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伶芝
(南寧王嵐診所,廣西 南寧,530022)
牙髓炎實為一種比較常見的口腔疾病,多因細菌侵襲牙髓而造成的炎癥。在牙齦組織當中,擁有許多的神經與血管,如果牙齦出現(xiàn)炎癥情況,通常會有強烈且持久的疼痛感受,加重患者的疼痛程度[1]。針對楔狀缺損、深齲等疾病,如果未能得到及時、有效治療,極易誘發(fā)牙髓炎。現(xiàn)階段,臨床多采用根管治療術來治療此病。有研究[2]指出,氫氧化鈣能夠加速根尖周組織愈合,并促進牙槽骨的生長,殺滅根管中各類細菌。本文圍繞本診所接診的牙髓炎患者,采用氫氧化鈣糊劑聯(lián)合根管治療,現(xiàn)就其效果作一探討。
1.1 臨床資料選取牙髓炎患者35例,隨機分成兩組,在A組17例當中,最小年齡25歲,最大50歲,平均(36.71±3.75)歲,男性10例,女7例;B組18例中,年齡25~49(36.68±3.72)歲,男、女比值為11:7;兩組此些數(shù)據(jù)經綜合比對,差異并不突出(P>0.05)。納入標準:(1)均與此病診斷標準相符[3],且都經影像學檢查確診;(2)與《管治療技術指南》中所羅列的適用指證相符[4];(3)近期沒有治療經歷(1個月內)。排除標準:(1)經X線檢查證實牙槽骨吸收大于1/2根長;(2)對所用藥過敏;(3)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
1.2 方法兩組均采用根管治療術施治,在治療開始前,拍X片,對牙髓及病變情況加以明確,同時對根管長度進行明確;然后進行備洞、開髓及拔髓等操作,選用擴大針對根管進行擴大,將殘髓清除干凈,并將根管當中的壞死組織一并清除,用氯化鈉注射液(0.9%)來反復性沖洗,確保根管當中的壞死組織全部被清除,最后用棉捻吸干根管,術畢。A組術后給予氧化鋅碘仿丁香油粘固粉封洞,B組給予氫氧化鈣糊劑進行封洞;7d后來院復診,如果炎癥消失,牙齦沒有出現(xiàn)紅腫、叩痛等癥狀,此時,A組便可將氧化鋅碘仿丁香油糊劑導入,直至根尖,對根管進行充填;B組將氫氧化鈣糊劑導入,充填根管。兩組均開展為期6個月的隨訪。
1.3 觀察指標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6個月時,對比兩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另比較兩組臨床療效。(1)血清炎性因子。于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對兩組肘靜脈血進行采集,離心處理(3000r/分鐘,時間為15分鐘),取血清,且將其置入到試管中,測定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8(IL-8)、白細胞介素-1 β(IL-1β)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2)療效。療效判定標準[5]:若治療后患者癥狀均已消失,咀嚼功能已恢復正常,根管清潔且干燥,經X線片檢查證實牙片根尖的低密度影已經消失,即治愈;若炎癥消失,咀嚼功能基本恢復,根管清潔且干燥,牙片根尖低密度影變化不明顯,即顯效;若炎癥相比治療前,有明顯改善,根管仍有滲出,即有效;若未達上述要求,即無效。治愈、顯效與有效例數(shù)相加之和與總例數(shù)的比值,即為總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SPSS22.0處理各項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X2檢驗;組間差異突出,則由P<0.05予以表示。
2.1 兩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對比治療前,兩組IL-6、IL-8、IL-1β及TNF-α水平比較,差異并不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上述指標相比治療前,均有降低(P<0.05),且B組較之A組,降幅更大(P<0.05),見表1。
表1 對比2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s,ng/L)
表1 對比2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s,ng/L)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 t P值IL-6 A組 6.85±0.81 4.53±0.55 9.77 <0.05 B組 6.91±0.77 2.75±0.30 20.75 <0.05 t 0.22 11.97 P值 >0.05 <0.05 IL-8 A組 821.71±92.52 563.90±62.20 9.53 <0.05 B組 830.20±87.92 444.50±49.68 16.20 <0.05 t 0.27 6.29 P值 >0.05 <0.05 IL-1β A組 961.32±112.83 782.74±91.37 5.07 <0.05 B組 973.61±108.50 621.15±74.24 11.37 <0.05 t 0.32 5.75 P值 >0.05 <0.05 TNF-α A組 74.42±8.25 62.17±7.08 4.64 <0.05 B組 75.00±8.32 56.65±6.43 7.40 <0.05 t 0.20 2.41 P值 >0.05 <0.05
2.2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B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44%,較之A組,顯著偏高(P<0.05),見表2。
表2 對比2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根管治療術是對牙髓病進行治療的重要選擇,其主要目標就是將根管系統(tǒng)當中的感染徹底清除,且進行嚴密填充,借此達到預防再感染的目的。針對氫氧化鈣而言,實為一種新型的根管消毒藥物,除了對根周組織有著比較小的刺激外,在封藥之后,疼痛發(fā)生率低,因而在臨床中已得到廣泛應用[6]。氫氧化鈣能夠融入水中,并且藥物當中的氫基(OH-)能夠擴散,直至根管,具有阻止牙齒吸收、降解細菌脂多糖及抗菌消毒等功效[7]。
氫氧化鈣的作用機理為:(1)抗菌性。主要相關于氫氧化鈣水溶性環(huán)境當中的氫氧根離子。(2)滅活內毒素。盡管根管系統(tǒng)當中的病原菌已被徹底清除,但內毒素仍然能夠附著于牙本質壁上,如此一來,便會造成炎癥的長久存在或加重。(3)牙本質所具有的滲透性,氫氧根離子以及鈣離子滲透到根尖周組織當中,能夠對破骨細胞的活動進行抑制,增強堿性磷酸酶活性,以此來加速炎癥性牙根吸收。當前,氫氧化鈣已在根尖誘導成形術得到廣泛應用。氧化鋅碘仿丁香油多用作乳牙根管充填材料中,有報道[8]指出,其成功率達到了80%。從本文結果可知,B組治療后血清炎性因子指標水平均較A組低。原因可能與氫氧化鈣抗菌性以及滅活毒素相關,能夠徹底清除毒素及細菌(根管系統(tǒng)中),減輕牙髓周圍組織的炎癥,促進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降低,最終達到改善患牙牙周情況的目的。另從本文可知,B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44%。表明氫氧化鈣糊劑與根管治療相聯(lián)合,能夠獲得更好療效。
綜上,將根管手術與氫氧化鈣糊劑相聯(lián)合用于治療牙髓炎患者,可獲得較好效果,有助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改善,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