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茂盛
“在路上”是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司法局烏楊司法所所長劉磊的工作常態(tài)。轄區(qū)內的每家每戶,他都了若指掌。
10年前,劉磊從一名退役軍人轉變成一名司法新人;10年后,劉磊成為轄區(qū)內出了名的調解能手。調解糾紛、協(xié)助辦理拆遷事項、日常巡查……早出晚歸對劉磊來說已是家常便飯,用局領導的話說就是“休息不多”??杉幢闳绱耍彩耆缫蝗盏貫槿罕姳疾?,毫無怨言。
2019年,劉磊所在的烏楊司法所被評為“全國模范司法所”。談及成績,他卻憨笑著說:“都是本職工作。”面對記者的采訪,他半晌都說不出一句夸獎自己的話。就是這樣一個樸實可親的山里漢子,用心用情用力把司法工作做到了群眾心里。
用心用情:做特殊群體的貼心人
包括矯正人員在內的特殊群體,在社會輿論、就業(yè)、生活等各方面都承受著較大壓力,一直是司法工作的重點關注對象,也是劉磊最關心的群體之一。廣泛開展走訪調研,用心用情幫助他們,他一直堅持這樣做。
2014年9月,張某因販賣毒品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六個月,因其患有尿毒癥,被暫予監(jiān)外執(zhí)行。社區(qū)矯正期間,張某因身患重病,又認為自己有了“案底”,生活極度悲觀,厭棄自我,導致社區(qū)矯正工作難以開展。
“這樣下去可不行?!眲⒗跊Q定,一定要讓張某的生活重回正軌。
劉磊經常找張某聊天談心,幫他樹立“重視病情但不害怕病情”的理念,引導他積極配合醫(yī)院治療。同時,劉磊還多次到張某的家中進行走訪,了解他的家庭情況。
原來,張某還有兩個年幼的兒子,妻子也等著他回歸家庭。劉磊發(fā)現(xiàn)解開張某心結的關鍵是解決他所面臨的經濟困難,于是開始同街道和民政部門進行溝通,為張某提供幫助。
一來二去,張某逐漸對劉磊產生了信任。2018年,張某需要接受換腎手術,而高額的手術費成了“攔路虎”。眼見張某重新回歸正常生活的機會近在咫尺,劉磊積極通過網絡等渠道,幫助張某籌到4萬余元,解決了部分醫(yī)療費用問題。
看著如今張某與妻子共同經營超市的畫面,劉磊感到無比欣慰。拯救一個人,就是拯救一個家庭,幫教張某的經歷更堅定了劉磊要把司法工作干好的決心。
2019年,烏楊街道深入開展社會治理工作,提出“一個中心、五大體系”社會治理新模式,劉磊積極響應,全程參與,為社會治理建言獻策。在吸納各方建議的基礎上,烏楊街道將基層司法行政工作與街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重點人員管控等工作無縫銜接,把社區(qū)矯正對象一并納入五大體系中的重點人員管控體系歸口管理,街道、轄區(qū)部門、村組三級聯(lián)動動態(tài)管控,實現(xiàn)了街道對社區(qū)矯正對象的全方位、實時管理。
截至目前,烏楊司法所管理的社區(qū)矯正對象未發(fā)生一起因管理不當造成的脫管、漏管和重新違法犯罪事件,社區(qū)矯正對象得到了重塑人生的機會,轄區(qū)社會也更加和諧穩(wěn)定。
腳踏實地:做“第一道防線”的“守護人”
2019年7月,烏楊司法所轄區(qū)一板材廠蓄水池內,一名12歲兒童溺亡。溺亡兒童的多名家屬聚集在工廠周圍,情緒激動,隨時可能發(fā)生群體性事件。劉磊得到消息后,迅速帶領隊伍趕到現(xiàn)場,安撫家屬情緒,開展調解工作。
經過詢問,劉磊得知,因板材廠經營狀況不佳,板材廠老板暫時拿不出賠償費用,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了解情況后,劉磊一方面安撫溺亡兒童家屬,引導其妥善協(xié)商賠償事宜;一方面為涉事工廠老板多方尋求資金渠道,籌措賠償款。連續(xù)4天,劉磊四處奔波,最后,廠方順利賠付,這起突發(fā)意外事件得以平穩(wěn)化解。
“司法調解工作重在協(xié)調,必須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哪怕一個小事件,時間拖得久了,也能演變成大事件,而我們就是要防止這種情況出現(xiàn)?!眲⒗谡f。
2021年3月,轄區(qū)居民陳某的兒子在用陳某的手機玩游戲時,被誘導充值1萬余元,陳某找到司法所,希望司法所提供幫助。劉磊詳細研究相關法律法規(guī),積極同游戲公司溝通,促使其退回了陳某兒子的充值款項,成功挽回了陳某的經濟損失。
參加司法工作以來,劉磊平均每年調解矛盾糾紛20余起,其中重大矛盾糾紛調解5起以上,調處成功率達98%。沒有因調解不及時、方法不當導致矛盾激化或“民轉刑”事件的發(fā)生,劉磊成功維護了司法所的形象,得到了轄區(qū)群眾的認可。
熱情普法:做群眾身邊的“明白人”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要形成全民守法、尊法的理念,只有持續(xù)性地開展普法宣傳,才能讓廣大群眾的法律意識潛移默化地發(fā)生改變。
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開展以來,劉磊利用轄區(qū)村(社區(qū))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將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前移。他每月都要到工作室了解群眾法律方面的需求,解答群眾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為需要申請法律援助的群眾提供指引。不僅如此,劉磊還同相關部門溝通協(xié)作,定期組織村(社區(qū))法律顧問對村(社區(qū))開展法治體檢,為增強司法調解力量的發(fā)展出謀劃策。
劉磊練就的“坐下來能寫”、“站起來能說”、“出去能辦事”的本領,與他之前在秀山龍池司法所工作期間,擔任龍池鎮(zhèn)中心校法治副校長的經歷密不可分。
“副校長更要知法普法?!痹趽畏ㄖ胃毙iL期間,劉磊積極學習法律知識,為該校師生開展了6場法治專題講座,有效增強了學生學法、懂法、守法意識。
盡管只擔任了一年多的法治副校長,但普法的思想如同種子一般深深扎根在劉磊心中。
到烏楊司法所工作后,劉磊積極配合街道制定了“七五”普法及每年年度普法計劃。他深入一線普及涉及婚姻、勞動保障、禁毒、治安等方面的法律知識,為轄區(qū)廣大群眾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營造了良好氛圍。同時,劉磊還充分利用參與矛盾糾紛調解、社區(qū)矯正集中教育等工作機會,開展法律知識宣傳百余場次。
不僅是自己,劉磊還不斷加強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建設,將群眾信得過、熱愛調解工作的知識青年、離退休干部、社會賢達等吸收進調解隊伍,夯實轄區(qū)調解根基。
2017年,根據(jù)烏楊街道地處城鄉(xiāng)接合部,縣工業(yè)園區(qū)在轄區(qū)內,社情較為復雜這一實際,劉磊積極探索矛盾糾紛調處新模式,在縣司法局和街道的支持下成立了“老楊工作室”,并組建了以楊通成為首的一支熱愛調解工作的離退休老干部調解隊伍,截至目前,“老楊工作室”累計調解糾紛500余件,成功率接近100%。2020年,烏楊社區(qū)人民調解委員會還被縣司法局評為“金牌調解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