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敏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擲地有聲地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歷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是完全正確的,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是完全正確的,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完全正確的!”
習近平總書記這個振聾發(fā)聵的強調之所以令人信服、催人振奮,是因為“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的命運早已同中國共產黨的命運、中國人民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它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檢驗,它的人民性和實踐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貫徹,它的開放性和時代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彰顯!”當今世界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不僅在中國的巨大發(fā)展成績中看到了其中的所以然,而且已經開始深入研究了解其為何所以然。中國的制度優(yōu)勢和治理能力已經越來越多地贏得了人們的認可和贊譽。中國實踐為什么能在艱苦挫折中不斷走向光明?中國為什么能夠構建其合理高效的制度?這一切都需要從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以及正確的思想理論指導等層面作出解答,而作為科學的理論,馬克思主義在其中所發(fā)揮的引領作用是具有根本性意義和價值的。
馬克思主義是一個嚴謹完整、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其最原創(chuàng)性的“兩大發(fā)現”:以唯物史觀深刻闡釋了人類社會的本質和發(fā)展規(guī)律,深刻揭示資本主義剝削之實質的剩余價值理論。這兩大發(fā)現的最大意義就是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普遍規(guī)律和資本主義之內在矛盾,指出了資本主義走向滅亡和共產主義取得勝利的歷史必然性,強調了無產階級革命斗爭之于徹底變革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必要性,進而指明了人類從必然王國邁向自由王國的根本途徑,規(guī)定了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的共產主義本質。具體而言,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既是指引人們認識社會本質與運動規(guī)律的科學理論基礎,更對理解和把握中國改革開放的重點與方式選擇具有不可取代的指導作用。無論是對四十多年改革歷程的總結和反思,還是對今后深化改革的進一步拓展和升華,都需要立足于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理論,特別是關于生產力、生產關系、上層建筑等社會基本結構及相互作用的理論。馬克思主義的剩余價值理論決不是一個純粹的經濟學理論,關注的也不是一個純粹的經濟學問題,而是對現實的人的命運及其發(fā)展趨勢的關注。馬克思反復強調他的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是人不是物,是資本主義社會所特有的物的掩蓋下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馬克思《資本論》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及其揚棄的歷史過程。正如恩格斯所說:“馬克思發(fā)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產生的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guī)律?!倍@種發(fā)現又是以辯證法“作基礎的”。因此指出政治經濟學、哲學、共產主義在馬克思的理論中始終是一個科學的整體。馬克思曾深刻地說過:“對人體解剖是對猴體解剖的一把鑰匙。反過來說,低等動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動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動物本身已被認識之后才能理解。因此,資產階級經濟為古代經濟等等提供了鑰匙?!边@是源自他對資本的存在及運行規(guī)律作出全面解剖進而達到對資本主義社會本質揭示之后對整個人類社會本質的一種深度理解,是馬克思基于當下時代的本質思維之上的對過去歷史的一種把握,也是對未來社會發(fā)展的一種科學預見。這是真正的歷史辯證法。因此,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就在其立場、觀點、方法的諸多方面得到最為深刻而全面的展現。
人類歷史上沒有哪一種思想能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在注重自身理論的科學性之同時更加關注其現實性,占據著人類的實踐制高點。馬克思曾非常深刻而精辟地說過:“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實踐的觀點既構成為馬克思主義首要而基本的觀點,亦構成為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質。馬克思明確地強調了只有在現實的實踐中并使用現實的手段才能實現人的真正解放。“沒有蒸汽機和珍妮紡紗機就不能消滅奴隸制;沒有改良的農業(yè)就不能消滅農奴制;當人們還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質和量的方面得到充分保證的時候,人們就根本不能獲得解放?!痹隈R克思主義那里,不僅有著將實踐的觀點與唯物主義結合起來的辯證唯物論與唯物辯證的有機統(tǒng)一,而且指明了理論的真理性和價值性只能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和實現。由此,馬克思主義成為了無產階級進行反抗資本主義剝削壓迫的綱領思想,影響并塑造了十九世紀中期以后整個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進程和方向。特別是二十世紀以來波瀾壯闊的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無論是十月革命的偉大勝利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大成就,如果缺少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而深刻引領則是無法解釋和無法想象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在人類思想史上,就科學性、真理性、影響力、傳播面而言,沒有一種思想理論能達到馬克思主義的高度,也沒有一種學說能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世界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影響?!?h3>二、馬克思主義的重大價值:在“兩個結合”中指引中國的偉大實踐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馬克思曾非常明確地說過:“對實踐的唯物主義者即共產主義者來說,全部問題都在于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并改變現存的事物?!瘪R克思在其《〈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一文中曾經指出:“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币晕镔|力量承載思想之重、呈現理論之威,恰恰是馬克思主義實踐思想之根本。當馬克思恩格斯將生產作為最根本實踐之活動方式時,廣大人民群眾必然構成其主體力量。馬克思主義整個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就是大寫的“人”,即廣大的人民群眾及其解放。但人類解放的實現,僅僅靠理論的批判是不可能完成的,“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只有被理論武裝起來的人民群眾才是解決現實問題的強大物質力量。當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與中國的有識有志之士相遇的時候,其意義和價值就得到了最為充分的估量和展望。作為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始人的李大釗在1919年1月的《新青年》第五卷第五號發(fā)表的《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中明確預言:“試看將來的環(huán)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后來的中國歷史就是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中,不但應運而生了中國共產黨,而且從此在使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面貌煥然一新的同時,亦使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品格和氣質得到了淬煉和重塑。
