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瑜
摘要:歷史跨學科教學思想是以歷史學科為載體,與其他學科相交叉,運用多學科的相關知識,更好地掌握歷史知識、拓寬思路,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跨學科教學需要教師的精心預設,也需要教師智慧地把握生成,以體驗與探究、反思與感悟促進學生史學素養(yǎng)的發(fā)展。本文立足跨學科教學的基本理念,按照目前高中歷史教育的要求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提出了具體的針對性建議,以期能在走進和走出歷史的過程中,實現“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終極目標。
關鍵詞:跨學科;歷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7-016
歷史跨學科教學,是以歷史學科為載體,充分利用學生已掌握的其他學科知識在歷史課程體系下進行有機結合,以此達到良好教學效果的教學方式??刹捎玫慕虒W方式有:尋找各學科的基本思考,探索學科間相互交叉的方式,增強不同學科的相互聯(lián)系、補充和滲透,整合學生已有學科知識、實際生活以及個人經驗等。
一、拓展課程資源,優(yōu)化教學方式
新高考背景下,對學生的培養(yǎng)提出新的要求,即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新型人才。試題在知識點上遵循教學大綱,但在具體應用時要求利用已掌握的知識網靈活地分析解決問題,不僅考查歷史知識,還注重對學生能力素質的考查。因此,學生需要具備跨學科綜合知識的遷移能力??鐚W科教學將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加強歷史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有效優(yōu)化教學內容和方式,圍繞教學大綱對各科知識進行有效整合。
自古“文史不分家”,歷史教學中可以開展與語文學科相關的跨學科教學。文學作品感染力強,歷史教學中充分利用語文教材或文學作品,可增強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學生學歷史的興趣。例如,在教授必修二第三單元《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fā)展》時,可以利用古詩詞來充分描述民族資本主義各個階段的發(fā)展特征。通過開設課堂活動,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找出古詩詞中有哪些詩句可以生動地描述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狀況。如“千呼萬喚始出來”形容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小荷才露尖尖角”形容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fā)展;“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形容民族資本主義的短暫春天;“柳暗花明又一村”指民族工業(yè)的較快發(fā)展;“無可奈何花落去”“萬馬齊喑究可哀”形容民族資本主義的日益蕭條和陷入絕境。
通過跨學科挖掘資源,把語文與歷史學科相互交叉,讓學生加強了兩類知識的聯(lián)系,有利于學生對歷史史實的再認知,使歷史課堂增色。同時,讓學生在跨學科情境中主動思考并發(fā)現新問題,找到新規(guī)律,得出新結論,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完成知識的遷移,提高歷史學習的興趣。
二、跨學科中開啟思維,落實學生全面發(fā)展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中提到“要突出學科育人本質,提升教師的育人意識,引導學生關注學科轉向關注人的發(fā)展,把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苯處熢诟咧袣v史教學中開展跨學科教學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全面提升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有道是“左圖右史”,即說明了文字敘述和圖片間的聯(lián)系。在歷史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地理學科對疆域、重大歷史事件和戰(zhàn)役等方面內容的理解。如在教授《解放戰(zhàn)爭》時,利用地圖來講解戰(zhàn)爭過程和戰(zhàn)役的細節(jié),通過地圖的地理空間讓學生理解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作用,分析大別山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對扭轉整個戰(zhàn)局的關鍵作用,理解毛澤東所說的“蔣介石兩個拳頭(指陜北和山東)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來了。所以,我們的戰(zhàn)略就是要把這兩個拳頭緊緊拖住,對準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指挺進大別山)”。地圖能夠再現空間位置,比起枯燥的文字敘述更加形象直觀,使學生準確地把握歷史空間概念,有利于落實歷史學科素養(yǎng)之一的時空觀念,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高效課堂。
在和近代西方資產階級代議制有關的教學中,如《美國聯(lián)邦政府的建立》一課時,這一課涉及較多歷史概念,理論性較強,在講授過程中學生會有理解上的困難。這部分知識與政治教材中的聯(lián)邦制、兩黨制、三權分立制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在講述過程中不能光從政治學和歷史學角度,而應該把美國的制度文明之樹放到其社會歷史的土壤中,引導學生了解它是如何破土而出、發(fā)展壯大,又是怎樣促進美國社會發(fā)展的。
美國的民主和共和制度影響波及全世界范圍,當今的教學環(huán)境和信息條件下,在課堂內外,師生一定都對這種政治制度略知一二,甚至在中國的現有政治制度中,也有很多借鑒美國聯(lián)邦制度優(yōu)點的地方。但了解并不等于理解,關于這種政府體制的建立,相關史料的確十分充足,但要真正理解它的優(yōu)缺點,光從政治學角度或者歷史學角度都是無法深層表達的,在課堂教學時,單節(jié)課程涉及的政治制度和歷史概念讓學生感覺難以理解,正是因為缺乏一種跨學科的思維方式。政治制度來源于歷史,而把歷史和政治割裂開來,史料的解讀就會變?yōu)榧兇獾拿裰餍麄鲉?,學生會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
總之,歷史學科本身具有的包容性使它與其他學科的跨界成為可能。在教學中注重歷史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跨學科教學,有利于教學開拓新的發(fā)展空間??鐚W科和整體體系分析不光對歷史學,對所有學科的理論研究都是一把金鑰匙。只要能讓學生認識到其中無限的可能性,激發(fā)他們的熱情,可能對任何類型學生的成長都有收獲。當然,在實踐中,要明白歷史跨學科教學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理解歷史知識,掌握分析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并不是每節(jié)課都適合跨學科教學,也不是遷移得越多越好,切勿喧賓奪主,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每個歷史教師應具備扎實的學科素養(yǎng),靈活地運用跨學科教學的方式。
(作者單位:吳江中學,江蘇 蘇州21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