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莉莉,張蕾蕾,王銳烽
(阜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安徽 阜陽 236000)
外科護理學教學對護理人才的素質和護理教育培養(yǎng)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學質量的高低影響著人才的發(fā)展和出路[1]。傳統教育方式更加注重知識的教授過程,對于能力的培養(yǎng)有所忽視,導致護理專業(yè)學生從事護理工作的志愿較低[2-3]。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是在教育信息化發(fā)展過程中產生的新型教學模式,將護理教育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培養(yǎng)技能型、創(chuàng)造型、素質型于一身的護理人才[4]。本文通過對92名學生進行研究,旨在探討對外科護理學教學效果的影響,結果匯報如下。
選取在我校學習的護理專業(yè)學生92名作為研究對象,時間為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觀察組(n=46)與對照組(n=46),觀察組均為女生,年齡19~22歲,平均(20.64±0.63)歲;對照組均為女生,年齡19~21歲,平均年齡(20.48±0.51)歲。在性別、年齡等上述基線資料上,兩組學生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研究對象均為護理專業(yè)學生;②學生對此次研究知情并同意。排除標準:①因各種原因無法全程參與者;②之前參與過智慧課堂教學;③正在參加其他項目者。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教學方式,以課本章節(jié)為依據進行外科護理學知識講解,重點講述病因與發(fā)病機制、診斷方式、治療原則、護理措施及健康知識宣講等,課程內容主要由老師講述,課程結束后由老師總結本節(jié)課知識。觀察組采用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具體方法如下:①課前。以超星學習通等作為平臺向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學生對護理相關知識的興趣點、了解程度以及學習方式等,以學習規(guī)律、興趣及知識基礎為依據,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將視頻、圖片、課件、文本等護理學相關教學資源推送給學生;教師向學生分布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內容,對其進行引導,使學生相互討論并自行查找資料,尋找方法解決提出的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依據學生討論和學習情況,進一步完善教學計劃,開展具體教學過程;②課中。以討論和調查結果、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為依據,采用課程直播的方式進行教學過程,采用簽到、彈幕及提問等三種方式進行教學互動和收集數據;簽到功能可以使教師大體掌握學生簽到和學習情況,同時,可配以搶紅包功能提高學生上課積極性,使教師對學生考勤情況進行了解;彈幕方式能夠使教師直觀地了解學生對直播課程的看法和疑慮問題,通過對彈幕問題進行解答,可以促進師生之間拘束、緊張感的降低,增加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及時反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投票功能向學生提問護理相關知識,根據學生投票分布情況了解學生知識點掌握情況,講解教學過程中重點和難點問題,加深學生對護理知識的掌握情況;③課后。教師根據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內容,在題庫中選擇部分題目作為學生課后作業(yè),以便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自我檢測,對于出錯率較高的問題,教師可針對相關方面內容再次進行講解;課程結束后教師可重新編輯和上傳直播內容,方便學生回顧教學內容,鞏固所學教學知識,通過對學生視頻回放情況進行統計,教師可掌握學生護理內容學習情況,評估教學質量,便于解答學生疑慮問題和改進教學方案;教師可組建學習小組、論壇等,使學生總結本課程所學內容,相互討論學習體會和存疑問題,對教學過程提出改進意見。
①比較兩組思維能力,采用評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對學生分析能力、認知能力、系統化能力進行評估,總分均為60分,分值越高,能力越強;②比較兩組考核成績,考核學生理論知識、病歷書寫、溝通能力、實踐操作、基礎護理成績,總分均為10分,分值越高,成績越好;③比較兩組主觀評價,對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解決能力、提高溝通能力、促進知識掌握進行評估。
采用SPSS 25.0統計分析軟件,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分析能力、認知能力、系統化能力評分上,兩組教學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教學后較教學前均有明顯提高(P<0.05),且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評分更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思維能力比較(,分)
注:與本組教學前比較,aP<0.05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理論知識、病歷書寫、溝通能力、實踐操作、基礎護理考核成績更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考核成績比較(,分)
表2 兩組考核成績比較(,分)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解決能力、提高溝通能力、促進知識掌握等主觀評價更高(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主觀評價比較[n(%)]
護理工作在醫(yī)療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良好的護理措施能夠加快患者健康恢復[5]。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物質生活有很大改善,因此,更加注重自身健康問題,對護理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專業(yè)的、優(yōu)質的護理人才需求量也大大提高[6-7]。護理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工作已得到廣泛的社會關注,教學方式、內容正在不斷改進,提高護理人員專業(yè)技巧和措施以促進患者健康恢復成為護理學教學的重點內容[8-9]。外科護理學科應用性較強,由于外科護理疾病類型較為復雜,使得教學難度大大增加,在教學過程中易出現各種障礙,研究發(fā)現,跨系統、跨學科項目的構建可使護理專業(yè)學生共同進行問題的判斷和解決方式的探討,使其思維能力、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得以提高,可較好地促進職業(yè)認同感的提升[10-11]。
教師不應該以知識傳遞作為教學的主要目的,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掌握處理和轉換知識的方法與能力[12]。由于外科護理的復雜性,部分教學工作場所較為特殊,如燒傷科、換藥室等難以在傳統課堂中進行教學,因此,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滿足教學需求[13-14]。此外,在教學過程中,學習興趣的保證是提高學生醫(yī)學知識掌握情況的關鍵,傳統教學模式注重護理內容的教學,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難以使學生對教學過程保持興趣,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15]。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將傳統課堂與網絡直播技術相結合,可使學生以第一視角的方式直觀感受科室護理過程,在不影響醫(yī)院正常工作的情況下,學生可以體驗到較為真實和多樣性的教學場景,使教學資源和臨床資源在最大程度上進行整合[16]。智慧課堂教學模式通過智能化、信息化與便捷化的護理學課堂環(huán)境構建,使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較為全面的了解,在授課過程中增加互動環(huán)節(jié),使學生興趣性和積極性充分被調動,改進教學計劃,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17]。在本研究中,觀察組分析能力、認知能力、系統化能力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究其原因是智慧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自主進行資料查找并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分析能力和系統化能力的增強,促進其思維能力的開闊。
通過對比兩組考核成績,觀察組理論知識、病歷書寫、溝通能力、實踐操作、基礎護理考核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智慧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究其原因是智慧課堂教學模式采用提問、投票等方式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針對重難點問題進行講解,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認識和掌握。此外,觀察組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解決能力、提高溝通能力、促進知識掌握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通過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可增強對護理內容的理解,有效促進主觀評價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應用智慧課堂教學模式能夠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增強,有助于提高考核成績、主觀評價,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