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麗娟,賈駿,王少華
(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口腔科,河南 鄭州450000)
齲齒的誘發(fā)因素多種多樣,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導致口腔環(huán)境不衛(wèi)生,誘發(fā)細菌感染,還包括某些寄生蟲疾病。如果不能及時治療,齲齒會發(fā)展為其他牙科疾病,最終形成齲洞,破壞牙冠組織,導致患兒牙齒掉落[1]。3~14歲小兒自理能力差,乳牙鈣化不完全,喜食甜食,容易發(fā)生齲壞。小兒齲齒會嚴重影響患兒生長發(fā)育,造成牙胚不發(fā)育,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導致營養(yǎng)不良。其次門牙齲齒會使患兒說話不清楚,影響人際交往,導致自閉等嚴重心理問題[2]。早期對小兒齲齒進行綜合護理意義重大。為了進一步分析綜合護理在患兒齲齒預防過程中的效果,現選擇本院口腔科收治的齲齒預防的小兒86例作為研究對象,報道如下。
選擇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本院口腔科門診收治的接受齲齒預防的患兒86例,隨機分為常規(guī)護理組和觀察組各43例。常規(guī)護理組男21例,女22例,年齡3~14歲,平均(6.23±2.47)歲。觀察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3.5~14歲,平均(5.43±2.73)歲。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納入標準:①3~14歲健康兒童,無牙齒疾病,無牙齒畸形,乳牙已發(fā)育并長出者;②精神狀態(tài)良好,能自由表達交流者;③患兒或在家長輔助下能夠接受護理人員操作者;④患兒和家屬了解基本流程,并簽訂知情同意書。
(2)排除標準:①無監(jiān)護人或不具備自理能力者;②合并凝血功能嚴重障礙或具有其他重大疾病者;③認知功能障礙或合并精神疾病。
1.3.1 常規(guī)護理組
患兒進行一般護理,護理人員向家長及患兒宣傳預防齲齒的相關知識,為患兒制定規(guī)范飲食,建議患兒少吃甜食、零食等,早晚刷牙,定期到本院口腔科進行牙齒護理。
1.3.2 觀察組
患兒進行綜合護理:(1)醫(yī)患溝通:護理人員及時與患兒和家長交流溝通,要求兒童每日堅持刷牙,每3日通過微信等社交軟件交流護理情況,利用動畫視頻向家長和患兒科普牙齒護理知識,注意態(tài)度親切友好,對積極配合的患兒進行獎勵,與其建立信任關系?;純撼霈F齲齒的主要原因是細菌滋生[3],家屬應配合護理人員一起努力,讓兒童主動意識到保護牙齒重要性,及時預防齲齒疾病。(2)指導刷牙:臨床護士應教育患兒掌握正確的刷牙方式,刷牙時間應≥3min,告知患兒每天早上起床和晚上臨睡前仔細清潔牙齒,牙齒上下、里外均需清潔,選擇兒童專用的軟毛牙刷,日常放在陰涼干燥處,避免潮濕環(huán)境滋生細菌,建議牙刷每1個季度更換1次[4]。(3)知識宣教:3~14歲患兒處于生長發(fā)育期,喜愛吃膨化食品、蛋糕點心以及油膩食物,缺乏規(guī)范的飲食習慣。在進行早期護理護理時,護理人員應向家長及患兒普及正確的飲食習慣,講明齲齒的有害性,提高家屬預防齲齒的重視程度。
(1)觀察兩組患兒能否配合護理人員,進行口腔護理操作。配合:患兒自主接受口腔護理操作;基本配合:需要家長輔助進行口腔護理;不配合:患兒拒絕口腔護理操作??偱浜?配合+基本配合。
(2)兒童齲齒的檢查和記錄分別由兩名固定工作人員進行,對兩組兒童進行為期半年的隨訪,每月讓患兒到本院口腔科免費檢查一次,觀察兩組患兒出現齲齒的情況。齲齒診斷標準:探診牙齒發(fā)現齲洞;患兒感覺牙齒過敏,有明顯的刺激感和酸痛感,對機械刺激最敏感;通過拍攝X線牙片,可以看見齲壞處的黑色陰影[5]。
(3)觀察兩組患兒和家屬臨床護理服務滿意度評分情況(滿分100分),包括醫(yī)患溝通、護理服務、飲食教育、健康宣教和刷牙指導。
觀察組小兒比常規(guī)護理組總配合率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配合度比較[n(%)]
常規(guī)護理組患兒出現齲齒28例(65.12%),觀察組患兒出現齲齒2例(4.65%),觀察組低于常規(guī)護理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齲齒發(fā)生率比較[n(%)]
觀察組的醫(yī)患溝通、護理服務、飲食教育、健康宣教和刷牙指導等指標評分均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護理服務滿意度評分比較分)
目前,我國衛(wèi)生部已將預防齲病納入中小學生的常見病防治考核目標。據我國流行病學調查材料統(tǒng)計,中小學學生乳牙齲齒患病率超過半數,恒牙齲齒患病率大約占40%[6]。根據近年相關調查研究,我國3~14歲兒童的齲齒發(fā)病率逐年增高,除了家長防范意識不強,沒有認識到齲齒危害性外,此病還跟兒童頻繁進食,不注意口腔衛(wèi)生、細菌滋生等因素密切相關[7]。
本文結果發(fā)現,觀察組患兒總配合率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說明對3~14歲兒童進行齲齒前的綜合護理能提高患兒配合率。觀察組患兒齲齒發(fā)生率低于常規(guī)護理組,說明綜合護理可以有效減少小兒齲齒的發(fā)生。觀察組的5個護理滿意度評分(醫(yī)患交流、護理人員服務、飲食教育、健康宣教及刷牙指導)均高于85分,常規(guī)護理組5個評分均低于80分,觀察組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P<0.05)。常規(guī)護理組患兒實行基本護理,但不注重指導兒童正確飲食,不能很好地認識到兒童的特殊生長發(fā)育情況,只是簡單地進行知識宣教,不具有針對性,所以多數兒童出現齲齒;觀察組患兒由護理人員秉持“預防大于治療”的理念,積極對兒童進行預防齲齒的早期綜合護理,定期組織公開課,邀請口腔科知名專家向患兒和家長普及齲齒病的健康知識,指導兒童正確的飲食習慣;采取微信等社交軟件,監(jiān)督患兒每日早晚正確刷牙,齲齒發(fā)生數大大減少。
綜上所述,針對3~14歲兒童進行臨床早期綜合護理可以提高患兒配合度,有效減少齲齒的發(fā)生,得到了患兒和家屬的高度好評,具有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