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
【摘要】思政教育是高校各項事業(yè)發(fā)展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在高校各項工作中居于中心地位,對于提高學生政治素養(yǎng)、培養(yǎng)高尚道德情操、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具有強大的指引、保證和開發(fā)功能。體育學院作為培養(yǎng)高素質體育人才的主要載體,肩負著立德樹人的重要職責?;谶@種背景,本文總結了體育學院學生的特點,分析了體育學院學生思政教育的問題,探究了體育學院學生思政教育的方法。
【關鍵詞】體育學院學生;思政教育;方法
人才培養(yǎng)是立德和樹人相統(tǒng)一的一個過程,而立德是根本。因此,體育學院應不斷提升思政教育水平,創(chuàng)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努力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新時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復合型人才。
一、體育學院學生的特點
(一)底子差,基礎薄弱
體育學院招生方式多為提前單獨錄取,報考條件為具有二級運動員(含)以上技術等級稱號。因此,多數學生身體條件好,專項成績突出,但從小忽視文化學習,有厭學情緒,底子差,基礎薄弱,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自覺意識差。
(二)自我調節(jié)能力弱
體育專業(yè)學生自信心、獨立性、頑強性、好勝心均較強,多屬于外向型性格,但心理易受外界干擾,主觀意識較為武斷,自我調節(jié)能力弱。
(三)遇事易沖動
目前體育學院學生多為“00后”,價值觀多元化,喜歡特立獨行,無拘無束??菰锏膶I(yè)訓練培養(yǎng)了他們堅韌不拔的意志和頑強拼搏的精神,在困難面前能夠勇敢面對,有耐心和恒心,但遇事容易欠考慮、易沖動、走極端。
二、體育學院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較單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不斷提升思政教育的重要地位,嚴格規(guī)定了思政教師的學生配比,教育方法有了較大改進,但仍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說教、灌輸式教育占據主導地位,政治理論課仍是思政教育的主渠道,目前,多數體育學院沒有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思想實際因材施教,導致學生出現(xiàn)厭學、應付情緒,主觀能動性不強。
(二)課程思政未融入專業(yè)課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上指出:“各類課程與思政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辫b于學科特點,體育學院專業(yè)課普遍在戶外進行,體育教師更加注重學生的專項成績,弱化思政教育和引導,對于政治認同、文化自信、人格養(yǎng)成等教育導向未能融入日常教學,立德樹人效果不理想。
三、體育學院學生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增強思政教育針對性
一是思政課教師要因材施教。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師要貫徹落實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要求,不斷提高素養(yǎng)、開拓眼界、豐富閱歷。拒絕一味地高談闊論,對學生進行生硬的思想灌輸,堅持思政教育來源于書本而又脫離于書本,從多方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明白有德有才是一名出色運動員具備的重要素養(yǎng),同時配合榜樣式教學案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二是輔導員要深入了解學生。作為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首先,輔導員要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提高政治站位,將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貫穿于教育學生的全過程和各環(huán)節(jié);其次,要以朋友之間的平等關系淡化老師的“絕對權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在學生情緒低落和煩惱郁悶時,選擇耐心傾聽,這樣才能降低學生的抵觸心理,走進其內心世界,進而對學生進行良好的疏導,解決其困惑;最后,在對學生深入了解中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抓住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培訓、形勢與政策宣講、主題班會等育人契機,結合體育競技中使用興奮劑、打假球等違反體育道德的事例,運用學生容易接受的語言方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學生內化于心、外化于形。
(二)豐富教育載體建設,提高思政教育實效性
新時代背景下,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將思政教育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一是利用微信平臺育人。利用微信、QQ等平臺,傳遞青春向上、樣式新穎、特色鮮明的育人內容,讓思想教育在潛移默化中進行。二是利用易班平臺育人。作為高校網絡育人的新形式,易班平臺方便輔導員進行管理以及和學生進行交流互動,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通過學生在熱點話題、真實案例、精品課程等資源的留言,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思想狀態(tài),調整教學方法,不僅能提升學習效率,還能提高思政教育的實效性。
(三)融入課程思政建設,確保思政教育全面性
將課程思政建設融入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之中,是人才培養(yǎng)的應有之義,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備內容。一是深化職業(yè)道德教育。將課程思政融入體育教學中,即在體育專項課授課過程中的禮儀、規(guī)則中,如比賽前向裁判表示敬意、下場后向觀眾鞠躬致謝、對觀眾的惡意干擾保持冷靜等,教育學生要文明有禮和誠實守信,在競技精神講解中融入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二是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專業(yè)課教師要確信每門課程都有其獨特的價值,要深入挖掘所教課程中的思政內涵,提取豐富的精神養(yǎng)料,發(fā)揮其價值塑造的重要功能。三是融合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實現(xiàn)課程思政,要立足課堂教學和創(chuàng)新實踐,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自學能力,學會反思創(chuàng)新。如組織學生線上觀摩籃球比賽錄像,將比賽中出現(xiàn)的爭議判罰作為開放性討論作業(yè),引導學生課后反思,創(chuàng)新判罰角度。這種線上線下的融合教育,不僅能拓寬教學維度,加深學習印象,還有利于提升學生反思創(chuàng)新能力,實現(xiàn)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三位一體”的課程思政培養(yǎng)目標。
四、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體育已經成為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xiàn),體育強國的實現(xiàn)離不開體育學子的積極貢獻。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加強對體育學院學生的思政教育,可以使其思想上入心,行動上化行,為實現(xiàn)體育強國不懈努力,為實現(xiàn)民族復興奮力邁進,成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理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9-11.
[2]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EB/OL].人民網,2016-12-8.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fā)《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9/t20170929_315781.html,2017-09-21.
[4]羌毅.高校輔導員以深度接觸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4):70-72.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f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2020-05-28.
[6]董翠香,樊三明,李夢欣,等.體育專業(yè)課程思政建設應解決的問題及實施路徑[J].體育學刊,2021,28(2):65-71.
(作者單位: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