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漢泱
山頂一小村,有村民阿四以養(yǎng)牛種田為業(yè),家有牛母子兩頭:母牛已又懷小牛,牛犢六七月大。人牛勞碌一年,臨近歲末,終得片時之閑,牛進(jìn)欄,人偎火。
一日,有外人上山買牛,意為牽下山宰殺,幾家分肉過年。輾轉(zhuǎn)尋至阿四家中。
幾人見欄內(nèi)母牛肚子已脹,自是不敢買,連呼可惜。見邊上牛犢,感覺不錯。阿四起先不舍,見對方意切,出價也高,便收錢同意。誰知母牛似曉人意,護(hù)牛犢于欄內(nèi)側(cè)。眾人連試幾番,母牛都不肯相讓。阿四無奈,只得叫來人先下山,自己另想他法。
阿四冥想一夜,次日想出一法:將兩牛全都牽出,一起下山,到山下趁機將牛犢牽與買者,而獨牽母?;亍?/p>
山道崎嶇,牛行極慢,并不時轉(zhuǎn)頭回顧。每至山道彎處,母牛更哞叫不已,聲有所喚,喚子同歸也?;囊盁o人,唯此聲蕩于四方。聲聲凄婉,瘆人心骨。阿四難過不已。
母牛回,不吃不喝不響幾日。阿四心焦,日夜與牛相伴,后牛終病死。阿四愧,遂絕養(yǎng)牛之業(yè)。
成語“舐犢情深”,說此牛歟?
[責(zé)任編輯 吳萬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