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香
一個灰不溜秋,衣衫破爛的小男孩從樓道口鉆出腦袋,差點撞我身上。我正愣神,從后面沖出一人抓住了他。這人一抬頭,我認出是包子攤小張。小張說他父親突發(fā)腦中風(fēng)導(dǎo)致半身不遂,母親顧不上照料孩子就把孩子送了回來。這可真是屋漏偏遭連陰雨,他妻子患有精神疾病,時好時壞,眼下小張不光要照顧妻子還要看兒子。
有熱心腸的人送給他幾件孩子穿的衣服,或者吃不了的米面、瓜果,他一概不收。時間長了,我就勸他:“你又何必拒絕別人的好意呢。”他說是怕自己產(chǎn)生惰性,人都有惰性,一旦依靠別人就成了習(xí)慣,他不能開這個頭。
小張白天照顧妻兒,包子攤大多得半晚才能支起來。他喜歡邊包包子邊哼歌,別說,唱得還挺入耳。我想,家都那樣了還窮樂呵呢。
這天,我見小張還是像往常一樣,一首接一首唱個沒完,就打趣他:“難不成你想學(xué)大衣哥,靠唱歌一舉成名?”他聽了哈哈一樂:“您可別拿我尋開心了,還是嘗一嘗我做的包子吧?!?/p>
小張的包子,價雖貴了點兒,但物超所值,吃了幾個仍不解饞,想多買點兒帶回去吃。小張邊唱邊說:“我可不能賣你這么多,最多12個。”
我一聽急了:“你這是太死心眼兒了吧,開店哪有怕大肚漢的?”小張說:“這你就不懂了,要不說你沒有戰(zhàn)略眼光呢,我這是在搞推廣呢!”我說:“你可真逗,賣幾個包子,還戰(zhàn)略眼光?我看你要有眼光,不如趕緊賣給我,多掙點兒錢!”“大姐,這包子再好吃吃多也會膩,你一口氣吃太多,吃傷了以后就不來了。”見我不依不饒,小張不得不吐出實情,倒也有幾分在理。
小張還是不停地唱,攤前經(jīng)常有不少人圍觀,聽歌的同時,順手就把包子買了,回頭客越聚越多。因為他出攤晚,往往半夜還排著長隊,久而久之,大家就管他家的包子叫“鬼包子”,后來越叫越響,路人皆知,廣告牌子也豎起來了。
如今,小張租了門市,經(jīng)營規(guī)模又擴大了,依舊是邊包邊唱。我覺得他真是個有心人,如果當初一味地接受別人的施舍,或許今天還只能是老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