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瑯
一、說教材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是粵教版高中語文教材選修2《唐宋散文選讀》第三單元的一篇文言文,文章所在單元屬于“唐宋書信散文”,這是一篇“景美、情美、言美”的古代散文。作者王維是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蘇軾評價“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在當時由于奸臣當?shù)?,有才能和敢于諫諍的人紛紛受到壓制和打擊。在這種情況下,王維早年經(jīng)國濟民的心志開始冷淡下來,他要在山水之間尋求寧靜、安逸的生活環(huán)境,以潔身自好,躲避政治風險。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便是這種曲折心路歷程的反映,這封信分為三個段落,第一段,概述了自己出游的經(jīng)歷;第二段寫旅途的經(jīng)歷,并對山中冬夜清幽美景作了具體的描繪;第三段,文章以歡快而充滿期望的語調描繪出春山中生機勃發(fā)的景象。文章既敘朋友情誼,又寫自然景物,寫的饒有詩情畫意。文中有詩,文中有畫,抒發(fā)了作者寄情山水、物我兩忘、超凡脫俗的志趣與追求。
二、說學情
高二的學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積累,結合相應的注釋,借助工具書,理解和讀懂文章,應該不是難題。所以,這節(jié)課是在學生充分了解文章大意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在語言和文章中領悟,在文章細節(jié)中品讀,感受作者對人生境界的追求,以及思想底蘊的呈現(xiàn)。
三、說教法、學法
這節(jié)課主要采用了問答法、合作探究法、誦讀法等。
本堂課主要學法是分析歸納法、評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四、說新課標
“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發(fā)展”是《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 年版)》提出的高中語文四大核心素養(yǎng),課標對于語言、思維、審美、文化傳承都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學好古文,定能完成新課標對學生提出的這些要求。
五、說教學目標
1.體會本文“文中有詩、文中有畫”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實現(xiàn)建構和思維的發(fā)展。
2.欣賞王維和裴迪之間真摯的友情,體驗作者寄情山水、隱逸田園的情懷,感悟作者在山水中獲得的人生體驗,實現(xiàn)鑒賞和審美的需要,提升學生對生命的體驗。
六、說重、難點
重點:體會本文“文中有詩、文中有畫”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實現(xiàn)建構和思維的發(fā)展。
難點:體驗作者寄情山水、隱逸田園的情懷,感悟作者在山水中獲得的人生體驗,實現(xiàn)鑒賞和審美的需要,提升學生對生命的體驗。
七、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通過回憶王維的名作,幫助學生回顧作者王維,以及王維詩歌的風格,以便為學生了解王維隱居輞川的背景做鋪墊。
(二)課文朗讀
通過誦讀初步感知文本,掃清閱讀障礙。
(三)感悟輞川之美
以研究性閱讀的方式,去探究、去感悟。設問:你最欣賞哪一段的景物?說說你的感受?分別讓學生去體驗冬景和春景。筆者讓學生再讀課文,充分交流,梳理全文,然后找?guī)讉€學生結合具體景物進行分析和概括。在分析“景色特點”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品味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比如,對月色、水光、林火、村莊、犬吠、疏鐘等一一分析,反復品味,然后讓學生再尋找類似的細節(jié)描寫,自主分析,體會其妙處。
(四)感悟語言之美
在學生初步感知之后,筆者將進一步引導學生領悟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懷,感悟作者在山水中獲得的人生體驗,實現(xiàn)對文本的鑒賞和審美,從感悟、鑒賞中細細品味文章富有詩意的語言。并讓學生思考:這兩幅圖景,在寫景狀物上有哪些不同?請分組合作,討論后發(fā)言。
“輞川冬景圖”是眼前所見的景,體現(xiàn)作者對輞川山水恬淡、嫻靜的觀照,為“實景”;“輞川春景圖”是想象的景,揭示了自然生命有節(jié)奏的跳動,為“虛景”,所見之景和想象之景,虛實結合,相互映襯。無論是顏色、視聽、動靜、時空方面,還是光、態(tài)、色調等方面,都渾然天成。這篇游記散文全文以四言整句為主,駢散結合,音節(jié)抑揚頓挫,準確、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出輞川冬天的清幽和初春明麗的特點,以及作者細致入微的情感體驗。
這兩幅輞川圖,無論是文學角度有的幽美恬靜,還是美學角度有的厚度高度,都能很好地呈現(xiàn)。引導學生分析比較、鑒賞描述冬景圖和春景圖這兩段景物的描寫,讓學生在掌握借景抒情的同時,切實感受輞川春天的活力與生機、豐盈與美好,從而提高審美情趣。
(五)感悟情感之美
這篇文章是一封書信,為什么絕大部分篇幅都在寫景?拋出這個問題讓學生結合文本,結合作者,結合書信去分析,體味作者對生命和人生的哲思。首先,因為“此中有深趣”,讓我們看到了深情相邀的作者對“山中”美景的欣賞,對閑適山水、返璞歸真的期望,對恬淡寧靜、超塵脫俗的人生境界的追求。其次,感受了王裴之間友誼的真摯和志趣相投。再次,適度拓展,書信有自己的實用功能,把景物描寫的作用與書信的交流、分享的功能聯(lián)系起來,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沉浸美景急需與人分享的作者,感受到了拋卻塵俗,融入山林,與自然相伴的閑適的作者。
引領學生再一次進入文本的深處,走進作者心靈,讓學生切身體會作者友情的淳樸深厚,感受作者縱情山水的閑情逸致,以及那種返璞歸真的真切喜歡和愛,在挖掘文本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語文課堂趣味,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
(六)布置作業(yè)
筆者布置的作業(yè)是閱讀《為什么說盛世讀王維》,談談你的觀點和看法,并寫出相應的理由。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也能從不同的角度欣賞王維文章的價值。
責任編輯 ?林百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