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倩雯
隨著新課改的到來,小學語文課本內容深度和廣度都被拓寬,知識點涵蓋更廣,一方面需要學生加強自身的語文要素,有效積累語文知識,另一方面需要老師在課堂教育中,拓展閱讀教學,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本文將從以低年級語文要素為主題,拓展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和重要性出發(fā),提出一些策略。
在小學語文要素主題背景下,拓展閱讀教學是當下較為新穎的教學模式,使小學生的閱讀教學不僅僅只局限于“讀”,更多的是通過“讀”帶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水平。通過這樣的閱讀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們的語文要素,而且還能激起學生們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效率,可謂事半功倍。
一、小學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對于閱讀課,本是學生的主場,但大多數時候還是屬于老師主導的課堂,短短的四十分鐘,老師認為時間不允許,不適合讓學生去精讀,細讀,所以老師采用傳統(tǒng)的講授法去上閱讀課。老師精心做好課件,設計好一系列的問題,然后引導學生從簡到難解決問題,對于難的問題,老師直接越俎代庖,不讓學生去慢慢理解感悟,而是直接解釋,限制了學生閱讀的想象力。本來閱讀課是為了讓學生通過自己閱讀,發(fā)現(xiàn)閱讀的快樂和趣味,然后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但現(xiàn)在卻慢慢變成了教學任務。在語文要素的閱讀教學中,學生在老師的一聲令下,展開激烈的討論,幾分鐘后,老師又一聲令下,學生討論停止,老師并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閱讀,去體會文章的感情,也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思考和討論。這樣的閱讀課,非??菰锓ξ?,不利于學生積累感悟,久而久之,學生們上閱讀課的積極性也會下降,學習語文的興趣也會慢慢消磨殆盡。
二、語文要素拓展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一)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語文閱讀有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陶冶學生的情操等效果??梢姡Z文閱讀教對小學生是多么重要,好的閱讀教學應該從小學抓起,而怎樣完善語文閱讀教學體制,提高教學含金量,統(tǒng)整語文要素便是其中重點。通過統(tǒng)整語文要素,拓展閱讀教學,可以讓小學生培養(yǎng)語文閱讀習慣的同時,提高其自身的語文水平,養(yǎng)成語文閱讀的好習慣,能夠在學生一生當中產生翻天覆地的影響。并且整合語文要素可以改變一個孩子學習語文的思維,最基本的便是讓小學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學習更多的語文知識,并且了解到什么是人文要素,什么是閱讀要素等等,將語文閱讀課堂有限的時間最大化,達到語文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
(二)能夠幫助老師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方法
以語文素養(yǎng)為主題,拓展閱讀教學除了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還可以將它視作一個衡量老師與時俱進的標尺。因為想要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備課是關鍵的因素,倘若老師能在課堂上提高質量,不斷完善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制度,那就是老師的進步。老師能夠結合教學實踐,立足小學語文教材,情境創(chuàng)設、對比感悟、創(chuàng)作實踐角度,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方式,提高學生閱讀水平。并且老師在語文要素的教學中也能夠起到引領作用,使語言運用落到實處。所以完善語文要素對學生與老師的閱讀教學而言都是極為重要的。
(三)能夠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
以語文要素為主題,拓展閱讀教學,有利于學生積極參加閱讀教學活動,讓學生沉浸入文章中,去理解和感悟文章所表達的感情,感受語言的魅力,獲得一些良好的情感體驗,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語文要素的閱讀教學有兩個特點,第一,整體性。在語文要素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會注重文章的完整性,不會只拿出某一段文章斷章取義地去閱讀和理解,而是將整篇文章綜合起來,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感知文章內容和情感。第二,激勵性。對于難的和篇幅長的文章,學生容易喪失興趣,而語文要素的閱讀教學則能鼓勵學生去閱讀,引導學生去閱讀,通過讓學生一步步的思考,不斷的總結,最后發(fā)現(xiàn)文章所表達的感情,從而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三、以語文要素為主題,拓展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改變傳統(tǒng)閱讀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自我閱讀的能力
