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構主義思想理論所闡述的是,不讓學生被動式的接受所傳授的知識,而是讓學生在自我理解的基礎上主動進行對知識的構建。中學的學生處于一個很關鍵階段,在中學階段需將培養(yǎng)人才為目標進行教學。為此需要根據(jù)不同階段改變教學模式,改變一塵不變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學計算機教學是貼近實際社會的學科,在互聯(lián)網時代發(fā)展迅速的如今,對于這方面的人才還是存在著不足的現(xiàn)象。在中學的計算機教學中能夠將建構主義思想很靈活的加入其中,能夠改變彌補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不足。特此本文將針對建構主義融入中學計算機教學中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建構主義;中學;計算機教學;應用分析
建構主義的思想教學的基礎方法都是設立在情景建設、共同協(xié)作學習等通過這些的鋪設讓學生自行進行對知識的建構。將建構主義思想融入教學都是需要搭設在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中進行的,學習環(huán)境有著很重要的決定性?,F(xiàn)如今有著幾種較為成熟的教學方法:支架式、拋錨式以及隨機進入教學法,這些方法都是以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為背景進行開展的。建構主義思想理論主要闡述的意思是:學習是引導學生將原有的經驗建構出新的經驗。學習是一個具有雙向意義的過程,一方面是將新知識灌入已知的認知結構中從而獲取新穎的學識意義,另一方面則是已知的知識經驗由于新的知識的納入,從而進行對原有的知識經驗進行調整。建構主義強調學習的主觀性、社會性、情景性等,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通過和外界的接觸。
一、構建主義思想在計算機教學中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的全方面的快速發(fā)展,近年來我國的教育行業(yè)也迎來了重大的改革。這一改革在很多領域及社會層面都引來了重大的關注。雖然在表面看著十分完美但實際實施卻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在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完美改革的例子卻寥寥無幾,教育培養(yǎng)人才作為我國的重要的發(fā)展戰(zhàn)略之一,中學計算機教學作為培養(yǎng)新型技術人才的重要學科來說,目前的當務之急就是將建構主義教學思想以及模式融入中學計算機教學中進行改革完善。(一)將思想理論進行實踐。在進行對教育的改革時若一味的只有理論思想,沒有實際的操作這無疑是紙上談兵毫無作用。教師在接受了建構主義教學思想時候需要一段變化到同化的過渡期,在這一時期教師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思維,不能僅限于停留在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中,打破這一束縛能夠很好的將知識進行傳播。在互聯(lián)網發(fā)展迅速的如今,計算機已經融入大部分家庭之中,一些基本的計算機知識學生都已經能夠提前掌握。中學這一階段雖說不需要對計算機方面的知識很深入很專業(yè)的進行學習,但也要保證學生能夠熟練的掌握基礎知識。(二)提升教師的專業(yè)技能水平以及完善設備。在構建主義中教學模式以及方法與時俱進的重要性是不可或缺的,這一問題也是教師在教學中常常忽略的。教學模式的改進決定權雖掌握在校方,但教師可將自己的想法以及實施方法作為建議提供校方參考,讓校方認識到提升教師的技能水平和完善設備的重要性,提升教師的技能水平能夠將知識點進行很詳細的分化,能夠讓學生通俗易懂。設備作為一個輔助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現(xiàn)如今很多中學學校大部分都已經通過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但在一些學校中還是存在著設備不全面,設備質量不達標的現(xiàn)象,這很容易導致教學課程的拖沓,不能讓學生及時補充知識影響教學質量。
二、建構主義思想教學情景的設計原則
建構主義思想理論的教學情景開設時需要根據(jù)一定的原則進行,不能一味的將大多數(shù)繁瑣的知識理論帶入其中,這會起到相反的作用。情景意境的開設主要是提升學生的學習樂趣,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起來。情景意境開設可以根據(jù)一下幾個設計原則進行:
(一)抽象化原則
計算機內部存有許多各種各樣的專用術語將計算組成部分進行聯(lián)系,這雖然給專業(yè)技術人員帶來了許多便利但是這些讓學生理解起來是十分不利的。針對這一問題需要教師,在進行計算機知識教學時將知識點具體抽象化,將生活中的實際現(xiàn)象帶入其中去進行教學,能讓學生理解起來更容易。
(二)思索性原則
建構主義思想就是進行思索探索的一個過程,對于學生來說不斷的進行一步步的思考能夠讓學生很好的理解知識中蘊含的思想理論,對于教師的教學模式而言能夠完善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教學對于傳授知識太過于絕對純粹,在過程中缺失了思索,從而致使學生產生厭倦感,在課堂中不能夠集中精神。對于中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愛玩的天性還不能夠很好的克制住,比如:學生在玩游戲時候,接連玩幾個小時都是不能夠滿足的,且在玩游戲過程能夠很好的集中精神進行。在教學模式中帶入這一問題進行思索,有著很重要的作用,讓學生在有趣的教學中不斷進步,就能將學生的思想以及精神集中力得到聚集。
(三)具有針對性目的原則
在教學中,開設的任何一個情景意境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掌握知識。雖然大部分情景意境的開設看似都和教學內容沒有任何關聯(lián),但是正因如此才能夠讓學生提起興趣投入學習中去,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三、構建主義思想應用到計算機教學中的方法
在中學計算機教學中應用建構主義思想是為了改變傳統(tǒng)低效率的教學模式,把教學質量以及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得以提升。計算機的教學雖然相較于其他學科而言能夠更直觀的體現(xiàn)出理論知識,但相應的也存在著共同的不足之處:過于理論化、還不夠形象存在一定的死板等,特此需要一些方法將建構主義教學思想融入計算機教學中解決這一問題:
(一)支架式教學方法
