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成紅
摘要:隨著課程的不斷改革,各個學科的發(fā)展都受到了影響,因此各個學科都要轉換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在初中地理課堂上實施生活化教學也是為了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生把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難題,同時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地理知識。生活化教學就是指在生活中一邊學一邊積累經(jīng)驗。但在目前的初中地理教學中,生活化教學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教師進行調(diào)整。
關鍵詞: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
1 初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師資力量不足
根據(jù)當今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來說,初中地理的師資隊伍比較不完善,地理學科要求教師要有較高的職業(yè)素養(yǎng),但是部分學校缺乏專業(yè)的地理教師,已有的地理教師的專業(yè)能力不夠,課堂教學非常死板,不能很好建立創(chuàng)新的教學觀念,也沒有進行教學的熱情和激情,導致課堂的氣氛非常沉悶,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生也沒有學習的熱情。為了能吸引學生的興趣,教師必須要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模式,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讓初中地理的學習更加生活化。
1.2 教學資源有限
部分初中學校的初中地理學科資源比較匱乏,會使得教師在實施生活化教學時難以實現(xiàn)教學目標。地理教學資源包括一些常見的地質(zhì)模型、地球儀以及多媒體設備和實驗設置等,如果僅僅讓學生根據(jù)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和圖片就學到地理知識,勢必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比較片面、單一。因此,教師要結合先進的教學資源建立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這樣學生能更多地了解地理事實,改善學生的地理學習。另外,在初中地理學習中,學生的思維沒有得到開發(fā),學生不會自己進行思考,教師要積極開拓教學資源,促進學生的進步。
2 初中地理課堂的教學現(xiàn)狀
在初中的教學課程體系中安排地理學習,并不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成績,根據(jù)新課標的規(guī)定,初中地理學習是為了讓學生在學會地理知識之后能靈活地把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這樣才算是真正掌握了地理知識。而且,學生在平常的生活中運用地理知識,對學生來說該這部分地理知識他們會記得更加深刻,更能理解其中的知識點。初中生由于有中考的壓力,對地理的學習不是很上心,經(jīng)常把學習的時間用到語文、數(shù)學這些課程上,導致學生的地理學習經(jīng)常被教師和家長所忽視。家長和教師對學生中考成績的關注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以及心理上的負擔。加上地理學科的知識對于初中生來說有些枯燥乏味,地理知識的學習對學生來說,由于不了解,學生對地理學習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嚴重影響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初中階段,為了學生學習成績能夠更好,學生上課的時間在學習,閑暇的時間在補課學習,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精神以及學習。而且只要學生的身體出現(xiàn)問題,精神狀況不佳一定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由于大把的時間都是在學習,初中地理教師的學習方式必然會對學生的學習有所影響。
3 初中地理教學課堂生活化教學應用的策略
3.1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需要遵循一些原則
生活化教學,就是指在課堂中國把生活和教學進行融合,因此,教師在開展生活化教學時就必須要遵循一些原則,如生活性、滲透性、全面性等,這些生活的原則就必須要參照學生的日常生活,只有越貼近生活,教師開展生活化教學才能吸引學生更好地參與進去。滲透性原則指的是教師在教學時要盡量關注學生對生活的理解,幫助學生更加的理性,讓學生具備道德以及審美的觀念,讓學生在學習中不僅能學習地理知識,重要的是去學習感悟生活、認知生活,去提升自己的學習水平和生活能力。全面性原則指的是教師要關注所有學生的學習,公平對待大家,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為學生安排教學,針對具體學生的情況設置教學方案。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不要因為學生的性格不同和能力的高下而改變自己教學的公平性,注意提高全體學生的地理知識水平,促進學生獲得更為全面的發(fā)展。
3.2 改變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掌握課堂的主體,引導者學生的學習,但是生活化的地理教學要求教師摒棄這樣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把握課堂的發(fā)言權和參與權。鑒于此,教師在安排教學內(nèi)容時就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再結合地理課程的教學目標,運用生活化的情景教學進行教學,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較為復雜的地理知識。對于一些偏于概念性的知識,尤其還是學生必須要背會的,像是各省的地理地形,位置分布還有氣候等的知識,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帶領大家梳理知識點,把他們都串聯(lián)在一起,助力學生對知識的記憶。
3.3 提升師資力量,改變教學理念
初中地理教學課堂生活化的重要模式就是教師的專業(yè)化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完美地融合在一塊,這要求教師首先必須要提升自己,一是要轉變教學理念,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二是提高地理專業(yè)素養(yǎng)。只有這樣教師在進行生活化教學的時候,才能靈活地結合生活現(xiàn)象,把地理知識聯(lián)系到生活現(xiàn)象,根據(jù)生活現(xiàn)象靈活調(diào)用地理知識。提升地理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有兩種途徑,一是學習二是培訓。教師可以參加學校的進修;還可以自學,不斷充實自己,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研究地理教學,并且可以在相關的地理教學網(wǎng)站上提升自己,認識到提升自我能力對初中孩子的地理學習有重要的作用。地理教師提升自身的專業(yè)能力就能提高課堂的知識講解能力。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積極采集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了解學生都喜歡什么樣的教學方式,這樣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需要去完善自己的教學,更加的科學、嚴謹,避免地理課堂學習枯燥、乏味,提升教學的水平。
4 總結
初中地理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是教學改革的發(fā)展要求,初中地理教師一定要及時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了解生活化教學。教師要記得結合生活中的案例和課本上的地理知識,提高學生的地理綜合能力和綜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