: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為我們的社會發(fā)展帶來了契機,也為我們的教學帶來了便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基礎教育提供良好的平臺,剔除傳統(tǒng)教學的不利因素,勇于探索和創(chuàng)新,積極構建符合新時期學生生理和心理變化發(fā)展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真正做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
引言:科技和電腦信息技術得到了迅猛發(fā)展,電腦信息化應用于基礎教育教學也得以長足的發(fā)展,小學語文課堂的現(xiàn)代化程度也在不斷加深?;诖?,文章對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的現(xiàn)狀,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的改進策略及信息化對小學語文課堂的發(fā)展意義進行了分析,進一步探討教育信息化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影響。
一、教育信息化對小學語文課堂的發(fā)展意義
(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小學語文是小學教育階段基礎卻又非常重要的學科,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識字讀文的能力。學好小學語文,不僅能為其他學科奠定基礎,更能培養(yǎng)小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我們需要從根本上改變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融入多媒體技術,利用網(wǎng)絡信息技術,借鑒網(wǎng)絡信息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來輔助小學語文教學,從而增強語文課堂教學的豐富性和趣味性,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熱情,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二)信息化教育技術讓小學語文教學變得生動
信息化教育技術的應用,可使原來單調枯燥的課堂變得有聲有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用一支粉筆講到底的傳統(tǒng)語文課堂太單調、枯燥,學生容易走神?,F(xiàn)在有了這些多媒體信息化設備,提高了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學生愛上語文課。在古詩詞教學時,教師可以播放音頻、視頻、動畫等,讓枯燥的課堂變得有聲有色、豐富多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小學生自身知識量的不足,他們對很多知識點不能完全理解和消化。對于這種情況,語文教師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將語文課堂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樣,以微課的形式將教學內容直觀化,讓小學生可以充分了解和掌握這節(jié)課所學習的知識點,從而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三)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
隨著社會、經(jīng)濟和科技的快速發(fā)展信息技術為課堂教學提供了便利。課堂上可以使用的電子設備技術統(tǒng)稱為多媒體。多媒體可提供形象生動的文字、圖片、聲音或影像,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場景真實,學生的學習欲望被瞬間激發(fā),還能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學方式變得更靈活,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也能得到提高。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威尼斯的小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讓學生觀看威尼斯的建筑設計、風土人情等,引導學生閱讀文章內容,分析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并在教學結束后提出幾個問題供學生思考,如“說說課文圍繞小艇寫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說說小艇有哪些特點,再體會加點部分的好處”“如果你生活在威尼斯,結合課文內容,想象你一天生活的情景,和同學交流”等。通過這些問題,延伸課堂教學內容,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二、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現(xiàn)狀分析
(一)信息技術的硬件和軟件逐步進入校園
教師信息化教學理念不足,對信息化教學設備的操作不熟練,習慣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近年來,各級政府加大了對中小學校信息技術的硬件和軟件上的投入,各種現(xiàn)代教育技術設備也逐步進入校園,如計算機網(wǎng)絡教室、電子白板等,甚至部分學校已經(jīng)在課堂上使用專用平板電腦進行教學。在硬件投入的同時,各級教育主管部門也為教師開展了關于信息技術知識與能力的培訓。
(二)信息技術的硬件和軟件使用不到位
在實際教學中,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上的推廣和應用,效果不盡如人意,特別是在農(nóng)村中小學語文教學中,信息化教學設備閑置,教師使用電子白板來播放PPT課件,也僅僅是用電子白板代替了粉筆和黑板,課堂教學仍舊枯燥、呆板,并沒有實質性的改變。部分學校,只有幾臺電子白板或投影,教師也只有在上公開課時才使用,信息化教學設備的使用率不高。
三、小學語文課堂信息化教學的改進策略
(一)提升教師自身信息化素養(yǎng)
目前,大部分教師能夠做一些簡單的多媒體課件,但高質量的信息化教學資源還需專業(yè)人員的指導。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應積極開展教師信息化教育技術設備的使用能力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
(二)整合教育裝備
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要培養(yǎng)教師信息化教育技術設備的使用能力及對信息資源的整合能力,使教師能充分利用教育科研機構和教材出版方提供的課文相關素材,如課文生字及詞語朗讀的音頻文件、動畫、PPT課件、微課等素材服務于教學;教師也可以自創(chuàng)豐富多彩的音視頻教學素材,讓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知識。
(三)幫助教師解決信息化設備技術難題
學校要幫助和督促教師使用信息化設備進行課堂教學。特別是一些年齡較大的教師,不愿意學習使用信息化教育裝備,不愿意花精力去制作課件。這就要求學校加強教育信息化技術應用的宣傳工作,開展豐富多彩的交流活動,讓教師之間相互探討和吸收成功的信息化教學經(jīng)驗和方法;舉辦信息化作品評比、競賽等活動,也可從教師考核、評職、評優(yōu)等方面做出規(guī)定來促進課堂教學信息化。
(四)課后作業(yè)及輔導工作信息化
由于電腦及網(wǎng)絡、智能手機、平板的普及,教師可以建立班級微信群、QQ群,用于與學生和家長交流、發(fā)通知、布置家庭作業(yè)等,這樣能加強家校聯(lián)系,避免學生遺忘家庭作業(yè),也便于家長督促和檢查,同時為學生節(jié)約抄寫習題的時間。1.布置作業(yè)。特別是小學低年級學生的作業(yè)很多,學生可能會遺漏。有了微信群、QQ群,教師可以把當天的作業(yè)上傳到微信群、QQ群中,供家長知曉并檢查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2.閱讀作業(yè)。閱讀作業(yè)不再局限于課本,教師可將收集好的閱讀材料和對應的習題傳送到班級群,供學生練習和家長參考。3.聽說訓練。聽、說、讀、寫是語文四種基本能力。因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我們長期把讀、寫作為重點,忽視了聽、說的訓練。信息化技術的普及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我們在家庭作業(yè)中可以發(fā)送聽力文件及配套練習,讓學生聽一段話,回答相關問題,以此來訓練學生聽、說的能力。4.課后討論。由學習委員在班級群內組織各成員討論當天學習中的疑難問題,讓每位同學在家也能參與討論發(fā)言,學生在討論中不斷進步,成績逐步提高。
結論:總之,小學語文課堂改革過程中離不開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多媒體技術能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教育理念是一種大膽的嘗試,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還正處于探索階段,教師還需要尋找更多的課堂改革新思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這對于全面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影響深遠。
參考文獻:
[1]崔娟娟.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1):224.
[2]虎蘭蘭.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0):227.
[3]李倩.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8):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