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
生物教學不應該受到學科本身、課程內容的束縛和限制,應該把它與其他課程進行有機整合,為學生創(chuàng)設交叉學習的情境,促進初中生綜合素養(yǎng)的形成和提升。在現行的初中生物教材中出現了許多學科交叉的知識點,教師要深度挖掘教材中的這些因素,并將其作為切入點來開展跨學科的教學活動,以此來豐富初中生的學科思維,促進他們對生物知識有意義的建構。本文以七年級生物人教材《植株的生長》一課為例,基于智慧教學環(huán)境進行了跨學科教學設計,具體的設計內容如下,希望可以為其他教師帶來相應的借鑒和參考。
一、跨學科活動設計思路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到無機鹽、水和植物生長之間的關系,即植物的生長離不開水、無機鹽。為了幫助初中生更好地體會植物的生長過程,教師嘗試將生物課程與勞動教育課程進行有機結合,實現不同學科內容之間的交叉,組織本班學生對常見的蔬菜、水果進行施肥,一方面可以提高他們參與勞動實踐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親身實踐的過程中深刻理解無機鹽對植物的作用。基于此,教師開展了“學習施肥”的實踐活動。
二、跨學科活動教學目標
1.通過為常見的蔬菜、水果合理施肥,提高初中生的勞動實踐能力。
2.通過跨學科的學習,提高學生綜合思維能力。
3.通過學習施肥,體會農民的智慧,學會尊重農民。
4.通過學習施肥,參與家庭農業(yè)活動,培養(yǎng)家庭責任感。
三、跨學科活動的設計流程
四、教學片段
師: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學習了植物生長需要水,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二部分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接下來我們進入展示環(huán)節(jié),同學們,講臺是你們的,請大家展示自我。
生:今天我給大家?guī)淼氖菑秃戏柿习b袋,大家請看包裝袋復合化肥(高濃度硫酸鉀肥),我爺爺說這個標志就是氮、磷、鉀復合肥,一般作底肥使用。
生 :我叔叔種草莓,我咨詢我叔叔后,他使用較多的是這種肥料,出示化肥袋, 磷酸二氫鉀。
師:同學們都提到了 N?O?K?P 這些大寫字母,接下來讓老師告訴大家這是化學元素符號,我們今天提前學幾個。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植物需要水,今天學習如何施肥。請同學們利用 5 分鐘時間閱讀課本,請圈出你認為關鍵性的詞句,請標出你有疑惑的地方。
【多媒體展示問題】
1.請比較化肥與農家肥的作用。
2.除了化肥,還有哪些提高農植物產量和“品質”的方式?
3.請為本組所選植物寫出施肥方案。
師:會做的大家基本已完成,剩下的問題以及最后一個問題請進行小組討論。
第一組討論過程:
組長:咱們組選取的是蘋果
甲:分三次施肥,基肥、追肥與噴肥。
乙:我聽說底肥用農家肥蘋果好吃,也可用農家肥。
丙:我爸爸媽媽也不懂。
甲:據我所查到的,基肥以有機肥和適量化肥復合肥為主。
乙:施肥后必須澆水,或降水前施肥,不澆水等于沒施肥。
……
師:同學們,大家今天表現非常棒,大家的討論非常精彩,但是種植是非常復雜,受多種因素影響,有哪些呢?
生:陽光、溫度、降雨 。
師:對,所謂風調雨順,就是這個理。關于化肥,同學們幾次提到了農家肥,其實農家肥是有機肥,而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無機鹽確是包含于化肥當中,無機肥就是經過化學加工合成的肥料,而有機肥就是傳統的人畜糞便以及植物的殘枝敗葉?;实氖褂靡欢ㄒ侠磉m量,一定要根據土壤的肥力,種植植物的實際需肥量適度施肥。請每組同學針對自己組所選植物寫一份施肥方案吧!
綜上所述,跨學科教學為生物教學和實際生活搭建了一個有效的橋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書呆子”的產生,讓學生的生物學習回歸生活,并在實踐中感受“植物生長”的過程,體會植物生長和水、無機鹽之間的關系,放飛他們的主體思維,讓學生從勞動實踐、生物多種角度來思考問題,從而促進初中生綜合思維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正茂.初中生物跨學科知識滲透教學的實踐——以“光合作用”的教學為例[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03):22-24.
[2]于曄娟.跨學科下的初中生物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教學——以《血液和血型》一節(jié)的教學為例[J].新課程(中學),2019(0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