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鳳璽, 蒲 育,2
(1.蘭州理工大學 土木工程學院,蘭州 730050;2.蘭州工業(yè)學院 土木工程學院,蘭州 730050)
近些年,隨著微納米測試與微機械加工技術的迅猛發(fā)展,許多材料力學試驗已表明:微/納米結構的靜動態(tài)力學特性均表現(xiàn)出顯著的尺度效應。Eringen[1]非局部彈性理論含有1個內稟尺度效應參數,很好地解釋了尺度效應,從而基于該理論對微/納結構力學特性分析及應用日益廣泛[2]。功能梯度材料(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F(xiàn)GM)微/納米梁模型以其簡單而高效的結構形式,F(xiàn)GM優(yōu)異的熱穩(wěn)定性、可設計性與智能可控性等,目前常見于微機電系統(tǒng)(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MEMS)中的核心組件,諸如微執(zhí)行器、微傳感器、微諧振器等。分析此類微/納結構的力學特性關乎MEMS核心組件的安全與設計、功能與優(yōu)化、智能與控制等,這也是復合材料納米力學優(yōu)先發(fā)展的前沿課題,因而備受學者們關注。
基于Eringen非局部彈性理論,Thai[3]采用一種拋物線型剪切梁理論,應用Navier法分析了簡支納米梁的彎曲、屈曲及自由振動。Ke等[4]基于Timoshenke梁理論(first-order shear deformation beam theory,F(xiàn)SBT),采用微分求積法(differential quadrature method,DQM)研究了壓電納米梁的熱-機-電耦合振動特性。文獻[5-6]考慮了各向同性材料,均采用Euler-Bernoulli梁理論(classical beam theory,CBT),劉燦昌等研究了納米梁的非線性振動問題,張大鵬等利用傳遞函數法分析了黏彈性地基上納米梁的振動特性。Rahmani等[7]基于FSBT并采用Navier法,首次研究了FGM納米簡支梁的自由振動,其結果表明:尺度效應對FGM納米梁的固有頻率影響顯著,納米尺度因子越大,則頻率越低。Ebrahimi等[8-11]考慮了不同溫度分布類型下材料物性隨溫度變化的相關性,采用CBT,F(xiàn)SBT并應用Navier法及微分變換法(differential transform method,DTM),先后研究了FGM納米梁的撓曲振動、熱-機耦合振動、熱屈曲問題。最近,文獻[12-14]均采用CBT,Ebrahimi等[12]應用DTM數值研究了FGM納米梁的濕-熱-機耦合振動特性;Hosseini等[13]應用Navier法獲得了FGM納米簡支曲梁自由振動響應的精確解;Nejad等[14]應用廣義微分求積法(generalized differential quadrature,GDQ)數值研究了雙向FGM納米梁的屈曲特性,但未考慮熱環(huán)境工況。Ansari等[15]基于FSBT考慮了幾何非線性,將Newton-Raphson迭代法和GDQ法相結合,數值研究了壓電FGM納米梁在熱-機-電耦合作用下的非線性自由振動問題。Ebrahimi等[16]基于Reddy三階剪切梁理論(third-order shear deformation beam theory,TBT),考慮了微孔隙的影響,應用Navier法研究了彈性地基上壓磁/電FGM納米簡支梁的磁-電耦合振動特性。
綜上所述,目前針對熱-機耦合作用下FGM納米梁振動與屈曲特性的研究仍十分有限,且這兩類問題都需要求解復雜耦合微分方程組的特征值問題,獲得解析解十分困難,故大多只限于簡支梁而采用Navier法獲得精確解。其次,為了將研究問題簡化分析,大多學者采用了CBT模型,由于該梁理論忽略了剪切作用的影響,故而由此預測的FGM納米梁靜動態(tài)響應其精確性仍有待商榷。此外,已有文獻對熱-機耦合作用下FGM納米梁屈曲與振動這兩類靜動態(tài)力學行為耦聯(lián)性的揭示目前十分少見,仍需進一步研究。
