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興強
一、案例背景:
1、理論背景:教育部辦公廳發(fā)布《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隨著手機的日益普及,學生使用手機對學校管理和學生發(fā)展帶來諸多不利影響。為保護學生視力,讓學生在學校專心學習,防止沉迷網(wǎng)絡和游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教育部辦公廳發(fā)布了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的相關通知。一、有限帶入校園;二、細化管理措施;三、加強教育引導;四、做好家校溝通;五、強化督導檢查。
2、現(xiàn)實背景:手機問題逼出了家長的無奈,逼出了老師的感慨,逼的家校束手無策;擾亂了老師的教學節(jié)奏,擾亂了原本和諧的家庭生活,擾亂了學生那本不堅定的學習之心。我們不得不感嘆現(xiàn)代通信工具給我們帶來的便捷,但是與學生親密接觸的班主任們不得不思考如何解決手機帶來的層出不窮的問題。
二、案例主題:
(1)貫穿案例的主旨:越發(fā)依賴手機,對手機沒有抵抗力的學生們,學習習慣越來越差的學生們,沉迷于網(wǎng)絡無法自拔影響身心健康的學生們,讓家長頭疼的,老師煩惱的被手機左右著的學生們,誰能告訴我們應該怎么辦?
(2)主題:一場手機的革命
1、主題班會《被手機操控著的沒有真正自由意志的你》
2、家校溝通《建立一個持恒的家庭習慣》
3、教師采取相應的措施
三、學情調查:
一直在思考,為什么不同學生對手機有著不同的態(tài)度?究竟這些學生之間有沒有什么共同點,作為老師的我們,作為班主任的我們又如何幫助他們呢?俗話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百勝”。所以要想解決中小學生手機的管控問題就得充分了解學情。通過調查以及家長的反饋可知,以下這幾類學生最容易沉迷于網(wǎng)絡。
1、從小少娛樂的孩子。2、感到孤獨,需要伙伴的孩子。3、學習壓力大想要逃避現(xiàn)實的孩子。4、家庭關系緊張,家庭關系不和諧的孩子。5、在學校找不到存在感、低評價的孩子。
四、為什么手機問題屢禁不止?
因為手機的問題,接到了家長無數(shù)次電話;也因為手機的問題,我們無數(shù)次撥通了家長的電話;因為手機,學生的成績被嚴重的影響著;因為手機,學生缺少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因為手機,學生消耗了太多美好時光。我約見了很多家長,也跟很多同學溝通過,我想不論是父母還是班主任都很好奇,為什么孩子對手機有那么深的執(zhí)念,為什么會為了手機,和父母、老師公開叫板?甚至不惜以“不上課、拒絕學習、甚至跳樓”等方式和父母博弈,而愛子深切的父母往往會敗下陣來。
(1)原因一:某些時刻的過度放松
父母心疼孩子在學校學習任務重、學習壓力大,所以會在晚飯前后允許孩子使用30-60分鐘的手機,會在假期以放松的名義,又或者是以獎勵的形式允許孩子使用手機,殊不知這種方式對自控力不強的絕大多數(shù)孩子來說是個巨大的考驗,這部分學生一旦得到放松,便如脫韁野馬。
(2)原因二:根本原因——自我價值感的缺失
隨著年齡的增長,個體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他們需要得到認可和尊重,需要得到應有的價值體現(xiàn),那么價值從何而來?要么在現(xiàn)實生活中,如在學習上,在運動會上,在班級活動上,在自己的特長上。要么只能在虛擬的世界里,如在手機游戲里體驗大殺四方的快感,體驗自己在游戲中的被需要;又或者是在虛擬的小說世界里,體會別樣的美好。
五、方法策略
方法一:召開主題班會《“腦力流失”效應+“手機游戲”有感》
1、“腦力流失”效應
心理學一項研究表明,使你變蠢的不是你是否正在玩兒手機,而是手機存在本身就可以使你變蠢,這就是心理學中的“腦力流失”效應。有的同學會說自己可以控制住自己,自己在學校不會使用手機,甚至為了克制自己,會在完成作業(yè)前保持手機關機。但是我想說,哪怕你關機了,只要手機在你身邊,就會對你產(chǎn)生影響。那為什么手機在人們沒有察覺的情況下依然會對人們產(chǎn)生影響呢?
2、手機游戲有感----被手機操控著沒有自由意志的你
為什么我會說在手機游戲里你沒有自由意志呢?明明每把游戲都是你親自操控。從概率學角度來說,手機游戲的玩家足夠多,除非你是職業(yè)游戲選手,不然系統(tǒng)會不斷地捕捉你的行為特點進行大數(shù)據(jù)比對,通過數(shù)學建模,觀察你的活躍度和行為特點,制定一套讓你在游戲中欲罷不能的方案,讓你花更多的時間在在游戲中,來獲得更高的
收益。
方法二:家校溝通建立一個持恒的家庭習慣
1、家校互助,建立一個持恒的家庭習慣
現(xiàn)在的家長很忙,忙著應酬,忙著工作,忙著個人娛樂,忙著著急、焦慮孩子的成績卻無從下手,陪伴孩子的時間少之又少,有時候更多的陪伴可能是流于形式又或者是方式方法的問題給予孩子的沉重負擔。所以家校溝通,幫助家長建立一個持恒的家庭習慣尤為重要,一心一意只做一件事,讓每件事都能成為孩子的習慣。
2、家?;ブ訌妼κ謾C的管理
可能是心疼孩子學習的辛苦,可能是在放假期間片刻的放松,可能是鼓勵孩子一時的成績,可能是拗不過孩子的迫不得已,可能是為了方便聯(lián)系等一系列原因,家長是學生沉迷于網(wǎng)絡無法自拔的重要因素。數(shù)據(jù)表明,一天使用手機4個小時以上,連續(xù)兩周即可成癮,一個寒暑假基本可以讓學生變成重度網(wǎng)癮,以至于開學后長時間無法適應學習生活,失落感和挫敗感又讓孩子回到網(wǎng)絡世界中尋找歸屬感和成就感,久而久之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老師回天乏術、無可奈何。所以,家校溝通,班主任幫助家長意識到手機的問題,以便家長充分配合老師更好的管控學生手機。
方法三、教師采取相應的措施
幾個措施:
1、簽訂“手機管控協(xié)議書”
家長、學生、班主任三方在場的情況下簽訂手機管控協(xié)議書,確保學生在家不無故使用手機,家長不同意的前提下不使用手機,上學期間不使用手機,不用手機瀏覽一些不健康的網(wǎng)站,不用手機查作業(yè),無止盡的聊天等。
2、“靈活”代管手機
由于個別學生定力不足,家長忙于工作無法有效的管控手機,所以可由班主任代管,前提是學生同意、家長申請班主任代管手機。作為班主任,我們只能是引導者,引導被手機“沖昏頭腦”的孩子們正確認識手機,認識手機對大家的不利影響,引導無法管控手機的孩子們自愿上交。
3、家校協(xié)作、師師協(xié)作
家校合作緊密聯(lián)系,知曉學生在家有無使用手機的具體情況,及時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此外班主任應加強與科任老師的溝通,及時溝通、解決學生使用手機的問題。
六、結語
正確、合理地使用手機,是信息化時代人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但中小學階段,有效管理學生使用手機也極為重要。通過有效的手機管理,培養(yǎng)學生自制力和規(guī)則意識,“管”“教”結合才能轉危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