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秋芬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八十集團軍醫(yī)院,山東 濰坊261021
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醫(yī)療技術水平逐步提高,對患者的治療水平也逐步提升,可患者術后還會因為產生并發(fā)癥而痛苦,所以護理工作就顯得非常關鍵[1-2]。骨科患者大部分是因為外傷或者其他因素帶來的傷及骨頭的重傷,患者承擔著圣體上的巨大疼痛以及心理上的折磨,臨床當中利用人性化的護理模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為患者提供幫助,從而順利幫助患者減輕身體、心理上的痛苦。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展開研究,探究人性化護理在骨科護理當中的重要作用,具體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骨科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0例,其中對照組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17~70歲,平均年齡(55.80±6.73)歲,觀察組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18~70歲,平均年齡(55.81±6.74)歲;對比兩組一般資料,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觀察組采用人性化護理方法
1.2.1加強護士的業(yè)務和安全意識培訓 醫(yī)院要做好對護理人員業(yè)務能力與安全意識的培訓工作,在不斷增強護理工作人員專業(yè)技能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樹立起護理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保證護理工作人員能夠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之中及時精準的分辨出存在的多種潛在的安全威脅,通過利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預防安全問題,從而從自身出發(fā)預防安全問題,降低安全問題所帶來的護理不安全事件出現率,從而提高患者的護理安全質量,優(yōu)化服務[3]。
1.2.2心理護理 骨科疾病作為一種比較嚴重的臨床疾病類型,給患者的身心帶來了巨大的創(chuàng)傷,患者因此會出現抑郁焦慮情緒。因此,護理工作者需要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與交流,深入主動掌握好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疏導,促使患者在護理人員的溝通中增強治療疾病的自信心,仔細認識與掌握治療與護理過程,從而更加主動配合醫(yī)院的治療與護理工作[4]。
1.2.3環(huán)境護理 第一,科學合理規(guī)劃不同病房的功能,比如為了防止給患者帶來燙傷、意外的傷害,電器、暖瓶等都需要放到安全距離之外,嚴格控制電器功能,避免出現火災;第二,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從自我保護能力選擇適應的病房,比如老年人、小孩子要安排在具有床欄的病房當中;第三,為了防止患者產生不良事件,如跌倒,要地面的干燥整潔,在比較潮濕的地方,如開水房、廁所等地方,安裝好防滑裝置,利用醒目標識給患者提醒,保護患者安全。
1.2.4健康宣教 護理工作者需要耐心為患者講解治療疾病的必要性,降低患者由于手術操作產生的多種不良情緒。通過給患者講解成功治療的重要作用,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幫助患者提高護理依從度。骨科患者特殊,臥床時間久,護理人員要鼓勵患者多進行深呼吸,避免產生呼吸系統(tǒng)并發(fā)癥。而且要給患者提供飲食指導,叮囑患者多食用富含粗纖維的食物,避免產生便秘的現象。此外,告訴患者家屬要積極配合護理工作,幫助患者進行翻身,確保皮膚的干燥程度,避免出現壓瘡現象[5]。康復早期要做好對患者的安全教育,防止出現墜床,后期指導患者展開軀體功能鍛煉,預防患者產生肌肉萎縮。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護理總有效率、并發(fā)癥出現率以及護理滿意度。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通過運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的方法來分析與處理數據,利用P<0.05的方式來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護理總有效率
表1 對比兩組護理總有效率[n(%)]
2.2并發(fā)癥情況與護理滿意度
表2 對比兩組并發(fā)癥出現率以及護理滿意度[n(%)]
大多數骨科患者病情比較嚴重,利用手術之治療方法,術后康復周期久,容易出現不良情緒,對臨床護理工作提出非常高的要求。人性化護理服務與傳統(tǒng)護理干預模式對比,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希望可以給患者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這就需要護理工作人員職業(yè)素質較高。
根據研究結果表示,觀察組的護理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的并發(fā)癥出現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總而言之,骨科護理當中采用人性化護理的方法,能夠有效提高護理總有效率,降低并發(fā)癥出現率,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廣泛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