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春
摘要:新課標發(fā)展目標下,現(xiàn)代教育工作注重利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策略結合多元化的教學內容,發(fā)展學生的學習效果并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在小學科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發(fā)展和運用不僅可以充分體現(xiàn)科學教學的多元性效果,還可以幫助學生在趣味性較強、綜合性較強的學習模式中掌握更全面的科學知識,使學生以較強的學習興趣對科學實驗學習進行深度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345
引言
當下,科學實驗已經成為小學科學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主要手段。然而,通過對教學經驗的總結,當下的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創(chuàng)新潛能,影響了小學生綜合素養(yǎng)提升的效率。因此,科學教師必須深入學習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方法,探索改進實驗教學的策略,促進學生在參與科學實驗的過程中深入學習,享受科學實驗的樂趣。
一、小學科學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一)思維受限缺乏實踐
科學學科比較抽象,也有一定的邏輯性,主要是以探究知識為目的,其中自主探究是其核心部分。小學生的性格特征使他們更鐘情于動手實踐,但是在科學課堂中教師對動手實踐操作略有忽視,難以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和體驗感。教師的教學任務和教學思想側重于理論知識的講授,缺少對學生科學思維的培養(yǎng)??茖W學科最能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能使學生在探究中發(fā)現(xiàn)問題,在研討中解決問題。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學內容過于簡單、重復,教學方式枯燥單一,學生的科學思維、探究能力難以得到有效提升。
(二)科學實驗教學教研相對滯后
教學研究是提升教學效率的核心動力,豐富多樣的教學研究活動是小學科學教師提高專業(yè)能力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但是在部分小學教學中,“重語數(shù)外,輕音體美科”的思維長期存在,導致多數(shù)教師對語數(shù)外的教學研究十分熱忱,對科學教學研究并沒有引起重視。有些學校雖然在日常的教研中對科學課程做出了具體的要求,但在落實和執(zhí)行上產生了偏差,最后只能是紙上談兵。特別是實驗教學,要花大量的時間去準備調試實驗儀器,加之在實驗教學過程中不好把控課堂紀律,實驗數(shù)據(jù)的采集和分析難于達成教學目標等,這些都是導致科學課實驗教學效果受限的重要原因。
二、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優(yōu)化路徑
(一)提升學生實驗興趣
提升學生參與科學實驗的興趣,可以有效解決課堂秩序不佳的問題,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實驗過程中,與教師和同學共同探索科學知識。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實驗的興趣:①優(yōu)化實驗教學設計。當下的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想要確保實驗活動順利開展,保持學生的實驗熱情,教師必須做好實驗設計的準備工作。在設計實驗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實驗設計中考慮小學生的喜好和科學素養(yǎng),設計合理的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提問、情境創(chuàng)設等方式,提升學生實驗課堂的情感體驗。②肯定學生實驗結果。小學科學實驗相對簡單,通常來說,學生都可以通過思考分析實驗現(xiàn)象,得出實驗成果。因此,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表達自己在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內容,并對其實驗結果進行肯定,保持學生參與實驗活動的興趣。
(二)加大科學實驗教學方法的研究力度
教師要加大科學實驗教學法的研究力度,讓新型的實驗成果成為推動教學發(fā)展的核心力量。在科學實驗教學中,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實驗興趣與積極性,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為主。例如,在教學教科版小學六年級下冊《放大鏡下的昆蟲世界》時,我是先布置讓學生自己通過放大鏡來觀察身邊的昆蟲,從昆蟲的顏色、外形特征、足、翅等方面進行詳細觀察,并用文字或圖形描述,然后通過查閱資料的形式了解該昆蟲的生活習性,并把所有研究結果記錄下來。在課堂上,我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對昆蟲觀察的結果,告訴他們自己眼見為實,然后結合教材內容與學生一起研究分析,整節(jié)課我主要以學生講述和展示為主,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學生構建起現(xiàn)實與書本知識的聯(lián)系,提高學生有效獲取知識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從而促進教學的深入發(fā)展。
(三)加強多媒體教學模式的運用及深入
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大部分實驗內容及過程是需要動手體驗的,結合實驗的實施過程感受科學變化,從而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基礎知識及理論知識。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以課件的形式為學生呈現(xiàn)實驗內容及實驗過程,幫助學生掌握全面性的科學實驗知識,進而達到良好的實驗教學效果。例如,在“空氣”相關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展現(xiàn)多媒體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將實驗過程通過課件的形式進行呈現(xiàn),引導學生通過對多媒體課件的操作完成相關實驗,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過程掌握其中的科學知識。因此,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方式為學生設計實驗教學方案,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促進降低實驗教學的壓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科學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教師運用實驗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培養(yǎng)科學思維能力,最終實現(xiàn)學習成績的提升。在科學實驗活動當中,教師要以趣味的實驗操作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帶領學生對科學知識進行驗證,從而實現(xiàn)學生科學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梁正海.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操作教學水平的策略[J].亞太教育,2019(12):159.
[2]蒲晶晶.小學科學教學方法與課程設計研究現(xiàn)狀分析[J].試題與研究,2018(34):72.
[3]王坤.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實踐探索[J].中國教師,2018(S2):90.
[4]黃文.芻議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改進策略[J].新課程(綜合版),2018(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