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在資訊碎片化的當下,閱讀一本書,是保持心靈呼吸、感受世界變動的最佳渠道。讀完簡平的紀實兒童文學新作《和平方舟的孩子》,我受到了情感的觸發(fā)和心靈的感動。
《和平方舟的孩子》是首部反映我國海軍和平方舟號的長篇兒童紀實作品,本書的書寫對象不是一個典型人物,而是一艘船。這艘取名“岱山島”的和平方舟,是世界上第一艘專門為海上醫(yī)療救護“量身定做”的制式遠洋船,船上搭載的醫(yī)療設施裝備達到了三甲醫(yī)院的水平。在十一年時間里,它承載著特殊使命,9次走出國門,航行24萬海里,在43個國家和地區(qū)救治23萬余人次,用救死扶傷傳遞中國的和平發(fā)展理念,用切實高效的醫(yī)療服務寫下了一個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故事”。
近年來,隨著主題出版的熱潮興起,大量書寫時代楷模的“非虛構”紀實性作品不斷撲進人們的視野,以充滿時代氣息的敘事和對當下的現(xiàn)實關懷精神,帶來感染人、教育人的力量?!逗推椒街鄣暮⒆印穾Ыo我的,是與眾不同的寬闊視野和閱讀感受。作家在深入采訪、史料找尋中體現(xiàn)出非虛構寫作的“在場”精神,而作家的自我體驗和情感滲透更讓這部作品散發(fā)出“非虛構寫作”的美學特質。
在書中,作家首先將目光投向了被和平方舟救治的一群外國兒童,他們之中,有來自哥斯達黎加的“小足球先生”艾爾蘭斯特、有先天手腳畸形的斐濟女孩戴安娜、有非洲塞拉利昂的腦癱患兒阿爾哈吉……這些深受疾病折磨的孩子在“大白船”上得到了有效救治,獲得新生。他們與“大白船”上的救治醫(yī)生、護士,以及船長、戰(zhàn)士們產(chǎn)生了深厚感情,對這些愛的使者、對遙遠的中國滿懷感恩,形成了超越國界、超越膚色的心靈鏈接。
書中不僅細膩書寫了和平方舟上的指戰(zhàn)員和醫(yī)務人員的特殊工作、生活和內心困境,還追尋了支撐他們漫長航程的家庭背景、成長過程、童年理想及其為此付出的努力。為執(zhí)行遠洋任務,和平方舟上的指戰(zhàn)員不得不長期離家,他們背后自然少不了家人的支持與付出,正是濃濃的親情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和動力。負責發(fā)動機的班長陳理德和戰(zhàn)友們長時間在見不到太陽的狹小空間中辛苦工作,他的兒子一直把爸爸當作自己心中的偶像;電工班長丁輝堪稱船上“元老”,這也意味著他與家人離多聚少,多次無法遵守給女兒過生日的諾言;而孫濤院長的女兒更是追隨著父親成為大船上的一名志愿者……當讀到年輕的女軍醫(yī)張呈敬告別年幼的孩子去執(zhí)行任務,臨行前兒子數(shù)著地球儀上的十幾個國家想著媽媽的工作這一幕,我不由潸然淚下。作家還獨具匠心地采用了“溯源式”回放這些平凡英雄在童年的成長故事、夢想,更深刻地展現(xiàn)了他們的追夢之路和追求卓越、不懈奮斗的精神。緊扣“兒童”這一切入點,書中構建起了一個跨越時空的多維度“童年空間”,將充滿時代特色的主旋律書寫與開闊而博大的童年關照、童年精神自然融合在一起,自然而然地喚起了我們的自豪感和愛國心。
