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蘭芬
(新津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四川 新津,611430)
新生兒呼吸暫停正如其名,新生兒出現(xiàn)一段時間內無法呼吸的現(xiàn)象,很多家長對新生兒呼吸暫停并不知曉或了解。新生兒作為家庭和社會一切美好愿望的開始,新生兒如果因呼吸暫停而夭折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件。但是根據臨床相關數據分析,呼吸暫停是新生兒夭折的主要因素,一旦病發(fā)未及時得到救治、護理,輕者因長期缺氧出現(xiàn)大腦后遺癥,重者直接死亡。那么大家知道新生兒呼吸暫停是怎么回事嗎?一旦患病,臨床如何治療?如何護理呢?
根據臨床針對新生兒呼吸暫停的相關數據調查發(fā)現(xiàn),出生時間不同呼吸暫停時間也存在明顯差異。足月新生兒呼吸暫停時間是15s,不足月新生兒則是20s。除了這兩種現(xiàn)象,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情況,新生兒呼吸暫停時間不符合15s或者20s,但是皮膚出現(xiàn)紺、肌肉乏力等,必須重視。這些現(xiàn)象也是呼吸暫停的表現(xiàn),一旦未及時得到救治就會給新生兒留下后遺癥。
一般而言,新生兒呼吸暫停原因可以劃分為兩類,原發(fā)性和癥狀性。根據發(fā)病原因,家長也需要知道一些治療方法。而治療防范又可以將新生兒呼吸暫停劃分為三種情況,具體治療方法如下:
在治療過程中,為了及時發(fā)現(xiàn)新生兒的情況,采取監(jiān)護儀警報法,一旦出現(xiàn)異常立即發(fā)出警報;如果新生兒出現(xiàn)面色蒼白、發(fā)紺的跡象,立即采取刺激性手法處理;如果新生兒面色如常、外周組織、肢體活動正常,此時采取密切監(jiān)測法,詳細觀察,判斷新生兒是否給予強刺激干預;如果新生兒病情嚴重,床旁準備面罩、皮囊,一旦發(fā)病,立即開展復蘇搶救,提供充足的氧氣,增加傳入沖動,同時給予新生兒觸覺刺激,搖晃或者輕拍,不過需要注意此方法僅僅對85%的呼吸暫停新生兒有效,可有效緩解呼吸暫?,F(xiàn)象,但需要專業(yè)護士護理。
一旦發(fā)現(xiàn)新生兒咽鼻處有分泌物或者胃內容反流現(xiàn)象,先給予新生兒刺激法。若無效果,采取吸引,通氣給予皮囊或者面罩,此過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項,例如:新生兒情況嚴重,此時氧濃度提高,調整脈搏氧飽和監(jiān)測儀,短時間內使氧水平得到恢復;吸氧氣過程中,氧濃度保持與平常一致;加壓通氣過程中,則注意肺擴張程度,保證其與生理性呼吸頻率一致;新生兒干預期間,做好保暖措施,防止因寒冷刺激,促使病情加重。
因病情的影響,新生兒呼吸暫停一般以每小時2-3次的頻率發(fā)作,反復無常的病情,導致患兒呼吸艱難,故新生兒面罩未經允許不得拿下,并給予加壓通氣操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輔助藥物干預,以減少對新生兒的損傷。
應將呼吸暫停內容作為孕婦保健知識,從新生兒未出生開始,向孕婦分析呼吸暫停的危害性,叮囑她們注重勞逸結合,以防止新生兒早產;如果新生兒出現(xiàn)呼吸暫停的現(xiàn)象也不要過于擔憂,臨床提供高濃度氧氣干預,及時糾正呼吸,可有效避免因缺氧引起的智力問題。
新生兒出生后因呼吸中樞未發(fā)育成熟,一點外界影響因素都會導致新生兒出現(xiàn)呼吸暫?,F(xiàn)象,故需要注意新生兒體溫。枕頭高度也要適宜,這與頸部彎曲壓迫氣管有關。
因機械通氣或者肺部原因,呼吸道分泌物較多,此時無法自主咳痰,從而引起呼吸暫停。因此,護理期間注意新生兒吸痰處理,保證呼吸道通暢;同時吸痰處理期間,預防口腔感染,動作保持輕柔,盡量減少咽喉刺激感;另外吸痰期間注意每次都需要更換吸痰管,吸痰時間保持在15s內,而機械通氣的新生兒則注意氣道濕化。
除了呼吸中樞系統(tǒng)護理之外,還需要注意新生兒外體溫度變化。因新生兒身體機能系統(tǒng)發(fā)育未成熟,外界環(huán)境溫度變化對他們的影響較大,特別是早產的孩子。因此,為了使他們保持正常的體溫,保暖措施很關鍵,新生兒放置于暖箱內恢復體溫,如果條件不允許可以選擇熱水袋保暖,水溫維持在45-50度,預防燙傷,并且記得用毛巾包裹熱水袋。
無論實施什么護理措施,消毒洗手是前提條件,并且按照實際情況,給予抗生素藥物干預,同時做好新生兒臍部清潔護理,所用物品均高溫消毒。此外,條件允許下新生兒盡量給予單間治療室,嚴格控制探視人數和次數。
喂奶期間,輕撫新生兒背部,觀察是否溢奶,并注意吸吮速度,避免太快引起的嗆咳。另外新生兒睡眠期間,將其頭部偏向于一側,以防止嘔吐物阻塞呼吸道,引發(fā)呼吸暫停。
綜上所述,新生兒呼吸暫停是非常危險的狀況,如果想要保證新生兒健康且順利地長大,家長學習必要的新生兒知識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