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丞
余干仁和醫(yī)院 (江西上饒 335100)
小兒過敏性紫癜是學齡期兒童常見的血管炎之一,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皮膚紫癜、消化道出血、關節(jié)疼痛、腎臟損害等,近年來其臨床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1]。該病可由感染、食物、花粉等各種致敏因素引起,會使患兒機體發(fā)生變態(tài)反應,增加體內小血管壁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沉積,從而對組織造成損傷。小兒過敏性紫癜患兒病情易反復發(fā)作,難以控制,且目前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2]。相關研究顯示,孟魯司特治療能夠有效緩解過敏性紫癜患者的臨床癥狀,但單一使用孟魯司特的療效欠佳[3]。糖皮質激素是人體內重要的調解分子,對機體的生長、發(fā)育等具有調解作用,是臨床上常用的抗炎、免疫抑制劑[4]?;诖?,本研究探討孟魯司特聯(lián)合糖皮質激素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患兒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就診的82例小兒過敏性紫癜患兒,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1例)和試驗組(41例)。對照組男23例,女18例;年齡3~12歲,平均(6.83±3.15)歲;起病時間2~9 d,平均(5.68±1.77)d。試驗組男22例,女19例;年齡3~13歲,平均(7.11±3.42)歲;起病時間2~10 d,平均(5.83±1.54)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經臨床診斷后確診為過敏性紫癜;伴有急性腹痛癥狀;患兒家屬知曉本研究內容,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對本研究中藥物過敏的患兒。
兩組均給予基礎治療,指導患兒臥床休息,禁止接觸過敏原,必要時給予抗感染治療。
對照組予以孟魯司特(長春海悅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3273,規(guī)格0.5 g ∶4 mg 以孟魯司特計)治療,3~6歲患兒4 mg/d,7~12歲患兒5 mg/d,睡前口服。
試驗組給予孟魯司特聯(lián)合糖皮質激素治療:孟魯司特給藥方法與對照組相同;若患兒病癥較輕,給予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PFIZER SA,國藥準字HJ20170197,規(guī)格40 mg)靜脈滴注,4~8 mg 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溶解于150 ml 100 g/L 的葡萄糖溶液中,滴注時間控制在2 h 內,1次/d,治療3~7 d;若患兒病癥較重,予以醋酸潑尼松龍注射液(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1520,規(guī)格1 ml ∶25 mg)靜脈滴注,5~15 mg 醋酸潑尼松龍注射液溶解于100~200 ml 100 g/L 葡萄糖溶液中,滴注時間2 h,1次/d,治療3~6 d;根據(jù)患兒病情逐漸減少糖皮質激素劑量直至停藥,停藥后單用孟魯司特治療。
兩組均連續(xù)治療4周。
(1)臨床療效:顯效為治療1周后患兒腹痛、關節(jié)疼痛等癥狀消失或明顯改善,皮膚未新發(fā)紫癜,治療4周后紫癜完全消失;有效為治療1周后患兒腹痛、關節(jié)疼痛等癥狀減輕,紫癜部分消失,但仍有新發(fā)紫癜;無效為治療4周后患兒病癥未得到改善,紫癜反復發(fā)作;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血清C 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補體指標水平:抽取兩組空腹靜脈血3 ml,離心后分離血清,存放于-20 ℃環(huán)境下備用,采用免疫散射比濁法檢測兩組治療前及治療4周后血清CRP 及補體C3、C4水平。(3)不良反應:記錄兩組治療期間煩躁、嘔吐、腹瀉、低熱等發(fā)生情況。
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較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CRP、C3、C4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CRP、C3、C4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CRP 及補體指標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血清CRP 及補體指標水平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CRP 為C 反應蛋白
治療期間,對照組出現(xiàn)嘔吐1例、腹瀉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88%(2/41);試驗組出現(xiàn)煩躁1例、腹瀉1例、低熱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7.32%(3/41);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00,P=0.644)。兩組不良反應程度均較輕,停藥后自行消失。
小兒過敏性紫癜是以小血管炎癥變態(tài)反應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其病理特征為全身受累的小血管及小靜脈和小動脈周圍的中性粒細胞與嗜酸性細胞浸潤血管壁,致使組織間隙滲漏血液、淋巴液,引起皮膚黏膜水腫甚至出血,累及患者胃腸道、關節(jié)、皮膚等[5]。目前,臨床上尚未明確該病的發(fā)病機制。有研究顯示,白三烯C3、C4等細胞因子參與過敏性紫癜的發(fā)病過程,可促使肥大細胞、嗜酸性細胞的釋放和細胞因子的產生,與該疾病發(fā)展具有高度相關性[6-7]。
臨床一般采用抗過敏藥物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患兒,但病情易反復,故需尋找一種能夠提高臨床有效性與安全性的治療方案[8]。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血清CRP和補體C3、C4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兩組均未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說明孟魯司特聯(lián)合糖皮質激素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患兒安全有效,有利于降低血清CRP 與補體指標水平。孟魯司特具有較強的特異性,可阻斷半胱氨酰白三烯受體與炎癥細胞因子受體結合,降低肽素生長因子活性,從而減少血管周圍嗜酸性細胞,降低血管通透性,達到緩解患兒過敏反應、炎癥反應的目的[9]。糖皮質激素具有抗炎、抗過敏、退熱等多種功效,可阻止免疫性或病理性炎癥反應的發(fā)生,應用于機體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的療效顯著[10]。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和醋酸潑尼松龍均為糖皮質激素,本研究根據(jù)患兒病情嚴重程度給予不同作用強度、不同劑量的糖皮質激素進行針對性治療,不僅有利于提高臨床治療有效性,而且可避免用藥過度引起的不良反應。孟魯司特與糖皮質激素聯(lián)合使用,兩者協(xié)同抑制患兒過敏反應,能夠有效減少機體炎癥介質釋放,降低體內CRP 與補體指標水平,從而發(fā)揮改善臨床癥狀、促進疾病康復的作用。
綜上所述,采用孟魯司特聯(lián)合糖皮質激素治療可改善小兒過敏性紫癜患兒的血清CRP 及補體指標水平,提高臨床療效,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