恩格斯晚年曾非常清楚地說過:“我們的理論是發(fā)展著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并機械地加以重復的教條?!北M管科學性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本質,但作為來自西歐的外來思想畢竟與中國的現實實際與歷史文化有著很大的差異。為此,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很早就在思考并探索著外來的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現實相結合、走出一條符合中國革命的成功之路的問題。所以,毛澤東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寫下的《反對本本主義》《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怎樣分析農村階級》等文章就是思想成果的充分體現。在1938年召開的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明確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命題,強調指出:“馬克思主義必須和我國的具體特點相結合并通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實現”?!皼]有抽象的馬克思主義,只有具體的馬克思主義。所謂具體的馬克思主義,就是把馬克思主義應用到中國具體環(huán)境的具體斗爭中去,而不是抽象地應用它。”“要學會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應用于中國的具體環(huán)境”“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有必須有的中國特性”。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就是因為這種創(chuàng)造性的結合而形成的正確革命道路才有了新中國的建立;后來的社會主義建設也正是因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探索落后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之路。盡管其中充滿曲折但仍取得了不容抹殺、令人矚目的發(fā)展成績。改革開放可以看做是中國共產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是一個明確認識的正式形成:既然社會主義社會依然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基本矛盾,那就要一方面遵照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狀況的規(guī)律進行改革發(fā)展,另一方面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改革開放中建設、發(fā)展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把中國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體現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的現實實踐、與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雙重結合”,這是馬克思主義能夠在現代中國的土地上扎下根來的內在緣由。對于今天的中國可以毋庸置疑地說,如果去除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指導,就無法解釋中國共產黨100年間所克服的困難和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更無法解釋今天中國翻天覆地滄桑巨變的根本原因。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用了“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等動人心魄的語言,描畫了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和經驗,歸根結底就是明確了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才能救中國、才能發(fā)展中國這個根本的真理。而這一切又是與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指導無法分開。馬克思說過:“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決定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敝袊伯a黨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引下走過了砥礪前行、艱苦奮斗的100年,改變中國命運、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命運;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引下不斷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并取得巨大成就的70年,引發(fā)了中國改天換地的滄桑巨變;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引下全力推進改革開放的40多年,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飛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更是把堅持馬克思主義作為實現兩個百年目標的重中之重,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了歷史性變革、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愈來愈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根據時代變化和實踐發(fā)展,不斷深化認識,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實現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踐創(chuàng)新良性互動,在這種統(tǒng)一和互動中發(fā)展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的經典作家和社會歷史實踐都一再強調并證明著一個重要真理:馬克思主義絕不是某種一成不變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論教條,它必須要在考慮現實、立足實際的基礎上發(fā)揮其指導作用,而絕不能抱著過去的條條框框不放。馬克思主義是在實踐中產生并發(fā)展的理論,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不斷創(chuàng)新并發(fā)揮出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
人們根據歷史演進和時代特色,將馬克思、恩格斯的學說稱為“19世紀馬克思主義”;根據二十世紀波瀾壯闊的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及其實踐成果,將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以鄧小平理論為首要內容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統(tǒng)稱為“20世紀馬克思主義”;根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實踐要求和理論成果,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稱為“21世紀馬克思主義”。現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這個新時代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有了更大的進步,標志著滿足人民美好生活追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度正在不斷加快。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馬克思主義與21世紀的世界和中國所面臨的時代問題相結合,系統(tǒng)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對馬克思主義作出了原創(chuàng)性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我國和世界發(fā)展面臨的重大問題所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倡議、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構建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等主張、為解決全人類破解難題提供了中國思路和中國方案,是中國智慧和中國價值的充分體現。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同時也是世界社會主義和世界馬克思主義的新時代,是當代中國發(fā)展具有世界意義的新時代,也是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新發(fā)展占據思想理論高地的新時代。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所講的:“理論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創(chuàng)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fā)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圣職責。我們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用鮮活豐富的當代中國實踐來推動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用寬廣視野吸收人類創(chuàng)造的一切優(yōu)秀文明成果,堅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斷超越自己,在開放中博采眾長、不斷完善自己,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指引中國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康莊大道,中國共產黨人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忠誠信奉者、堅定實踐者,正在為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而執(zhí)著努力!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馬克思主義在新時代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偉大實踐。“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更是黨百年奮斗得出的歷史結論。”“理論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創(chuàng)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fā)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圣職責”,“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必須繼續(xù)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與職責。中國已經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任務,正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朝著第二個百年目標穩(wěn)步前進。所以,繼續(xù)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內在的必然要求,也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必然方向,更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進入更高境界的必然要求。
(作者單位:青海省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