本文采用n階廣義梁理論(generalized beam theory,GBT)[17],基于非局部線彈性理論,在Hamilton體系下統(tǒng)一建立熱-機耦合FGM納米梁的振動與屈曲控制方程。應用前期研究基礎之上提出的一種改進型廣義微分求積法(modified generalized differential quadrature,MGDQ)[18-19]求解動態(tài)響應,通過屈曲與振動這兩類力學行為之間的二元耦聯(lián)性,編寫相應的循環(huán)子程序用來求解屈曲靜態(tài)響應。通過算例刻畫了多參數(因素)共同對FGM納米梁振動及屈曲特性的影響,分析了其影響作用機理。
如圖1所示,一長寬高分別為L×b×h的FGM納米梁,上表面為純陶瓷,下表面為純金屬。梁受初始軸向機械載荷為N(假設壓力為正),考慮溫度T沿梁的厚度方向溫態(tài)分布,材料的物性沿梁厚按Voigt混合冪律呈梯度分布且依賴于溫度變化。彈性模E,熱膨脹系數α,熱傳導率κ,泊松比υ,密度ρ等物性參數均是坐標z和溫度T的函數,可用統(tǒng)一式表示為
圖1 FGM納米梁的幾何尺寸Fig.1 Geometry of a FGM nanobeam
式中:Pm(T)和Pc(T)分別為金屬與陶瓷材料與溫度相關的某一物性參數;p為FGM納米梁材料組分的梯度指標。顯然,當p=0時,F(xiàn)GM退化為純陶瓷材料;當p=∞時,退化為純金屬材料。Pm(T)和Pc(T)隨溫度T的變化可統(tǒng)一表述為
式中,Pi(i=-1,0,1,2,3)為與溫度相關的材料系數。表1給出了金屬(SUS 304)和陶瓷(Al2O3)這兩種材料與溫度相關的材料系數[20]。
表1 金屬(SUS 304)和陶瓷(Al2 O3)兩種材料隨溫度變化的物性系數Tab.1 Temperature-dependent coefficients for metal(SUS304)and ceramic(Al2 O3)
本文考慮以下3種升溫類型:
類型1——均勻升溫(uniform temperature rise,UTR)
式中:T0為無應力狀態(tài)時的參考溫度,本文取T0=300 K;ΔT為升溫值。
類型2——線性升溫(linear temperature rise,LTR)
式中,ΔT=Tc-Tm。
類型3——非線性升溫(non-linear temperature rise,NLTR)
梁內任意一點在t時刻沿x,y,z方向的位移分量可描述為
式中:u(x,t),wb(x,t),ws(x,t)分別為梁軸線上一點的軸向位移、彎曲變形項撓度及剪切變形項撓度;f(z)=h(2z/h)n/(2n)為n階廣義梁理論對應的橫向切應力形函數。顯然,GBT可退化為3種著名的梁理論:當n=1時,退化為CBT;當n=3時,退化為TBT;當n=∞時,退化為FSBT。
由線彈性小變形的幾何方程可得非零應變分量
式中,g(z)=1-f′(z)為橫向切應變形函數。
由Eringen非局部線彈性理論,本構方程為
式中:e0為材料的非局部常數;a為內部特征長度;μ=(e0a)2定義為尺度效應非局部參數;L為外部特征長度;G(z,T)為剪切模量;?2為一維Laplace算子。
結構動能的變分
結構應變能的變分
初始軸向機械載和熱載荷做功的變分
對系統(tǒng)應用Hamilton原理
將式(7)~式(11)代入式(12)并作一些變分和積分運算,化簡后可得運動方程及邊界條件
顯然,當式(13)中與時間t無關時,則問題退化為FGM納米梁的熱-力耦合屈曲方程。此外,需要指出,嚴格意義上來講,Hamilton原理導出的邊界條件為尺度效應相關的非局部邊界條件,但基于Saint-Venant原理,可略去梁左右兩端小邊界處尺度效應相關的高階微量,進而經簡化并化簡后,考慮以下3種梁邊界:
