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瑋琪
摘要:語言不僅是人類溝通交流的工具,更是信息傳遞的主要載體。在語言的學習中,教育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3-6歲是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重要階段,而發(fā)展幼兒語言能力,是幼兒園教學的主要方面之一。本文就如何開展語言訓練、提高幼兒語言能力的問題進行論述。對目前幼兒園語言教育中的不足與優(yōu)勢進行分析,進一步加強幼兒園幼兒語言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幼兒園;語言教學;語言能力
引言
語言不僅是人和人之間交流的主要工具,更是人們表達情感的重要方式。在幼兒園啟蒙教育階段,為了保證幼兒可以健康成長,充分發(fā)揮語言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幼兒教師必須加強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另外,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語言能力明顯增強,如果這時教師可以針對語言結構給予適當?shù)闹笇?,那么幼兒語言能力就會得到質的飛躍,所以加強培養(yǎng)可以明顯提高幼兒語言教學質量。當下我國幼兒園數(shù)量在不斷增加,對幼兒園的教學質量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斷上升,就目前我國幼兒園語言教學現(xiàn)狀分析,還是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需要進一步對其改善,提高整體質量。
1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增強幼兒語言能力的重要性
語言是進行有效溝通的重要橋梁,掌握良好的語言能力,不僅能將自己的觀點進行高效輸出,還能給蒼白的語句增加色彩。由于幼兒階段孩子初步接觸語言,從一片空白開始,整體可塑造性極強。不僅能讓代替孩子初期的肢體行為,更具象的表達自身的感官、情感,同時為孩子未來成長過程中語言表達奠定基礎。因此幼兒階段是學習語言的重要階段,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教師合理引導幼兒對語言的學習、掌握能力,是孩子初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階段[1]。
2幼兒園語言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針對于幼兒語言教學中的實踐,很多的幼兒教育工作者,都能夠深刻的認識到幼兒語言教學的重要性,并且都通過自己的努力提高了語言教學的教學水品,但是還是有很多地方都做的不盡人意,不能達到幼兒語言教學的期望值。
2.1語言教學形式單一,吸收效果不顯著
幼兒園階段在進行語言教學過程中,主要是以日常生活中的
用詞為主,在日常的教學課堂中,老師是采用看圖識字、以及PPT演講等方式展開的,偶爾會結合舞蹈、音樂、講故事等娛樂課程讓幼兒進一步學習語言。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幼兒數(shù)量較多,孩子主要是以在自身座位聆聽為主,且幼兒自身專注力差等方面因素,幼兒對整體語言的學習興趣、以及對語言的接受效果較為一般。
2.2.未加強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情趣
詩歌和兒歌也是幼兒園教學較為重要的內容,大部分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只要求幼兒背誦,忽略了詩歌和兒歌意思的理解,以這樣的模式開展教學,幼兒對于未知世界依然沒有形成概念,不利于幼兒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2]。
2.3.重視教育輕視學習
填鴨式教學,過于強灌故事情節(jié),采取單純敘述的方式進行教學,卻沒有在講述過程中給予幼兒更多的空間進行思考或者引導性思考,幼兒的閱讀來自教師的授受,一對多的形式讓幼兒缺乏交流和回應,無法讓幼兒在接觸不同事物時,激發(fā)自身的思考和理解。同時一對多的形式,無法精心照顧到各個幼兒的表現(xiàn),久而久之,無法快速提升幼兒自身的感知以及語言表達。
3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增強幼兒語言能力的有效方法
幼兒階段是兒童語言發(fā)展最為關鍵的時期,所以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提高幼兒語言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幼兒園教師注意要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本文研究探討所得的有效提高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幼兒語言能力的方法見下圖1所示。
3.1加強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能力
幼兒園階段的學生思維極度活躍、想象力豐富、對于未知領域的事物好奇心重。因此在進行幼兒園語言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jù)被教學者自身特性制定相應的教學制度以及課程。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度幼兒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正向引導學生的思維發(fā)散,從而提升整體教學效率。此外,幼兒階段的孩子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爭強好勝,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幼兒這個特點,為他們提供公平競爭的機會,通過比賽或者競爭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和思維水平。
3.2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
對于幼兒的語言教學,我們不能過于古板和單一,要伴隨著孩子們的接受程度和學習氛圍做出相應的改變和創(chuàng)新,在合適的時間段能夠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案,例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幼兒一個自主學習的平臺,并在適當時間給于指導,這樣能夠很好的激發(fā)他們對于語言學習的興趣,因為孩子們的思維往往都比較活躍,在對待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往往能夠很好的投入進去,所以,我們在幼兒語言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不停的轉變教學思維,提供一個有利于幼兒學習語言的教學模式[3]。
除此之外,教師在向幼兒講述兒童文學作品的時候,也盡量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引導幼兒掌握基本的生活語言詞匯,讓學生可以充分體會語言的美。比如,教師在開展詩歌教學內容的過程中,不僅要要求學生背誦詩歌,還應該將詩歌中蘊含的情感以及詩歌的寓意講述給學生。完成學習后,幼兒就可以積極地和其他幼兒分享其所學到的知識。幼兒在分享所學知識的過程中,其實也是在鍛煉語言能力,教師還應該不斷豐富教學組織形式,比如將課堂搬到室外開展,為學生提供更多接觸自然的機會,激發(fā)學生想要表達的熱情和欲望,有助于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
3.3提升幼兒教師自身耐心及全局管控力
由于幼兒園階段學生無法對自身情緒進行合理控制,由于在幼兒園同學較多時,極其容易出現(xiàn)一個“感染”多人的情況。并在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都極想有良好的表現(xiàn)從而獲取老師的青睞和喜愛,因此也容易出現(xiàn)較為混亂的場面。因此,從事幼兒教育事業(yè)的老師,更加需要有良好的耐心以及全局管控力。
4結束語
在當代教育背景下,幼兒教育顯得尤為重要,而其中對于提高幼兒語言能力的教學又是重中之重,這要求每一個幼兒教育工作者對待幼兒語言教育要有足夠的重視,本文通過闡述幼兒語言教育的重要性,和現(xiàn)代幼兒語言教學中的一些不足之處及其有效策略,為幼兒教育工作者在幼兒語言教學過程中提供了一盞明燈。
參考文獻:
[1]王月.幼兒園語言教學如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J].新課程(綜合版),2018(1).
[2]熊曉婉.淺談如何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積極滲透語言教學[J].新校園.2016(12).
[3]殷漢.探究提升幼兒語言教學實效的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