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學生的閱讀學習過于被動,缺乏閱讀時間,缺乏思考時間,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治標先治本”,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模式,多結合一些語文要素到閱讀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給足學生時間,讓學生沉浸在文字里,通過自我思考,體會文章表達的情感。其次,教師要多讓學生討論,發(fā)散他們的思維,從而有助于他們閱讀想象力的培養(yǎng)。最后,老師也要對學生有創(chuàng)造性的閱讀想法進行鼓勵,對有明顯偏差的想法進行糾正,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讀寫融合教學,促進學生閱讀能力提升
語文屬于一門語言類學科,要想學好它,需要掌握聽、說、讀、寫這四個基本要素。而想要以語文要素為主題,拓展閱讀教學就離不開讀和寫,讀就像人的“靈魂”,寫就像人的“肉體”,二者是一個有機整體。但是,目前的閱讀教學,一些語文老師經常將“讀”和“寫”分開,沒有將它們融合起來進行閱讀教學。這樣只會導致學生們讀而不思,沒有學以致用。所以,在小學語文要素的核心背景下,進行讀寫融合,才是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和語文水平的關鍵法寶。
比如,在講到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古詩三首》這篇文章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們先讀,從中找到一些自己不會讀的字詞,進行查閱,標注拼音。之后,對于這類古詩詞,老師可以讓學生們熟讀之后進行默寫,并將之前不會的字詞單獨進行默寫,加強學生們對陌生字詞的練習。通過讀寫融合的閱讀模式,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們對文章的理解,而且還能夠促進學生們閱讀習慣的形成。
(三)情景式教學,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求知欲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學生們的好奇心是促使他們去思考閱讀的“動力”。同時,低年級學生對實踐是非常渴望,懷有很大的熱忱。在以語文要素為主題的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大多是在課堂中講,很少帶領學生們“走出課堂,走向課外”。導致小學生們非常向往書本中的東西變?yōu)楝F(xiàn)實。所以,在小學語文要素主題理念下,老師可以進行情景式教學,多將閱讀中的情景展現(xiàn)出來,激發(fā)學生們的求知欲。
比如,當教師講到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守株待兔》這篇文章時,老師可以先讓學生們閱讀,了解整篇文章的內容,然后老師可以充分利用電子信息產品,搜集一些有關該篇文章的視頻或者電影,播放給學生們觀看,讓課本中的“文字”變?yōu)閷嶋H,讓學生們感知語文閱讀的魅力,激發(fā)學習興趣。因此,通過情景化閱讀教學,不僅可以滿足學生們的興趣,還能夠讓學生們從視覺上體會到文章表達出來的思想,從而來激發(fā)學生們的閱讀求知欲。
(四)合作探究式教學,拓寬閱讀方法
現(xiàn)階段的閱讀教學模式,大部分都是采用老師講授學生傾聽的方式,在這種模式下,老師作為整個課堂的中心,機械性地將自己的閱讀模式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被動的接受,沒有考慮學生的切身感受。在雙向性浪費老師和同學時間的同時,也可能未能真正貫徹語文要素主題下的閱讀教學。為此,老師可以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學,合作,就是讓學生由自主學習轉為團體合作,共同拓寬閱讀方法,達到閱讀教學目的。
比如,當教師講到二年級上冊《沙灘上的童話》這篇文章時,老師可以先進行分組,然后讓學生在組內對個人所存在的閱讀疑惑點進行逐一發(fā)言,并進行小組內部自行解答,過程中教師進行巡回指導。之后,組內不能解決的部分,由組長匯總記錄并上報教師,由教師進行針對性解答,從而化繁為簡,化整為零。最后,小組之間對閱讀方法進行舉一反三,并在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從而達到拓寬閱讀方法的教學目的。
結束語
總而言之,以語文要素為主題,拓展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老師要以改變傳統(tǒng)閱讀教學為前提,以讀寫融合教學為核心,以情景式教學為保障,最后再以合作式探究教學為升華,多方位提升低年級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達到其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