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
提起食品添加劑,相信大家的第一反應肯定是皺眉,腦海里閃現“致癌” “人工合成”“化學的”等負面詞匯。沒有人希望自己的食物里出現添加劑,但事實卻是,我們的“食物圈”里充滿了食品添加劑。
大家為什么會如此反感添加劑呢?食品添加劑真的是一無是處嗎?或者說,我們對它是不是有誤解呢?
世界各國對食品添加劑的定義不盡相同。比如,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聯合食品法規(guī)委員會將食品添加劑定義為“它是有意識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觀、風味和組織結構或貯存性質的非營養(yǎng)物質”。在我國,根據食品衛(wèi)生法(1995年)的規(guī)定,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質,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
真相解讀:其實這是錯誤的說法。食品添加劑并非全是人工合成的,其中不乏從天然食物中提取的物質。比如,用于改善蛋白質口感的木瓜蛋白酶,就是從未成熟的木瓜的膠乳中提取而來的。而且,食品添加劑也并非近現代工業(yè)的產物,早在1000多年前就存在食品添加劑。我國是最早發(fā)明豆腐的國家,在制作豆腐的過程中所使用的鹵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屬于食品添加劑的范疇。
真相解讀:目前世界各國對食品添加劑使用后的監(jiān)測數據顯示,并未出現因長期食用含食品添加劑的食物而導致癌癥發(fā)生的報道。食品添加劑在食品中的最大使用劑量和殘留劑量都要遵循《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中的相關規(guī)定,在規(guī)定劑量下使用,不會產生毒副反應,也不具致癌性。就拿遭質疑最多的甜蜜素來說,作為一種代糖,它能有效降低糖的用量,滿足特殊群體的需求,包括我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都已經相繼表示,食用正常用量范圍內的包括甜蜜素在內的代糖是安全的。
那么,食品中往往會添加多種添加劑,它們之間會不會因發(fā)生反應而導致副作用,或者說對人體產生聯合的副作用?現有證據表明,在允許添加的范圍內,尚未監(jiān)測到任何有害情況。
當然,質疑食品添加劑會致癌的人們要清楚,天然食物同樣也可能具有致癌性。比如,發(fā)霉的花生、豆類、玉米含有黃曲霉素,如果誤食了,那么就會增加發(fā)生消化道腫瘤的風險。長期食用腌制的紅肉,也同樣有一定的致癌風險。
網絡上曾流傳一種說法:食用天然食物對健康有益,而加工過的食物,尤其是添加了食品添加劑的食物對健康有害,甚至會誘發(fā)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
真相解讀: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必須嚴格遵守相關規(guī)定,包括使用范圍、用量、種類等。食品添加劑在被批準使用前要經過相關部門的嚴格審批,并以實驗數據作為支撐。截至目前,尚未發(fā)現任何一種添加劑在正常使用范圍內出現損害健康的情況。
天然食物也并不代表就一定安全,如果不正確食用,同樣會造成健康危害。比如,糖、鹽、油的超量攝入是“三高”真正的罪魁禍首。尤為重要的是,一般人心目中的天然食物其實非常少。如果你關注包裝袋后面的配料表,就會發(fā)現市面上銷售的食物或多或少都含有食品添加劑。
真相解讀:抱有這種想法的人,往往對食品添加劑缺乏了解。事實上,添加劑的誕生對整個食品加工行業(yè)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不僅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改變食物的性狀和顏色,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正是由于有了防腐劑、保鮮劑的存在,才極大地延長了食品的保質期,這在一定程度上還幫助解決了糧食危機的問題。
假如沒有了食品添加劑,商店里琳瑯滿目的各種食品將會不復存在。
真相解讀:以上這些物質不僅不是食品添加劑,而且按照我國的相關法律,它們是不允許被添加在食品里的。就拿三聚氰胺來說,從始至終它就和食品沒啥關系。三聚氰胺是一種化工原料,經加工可作水泥添加劑、塑料阻燃劑和涂料添加劑等。三聚氰胺被添加到食品里,完全是不法商販為了達到某些目的進行的非法操作,屬于違法行為。
很多人把違規(guī)添加食品添加劑的問題與食品添加劑安全性相關聯,這是錯誤的觀念。無論是食品添加劑超范圍和超劑量使用,還是非食品添加劑的亂用,都與食品添加劑自身的安全性無關。
真相解讀:在零食等預包裝食品中確實存在著大量的食品添加劑。但這里提到的“大量”,不是指質量大而是數量多,越是精致的零食往往含有越多種類的添加劑,如膨化劑、乳化劑、著色劑、抗氧化劑、穩(wěn)定劑和防腐劑,有些還添加了營養(yǎng)強化劑。
這些名稱看著都特別陌生的添加劑,究竟是作何用的?到底會不會對孩子的健康產生影響呢?
首先,食品添加劑大致可歸為3類:一是改善食品性狀和口感的,例如膨化劑、著色劑和代糖等;二是改變食物的保質期的,如保鮮劑和防腐劑;三是用來提高營養(yǎng)價值的,比如營養(yǎng)強化劑。無論是哪一種,合法使用都是被允許的。
其次,任何添加劑都有自己的使用劑量,即便種類再多,在設計之初都會充分考慮其安全性,并報相關部門審批。也就是說,只有通過試驗,認證它們在共同添加無害后,才會批準使用。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可以鼓勵兒童經常食用零食。對于處于快速發(fā)育期的兒童來說,經常食用零食,會出現營養(yǎng)不均衡的現象,如能量攝入超標、包括鋅在內的某些必須營養(yǎng)素攝入不足等,都會影響健康。也就是說,零食對兒童健康影響的情況確實存在,但真兇并不是食品添加劑,而是由吃多了零食造成的營養(yǎng)不均衡導致的。
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給人們帶來的更多的還是生活上的便利。提倡健康飲食并不代表要拒絕食品添加劑,二者其實并不矛盾,使用了添加劑的食物同樣可以很健康。
要正視食品添加劑的存在,不夸大它的價值,不忽視它潛在的問題,更不要危言聳聽。畢竟,它是食品加工行業(yè)發(fā)展的產物,也是時代進步的一種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