“支架式”起初出現(xiàn)的是在建筑行業(yè)中的,進行地基的加固、模型的設計等經過不斷的變化慢慢的在教學中體現(xiàn)出來,在教學中通過維果斯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進行開設,該教學模式包括:搭建框架支架、引導進入創(chuàng)建的情景意境中、讓學生獨立思索、最終評價等這些是支架式教學模式的大體流程。1.搭建框架支架。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作為建構活動重要的參與者,教師則是作為建構活動的設計引領者,教師在建構活動中重心并不在于傳授知識,而是讓學生身臨其境全身心融入其中進行探討學習,學生全身心的投入每一個過程時,能夠對每一步進行分析思考,得出不同的解決方法和最終結果。這一步驟所提出的條件可讓學生進行聯(lián)想思考,對所想的每一種方案進行推演,最終得出可執(zhí)行的方案。當學生答出完整的可行性方案時候教師可進行一定的嘉獎,起到鼓勵的作用,挖掘帶動學生的競爭精神,激發(fā)學生的積極主動學習興趣和思維方式。中學階段的學生所要接觸的計算機知識并不需要過于深奧因此教學在進行框架支架的建設時候不能建立在難以理解的知識點上,若內容過于困難會使得學生產生挫敗感使得失去學習的樂趣。特此教師需要對每一節(jié)課的課堂表現(xiàn)進行總結歸納分析學生的掌握知識的情況,再進一步的對框架進行設計,將支架的聯(lián)系以及困難程度進行完善,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到達下一個節(jié)點,來滿足學生的成就感。2.引導進入創(chuàng)建的情景意境中。這一步驟和第一步存在著相同之處也是引導學生進入到所創(chuàng)設的問題意境中,在創(chuàng)設情景意境時候要讓學生能夠很自然的進入到其中需要根據(jù)意境的特征進行引導,激發(fā)出學生的想象力。這一步驟是很重要的,若創(chuàng)設引導的好,能夠很好的讓學生投入角色中去思考問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這樣還可以讓學生將自己所思索出的和老師的思維方式進行對比,提升學生的興趣和思維方式。若設計的不好效果可想而知并不會有太大的突出點,不能夠起到一開始想要達到的效果。關于這一方面可以從中學生愛玩、愛動、好奇、好勝等的方面入手來進行情景意境的創(chuàng)設,通過聲、音頻、視頻等手段把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變得生動形象。如在進行動畫制作的時候可以找一些適合中學生卻不缺神秘感的制作方法,讓學生對制作動畫的方法感到震驚,讓學生體會動畫的魅力,在教師展示之后給學生一段思考的時間,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學習興趣以及對于實際上手操作的欲望。之后教師將方法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對比和操作。3.讓學生獨立思索。思維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將學生的思維帶入到學識理論中,讓學生獨立的鍛煉思維。教師引入門修行靠自己這能夠很好的體現(xiàn)出需要讓學生獨立的進行思考,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教師需要對節(jié)奏及難易程度進行很好的掌控,讓學生融入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積極主動的去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思索,鍛煉思維方式。這樣能夠很好地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默契程度更為緊密,提升學生的學習進步效率。4.最終評價。這一步驟常常是在課堂的結尾,起到一個首尾呼應的作用。在中學階段學生取得一定的效果成績時候都需要教師進行點評和表揚,在課堂中可以隨機抽取一名學生的表現(xiàn)及作業(yè)進行點評,全面的分析這名學生的優(yōu)缺點,并將這名學生的列子帶入到全班中,讓他們知道自己所了解的很好,但又存在著一定的不足。
(二)拋錨式教學方法
該教學方法主要由六個步驟構成:引出錨、拋出錨、開展錨、泛化錨、共享錨、最終效果評價;這六個步驟能夠很好的詮釋拋錨式教學的主要構架。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很好的將教學知識內容建構在實際問題上,使得教學模式生動形象促使中學生主動構建出新穎的知識。1.引出錨。這一環(huán)節(jié)則是結合類似的情景意境進行開設如:在進行計算機基礎軟件所蘊含的計算內容講解時,可將數(shù)學知識點帶入其中進行開設。2.拋出錨。這一環(huán)節(jié)可將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的真實案例進行帶入,并作為整個學習過程中的核心內容。3.開展錨。讓學生理解所給出的知識點,并針對問題進行思考給出解決方案,開展自主或者小組模式探討。4.泛化錨。在所給出的基礎知識點中開展一些有深度且有趣的知識點進行補充,彌補課堂教學內容中存在的不足,潛移默化的完善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5.共享錨。讓學生通過個人或者小組模式進行思索,并將得出的結果,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共享探討,使學生團隊的思維方式得到全方面提升。6.最終效果的評價。對課堂中表現(xiàn)突出的小組或個人進行點評表揚,指出優(yōu)點、缺點、需要改進的地方等,讓學生能夠全身心的融入課堂中。
結束語
在建構主義中開設問題情景意境帶入學生進行主動思考能夠很好的使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在進行建構主義思想理論的應用時教師需要做到循序漸進,從簡到繁并要求教師將復雜的知識點簡化、有趣化。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
參考文獻
[1]許靜曉.淺析建構主義教學思想在中學計算機教學中的意義及應用現(xiàn)狀[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1):174.
[2]陶江.論建構主義在中學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09(11):111.
[3]康名彥.建構主義在中學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與分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4.
作者簡介:范華明(1966.05-),男,漢族,福建順昌人,大專,中學信息技術二級,研究方向:信息技術教學實踐與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