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東
經教育部批準,2020年下學期,我省全面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高中數學教師應以此為契機, 深化高中數學課程教學改革,推動高中數學育人方式變革,實現高中數學學科培養(yǎng)目標。新教材習題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深刻性,蘊含豐富的知識和內涵,給師生留下廣闊的思維空間和探索空間。教師要重視新教材課程理念的變化,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所以單純的就題論題是不夠的,要引領學生回歸教材、尊重教材主體地位、深挖課后習題蘊含的價值,在一系列的復習鞏固、綜合運用、拓廣探索的習題模塊中,提升學生思維水平、提高解題效率,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發(fā)展,最終達到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真正地跳出無邊無際的題海,使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增長“枝繁葉茂,下面從新教材課后習題的變化和教學建議兩個方面展開論述。
一、新教材課后習題的變化
1.習題數量與設置的變化。高中數學新教材與老教材相比習題數量明顯提升,不僅如此,習題設置的環(huán)節(jié)也不同,老教材習題覆蓋一個完整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而新教材習題與教學內容的銜接更加緊湊,每個課節(jié)后都會設置對應的課后習題。
2.習題層次結構的變化。老教材習題設置A、B兩個層次,A層次屬于基本要求范疇,是對課后練習的復習鞏固。B層次的習題有一定程度的靈活性,難度略有提高,適合有學習能力的學生。新教材習題設置復習鞏固、綜合運用和拓廣探索三個層次。下面從不同的案例分析三個層次的作用:(1)復習鞏固。復習鞏固習題針對本節(jié)課主要知識點展開,題型與每節(jié)課后練習保持一致,但又有不同,在難度和復雜程度上都略有上升,是課后練習的延伸,可以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2)綜合運用。綜合運用習題在復習鞏固習題的基礎上更加重視變式訓練和跨章節(jié)的綜合訓練,考察學生的應變能力和綜合知識儲備。(3)拓廣探索。拓廣探索習題題型更加豐富、靈活。有探索問題、實踐問題、開放問題、動手調查問題等,這類習題更有利于學生探究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二、教學建議
1.回歸教材,擺脫對教輔材料的依賴。新教材中的習題利用三個層次的訓練以螺旋上升的形式,分階段的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題目突出典型性和示范性,深入研究新教材課后習題、努力探求題目的作用和價值,徹底跳出對教輔材料的依賴,使“減負”工作落到實處?;貧w教材習題要通過對新教材的變化,深刻理解新教材的編寫意圖,尋找新教材蘊含的數學精髓,做到以教材為核心打造學生的綜合數學知識體系。在課堂教學和課后作業(yè)布置中,更多從課后習題中尋找資源,通過題目的跨知識點整合和重組變形實現教學目標。利用“復習鞏固習題”總結基本解題方法、夯實學生基礎,利用“綜合運用習題”培養(yǎng)學生綜合處理能力和知識的遷移能力,利用“拓廣探究習題”培養(yǎng)學生的應變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做到回歸教材本質,擺脫對教輔材料的依賴。
2.發(fā)揮教材優(yōu)勢,變式訓練、告別題海戰(zhàn)術。新教材課后習題內容的選取做到了“少而精”“簡而明”的原則,精心選擇與組織教材的內容,抓住本質,返璞歸真。但課后習題僅是一個媒介,獲取答案并非解題的根本目的。而是通過不斷解題反復驗證學生的已知,使學生逐步樹立數學思想,掌握數學知識,并由此提高自身的各項技能、積累經驗,懂得用已知探究未知,進而提高解題能力,這才是設立課后習題的最終目的。在學習過程中,有些學生認為解題很難,難在哪里?即難以用已知解答未知,而從教師的角度分析,造成這一狀況的根源在于教育目標過于單一。用最簡單的公式說明:已知+思維+探索=未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幫助學生積累知識,更要讓學生的思維運轉起來。并努力培養(yǎng)學生在不同視角下的探索精神,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解題中不斷地提高能力。無數道內容不同但目標相同的習題可能只能提高學生的一種能力,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需將這些習題綜合起來加以分析總結,通過一題變式提高學生的多種能力,而非單項能力。
責任編輯? ?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