(i)左端固支-右端固支(C-C)
(ii)左端簡支-右端簡支(S-S)
(iii)左端固支-右端簡支(C-S)
自由振動為簡諧運動,位移分量可設為
式中:U(x),Wb(x),Ws(x)為振型函數;ω為振動頻率;i為虛數單位。
將式(17)代入運動方程式(13)可得FGM納米梁熱-機耦合振動的控制微分方程
首先,GDQ實施離散化前,不失一般性,各參數采用如下的無量綱化
式中:λ為梁的跨厚比;I為慣性矩;Np和Ncr分別為無量綱初始軸向機械載荷和臨界屈曲載荷;Ω為無量綱頻率。
通過引入邊界控制參數,可實施C-C,C-S,S-S這3種邊界FGM納米梁動態(tài)響應MGDQ法求解的MATLAB統(tǒng)一化編程,達到優(yōu)化數值方法的目的。首先,基于GDQ法,位移振型函數在離散節(jié)點ξ=ξi處的k階導數可表示為
其次,可定義ξ=0及ξ=1處任意未知函數0階導數的權系數
據此定義,納米梁的3種邊界條件方程式(14)~式(16)可由GDQ統(tǒng)一離散化為
式中:n0=0或1;n1=0或1;n0和n1為邊界條件控制參數;n0=0,n1=0為C-C梁;n0=0,n1=1為CS梁;n0=1,n1=1為S-S梁。
考慮到應用傳統(tǒng)的GDQ離散控制方程與邊界方程后,方程總數和節(jié)點振型位移未知量的數目不相等,不能直接將振動問題轉化為特征值問題求解其動態(tài)響應。因此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礎之上,采用一種改進型GDQ法進行求解。即從離散邊界條件方程式(22)出發(fā),消去邊界點處的6個節(jié)點位移,同時解出內點處的這4個節(jié)點位移,使控制方程離散數目與振型位移獨立未知量的數目相等。其改進型權系數矩陣具體推導可參考蒲育等的研究。
將無量綱式(19)代入控制方程式(18)并應用MGDQ法離散后可得3種邊界下FGM納米梁熱-機耦合振動的統(tǒng)一化無量綱離散線性方程組
線性代數方程式(23)可用分塊矩陣表示為
式中:[K]與[M]分別為彈性剛度矩陣與質量矩陣,且均為(3N-10)階方陣;[KN]與[KT]分別為軸向機械載荷及熱載荷作用對應引起的子剛度矩陣;{X}為獨立節(jié)點振型位移列向量,其表達式為
顯然,求解線性方程式(24)的特征值問題可獲得FGM納米梁熱-機耦合振動的頻率和相應的振型。通過振動與屈曲的二元耦聯(lián)性,編寫MATLAB循環(huán)子程序可求解得出臨界屈曲載荷、熱屈曲及熱-力耦合屈曲臨界升溫值、臨界跨厚比等重要參數指標。
本文取離散節(jié)點個數N=17,納米梁的長寬尺寸分別為L=104nm,b=103nm,非局部參數采用 μ×10-6(nm)2的形式表示量級和量綱。本節(jié)主要探討不同梁理論對FGM納米梁預測頻率的影響并對數值結果的有效性進行驗證。
表2給出了均勻升溫(UTR)熱載荷作用下C-C,C-S及S-S這3種邊界FGM納米梁(λ=20,μ=1,ΔT=20 K)的前三階無量綱頻率Ω并與文獻[9]的結果進行了比較。本文采用TBT(n=3),而文獻[9]為了簡化分析采用了CBT(n=1)。不難看出:兩者預測的基頻結果比較吻合。注意到算例中跨厚比λ=20為細長梁,故而兩種梁理論預測的基頻結果比較接近。但隨著振型階數的增加,對三階無量綱頻率Ω3值而言,文獻[9]的結果明顯偏高。這是由于CBT忽略了剪切變形作用的影響而高估了梁的整體剛度。換言之,即使對于納米尺度細長梁而言,CBT比TBT預測的高階頻率值也明顯偏高。此外,由表2可見:約束越強,相應的頻率值越大;梯度指標p越大,頻率值越小。
表2 不同邊界FGM納米梁均勻升溫下的前三階無量綱頻率(λ=20,μ=1,ΔT=20 K)Tab.2 First three dimensionless frequencies of FGM nanobeams under the UTR for different boundary conditions(λ=20,μ=1,ΔT=20 K)