簡平是一位優(yōu)秀的紀實文學作家,他在長達數(shù)十年的記者生涯中多次采寫過有關軍事題材的新聞和報告文學,因此具有扎實而豐富的采訪功力和寫作經(jīng)驗。書中,簡平采用了點面結合的方法和詩意的文字,充分書寫一群中國“白求恩們”不畏艱險、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和國際主義胸懷,同時以生動有趣、感人至深的細節(jié)勾畫出他們的音容笑貌、喜怒哀樂和心靈世界,凸顯了他們在生活中的真實模樣,以日?;?、平民化的寫作,完成了對以往報告文學中英雄書寫模式的解構。比如船長郭保豐這個人物,是書中的一個亮點,他多才多藝,會打球,自學了十幾種樂器,還熱愛文學,滿是浪漫情懷。在到訪東帝汶時,和平方舟遭遇停泊危機,郭保豐憑借著精密的測量和一絲不茍的工作,帶領船員完美靠岸,確保了醫(yī)療任務的完成。書中還有一個讓人難忘的人物就是假小子“燁哥”——黃芳燁。這位隨時可以充當防化兵、操舵兵、電工兵、帆纜兵、潛水兵、安檢員、糾察員、引導員、軍樂隊員等多重角色的“巾幗英雄”,完全突破了讀者對女兵形象的固有認識,令人發(fā)自內心地產(chǎn)生感佩。
可以說,這是一部塑造英雄集體“群像”的紀實文學作品。醫(yī)生、護士、船員、軍人……在他們身上都閃爍著鮮明的個性和時代光芒。然而,作家既不做渲染和煽情,也沒有人為拔高讓他們變成“符號”,而是以自然樸實的文字書寫他們的平凡,充滿了打動人心的藝術力量,這也正是“非虛構寫作”的魅力所在。
這種真實感人的藝術力量,同樣來自作家扎實的采訪和充實的資料準備,來自其充滿詩意的文學表達。比如書中寫到丁宇醫(yī)生為救治男孩艾爾蘭德斯在海上風暴來臨時完成了有史以來難度最大的一場手術,其中極其重要也最為感人的細節(jié)都絕非出于臆想或憑空捏造,而是來自作家一次次的深度采訪,使得書中的相應描寫充滿了畫面感和場景即視感:
突然,海面開始動蕩起來,溫柔的大海瞬間變成了咆哮的獅子。
沒有什么比劇烈的晃動更讓主刀醫(yī)生擔憂了,因為晃動非常容易使手里的手術刀也隨之抖動,可哪怕是絲毫偏差,都會傷到脊椎神經(jīng),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癱瘓。
海面突然劇烈動蕩,為這次脊柱手術帶來巨大風險,一旦發(fā)生絲毫偏差都會導致男孩癱瘓,從此無緣“足球夢”。因此,主刀醫(yī)生丁宇只能將自己的身體調整到幾乎無法忍受的姿勢并緊緊綁住,而水兵們則頂著巨浪加固纜繩。這段驚心動魄的描寫,將彼時彼刻的緊張氛圍高度清晰地還原呈現(xiàn),讓我們在扣人心弦的描述中感受人物遭遇的困難和巨大付出。
作為一部非虛構紀實作品,書中自然涉及了和平方舟出訪過的眾多國家,作家對許多國家的地理位置、首都、氣候、風物、民俗等情況都做了要言不煩的交代,為故事展示了無比開闊的場景。而書中出現(xiàn)的很多艦艇的名字和編號等艦船知識,也讓我在閱讀中開闊了眼界。
《和平方舟的孩子》以非虛構的童年書寫、以獨屬兒童的輕靈之音,加入了禮贊新時代中國形象的文學合唱。近年來,習總書記多次倡導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平方舟屢次出訪,提供國際人道主義醫(yī)療服務,成為一扇展示中國“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外交的展示窗口,體現(xiàn)了中國人民為世界和平與發(fā)展作出更大貢獻的擔當。作品將宏大的時代主題與這艘和平方舟所承載的孩子們的故事、命運和夢想緊密結合,讓兒童對和平、友愛、道義等人類共通的價值觀有了真切、自然的理解,這正是其獨特價值所在。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曉莊學院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