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紅
摘? 要:當前階段教育改革深化推進,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并不能適應現(xiàn)代化教育發(fā)展需要。從教育本質分析,教書和育人都屬于教育的內容,但絕大多數(shù)教師都忽略了育人環(huán)節(jié)。班級文化屬于群眾文化的范疇,是彰顯學生理想和追求的表現(xiàn),同時也營造了優(yōu)良的班級環(huán)境?;诖?,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必須強化班級文化建設,最大程度發(fā)揮班級文化在班級管理中的育人作用。
關鍵詞:班級文化? ?班級管理? ?育人作用? ?建設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7(b)-0157-03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Class Culture in Class Management
WANG Yanhong
(Taoyang junior high school, Lintao County, Dingxi, Gansu Province, 730500?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with the deepening of education reform, the traditional way of education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belong to the content of education, but most teachers ignore the link of educating people. Class culture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mass culture. It not only shows students' ideals and pursuit, but also creates a good class environment. Based on this, class teachers mus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culture in class management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educational role of class culture in class management.
Key Words: Class culture; Class management; Educational function; Construction strategy
班級管理中班級文化屬于必要的一種軟件,其在班級管理中發(fā)揮的作用不可只停留在口號上,應以班主任為引領,營造積極健康的班級氛圍,最大程度發(fā)揮班級文化在培養(yǎng)學生價值觀和健康人格的作用,為學生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1? 班級文化概念與類型
1.1 班級文化的概念
文化概念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兩類。從廣義上分析,其指的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之和。從狹義上分析,其指的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如藝術、科學、教育和文學方面[1]。班級文化指的是絕大多數(shù)學生認可的,在全班學生互相作用、共同參與過程中形成的主要用于教育班級成員的一套價值體系,這部分價值包含的內容很多,如心理意識、規(guī)章制度和學生的價值觀念。換言之,是班級成員無論在日?;顒印W習還是生活中都努力貫徹并彰顯出的共有行為,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內容,如道德觀念、生活習慣、精神追求和思維方式。
1.2 班級文化的類型
班級文化總的可以分為兩類,一個是可以看得見的顯性文化,包含了班歌、規(guī)章制度、班訓等;另一類是看不見的隱性文化,包含學風、學生言行舉止、班風等。
2? 班級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2.1 文化建設方向滯后
當前班級管理中比較常見的問題就是班級文化建設方向滯后的問題。很多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更關注學生的發(fā)展與學習,文化建設的方向比較落后,且還有很多教師并不注重班級文化建設。從班級管理的情況而開展,當前階段管理理念比較落后,具體表現(xiàn)在:文化建設方面主要以集體活動或班級板報等為主,這些內容滯后直接導致文化建設方向滯后。
2.2 觀念理念陳舊
總體來說,教師長期以來深受應試教育理念影響,過于關注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不注重對學生進行班級管理和素質教育。在具體的班級管理中更注重“管”而不是“理”。班級管理中班級文化建設意識不強,班主任并不能及時調整自身角色定位,這些對班級的發(fā)展產生直接影響。
2.3 學生文化建設參與積極性不高
對班級文化建設產生阻礙的因素中學生文化建設參與性不強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對一個班級而言,學生占據主體地位,更是制度的受用者。在班級中無論是文化的建構還是制度的推行都離不開教師的參與,又或者需要全體學生的參與,這是因為只有他們是始終凝聚的[2]。現(xiàn)代班級管理基本上以管理制度為主,主要目的為約束學生,因而很難得到學生的認可與尊重。此外,學生并未參與班級文化建設、活動制定等,在此背景下很難推行班級文化建設。
3? 班級文化在班級管理中的育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