圖2主要用于驗證并探討GBT階數n的理想取值??紤]了UTR熱載荷作用,圖2(a)~圖2(c)分別給出了FGM納米固支梁(p=1,μ=1,λ=20,ΔT=40 K)的前三階無量綱頻率Ω隨GBT階數n變化的關系曲線:總的來看,各階頻率Ω都隨n的變化波動很小,n取偶數略微高于n取奇數(除n=1外)時預測的頻率,隨著n的增加,各階Ω值趨于穩(wěn)定,將趨于FSBT預測的頻率值。n=2時各Ω值為最大,n=3時(TBT)各 Ω值為最小,n=1(CBT)預測的頻率值介于期間。需要指出,取n=1實施計算過程中,結果顯示剛度矩陣奇異,此時可取n≈1代替(如取n=1.001),將此作為退化的CBT。與文獻[9]CBT預測的相應頻率值Ω1=14.513 1,Ω2=35.406 4,Ω3=59.492 1進行比較:由圖2可見,本文退化的CBT預測各階頻率值均偏低,且更為接近高階剪切梁理論TBT的預測值。
圖2 UTR升溫下FGM納米固支梁的前三階無量綱頻率Ω與GBT階數n的關系曲線Fig.2 First three dimensionless frequencies of a C-C FGM nanobeam under the UTR versus orders of n for the GBT
綜上所述,本文所采用的MGDQ法切實可行,行之有效。另一方面,即使對于納米尺度細長梁而言,CBT比TBT預測的高階頻率值也明顯偏高。因此,為使在高頻振動中獲得精確的輸出響應、同時也便于工程中使用,建議GBT的階數取n≥3的奇數為宜。
本節(jié)采用TBT,主要探討FGM納米梁的熱-機耦合振動及屈曲特性。圖3(a)~圖3(c)分別刻畫了C-C,C-S,S-S這3種邊界FGM納米梁(p=1,λ=20)的Ω1-Np關系曲線:無量綱基頻Ω1都隨無量綱軸向機械壓力Np的增加而單調減小,直至達到各自臨界屈曲載荷Np=Ncr時而發(fā)生失穩(wěn),此時Ω1=0。換言之,由Ω1-Np曲線與橫軸交點的坐標值可確定Ncr值。這是由于軸向機械壓力削弱了梁結構的整體剛度,當Np=Ncr時,F(xiàn)GM納米梁達到屈曲狀態(tài)而發(fā)生臨界失穩(wěn),由于臨界失穩(wěn)為靜平衡狀態(tài),故而Ω1=0。這也反映了FGM納米梁屈曲和振動這兩類靜動態(tài)力學行為之間的轉化和二元耦聯(lián)性。本文基于該二元耦聯(lián)性,通過編寫相應的MATLAB循環(huán)子程序用以求解FGM納米梁屈曲靜態(tài)響應,這樣可避免屈曲問題求解的二次解耦,二次提高計算效率。此外,由圖3可見:對μ=0,μ=1,μ=2,μ=3,μ=4這5種取值而言,非局部參數μ值越大,基頻Ω1和臨界載荷Ncr越小。這是由于μ值越大,則尺度效應越顯著,納米梁的整體剛度將明顯弱化的緣故。比較圖3(a)~圖3(c)可見:取相同的參數值,約束越強,頻率和臨界載荷值越大,則納米梁越不易失穩(wěn)。這與宏觀尺度(μ=0)FGM梁類似,邊界約束強,梁抵抗變形的能力就強,進而抗失穩(wěn)能力也就提高了。
圖3 不同邊界下FGM納米梁的無量綱基頻Ω1與無量綱初始軸向壓力N p的關系曲線Fig.3 Curves of dimensionless fundamental frequencyΩ1 of FGM nanobeams versus dimensionless initial axial compressive force N p for different boundary conditions
為了便于下文分析不同升溫類型對FGM納米梁頻率和臨界載荷的影響及作用機理,考慮了UTR,LTR,NLTR這3種升溫類型,圖4給出了FGM納米梁(p=1)的拉/壓彈性模量系數S1隨升溫ΔT的變化關系:各S1值均隨ΔT的增加而單調減小。取相同的ΔT值,UTR使S1減小最為顯著,LTR次之,NLTR最為不明顯。其余彈性模量系數Si與之類似,這里不再一一驗證。換言之,由于本文考慮了材料物性與溫度的相關性,對這3種溫度分布升溫類型而言,梁結構的彈性剛度均隨升溫ΔT的增加而降低了,且UTR使其減小最為明顯,NLTR使其減小最為緩和,進而UTR使頻率和臨界載荷減小最為顯著。
圖4 不同升溫類型下彈性系數S1與升溫ΔT關系曲線Fig.4 Curves of elastic coefficient S1 versus different types of temperature riseΔT
圖5(a)、圖5(b)分別給出了UTR和LTR升溫下3種邊界FGM納米梁(p=1,μ=1,λ=20)的Ω1-ΔT和Ncr-ΔT關系曲線:各基頻Ω1和臨界載荷Ncr曲線值均隨升溫ΔT的增加而單調減小,直至達到各自的臨界升溫值ΔTcr時發(fā)生熱屈曲而失穩(wěn),此時Ω1=0,Ncr=0,兩類曲線與橫軸交點的坐標值幾乎相同,該值即為相應的ΔTcr。這是由于隨著ΔT的增加,各彈性系數減小了,進而結構的彈性剛度降低了;另一方面,增大的熱軸力為壓軸力,這也愈加削弱了梁結構的整體剛度,當ΔT=ΔTcr達到熱屈曲狀態(tài)時,臨界失穩(wěn)載荷完全由熱軸力提供,不需要額外的軸向機械壓力,故而Ncr=0,且熱屈曲為臨界平衡狀態(tài),從而Ω1=0。這也再次表明了FGM納米梁兩類靜動態(tài)力學行為之間的二元耦聯(lián)性。此外,取相同的ΔT值時,同一邊界下UTR比LTR使Ω1和Ncr值減小更為明顯,進而UTR更易使FGM納米梁達到熱屈曲而失穩(wěn);同一升溫類型下,邊界約束較強,則頻率、臨界載荷及臨界升溫值均越大。其作用影響機理前文已有分析,這里不再贅述。
圖5 FGM納米梁的無量綱基頻Ω1及無量綱臨界屈曲載荷N cr隨升溫ΔT變化關系曲線Fig.5 Curves of dimensionless fundamental frequencyΩ1 and dimensionless critical buckling load N cr of FGM nanobeams versus temperature riseΔT
圖6考慮了Np=-5,Np=-2,Np=0,Np=2,Np=5這5種取值,刻畫了FGM納米梁(p=1,μ=1,λ=20)在熱-機耦合作用下FGM C-S納米梁的Ω1-ΔT關系曲線:各Ω1曲線值都隨線性升溫ΔT的增加而單調減小,當ΔT=ΔTcr時,納米梁發(fā)生熱-機耦合屈曲而失穩(wěn)。此外,取相同的ΔT值,由Np=2和Np=5對應的這2條基頻曲線來看:初始軸向機械壓力越大,則Ω1和ΔTcr值越?。挥蒒p=-2和Np=-5對應的2條基頻Ω1曲線來看:初始軸向機械拉力越大,則Ω1和ΔTcr值也越大。這是由于初始軸向機械拉力提高了納米梁抗彎曲變形的能力。
圖6 C-S邊界FGM納米梁的無量綱基頻Ω1隨線性升溫ΔT變化關系曲線Fig.6 Curves of dimensionless fundamental frequencyΩ1 of C-SFGM nanobeam versus linear temperature riseΔT
圖7反映了NLTR升溫ΔT=200 K及5種非局部參數μ=0,μ=1,μ=2,μ=3,μ=4取值時FGM納米簡支梁(p=1,Np=5)熱-機耦合振動的Ω1-λ關系曲線:隨著跨厚比λ的增大,各基頻曲線Ω1值均先增大,隨后單調減小,達到各自臨界跨厚比λcr時,發(fā)生熱-機耦合屈曲而失穩(wěn),此時Ω1=0。這是由于熱載荷、機械載荷及跨厚比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此時FGM納米梁的力學行為表現(xiàn)出復雜的耦合特性。此外,取相同的跨厚比λ,非局部參數μ值越大,基頻Ω1越小,納米梁達到熱-機耦合屈曲時,λcr值也越小。即尺度效應越顯著,頻率和臨界跨厚比越小,F(xiàn)GM納米梁也更易失穩(wěn)。
圖7 FGM納米簡支梁熱-機耦合振動的無量綱基頻Ω1隨跨厚比λ變化關系曲線Fig.7 Curves of dimensionless fundamental frequency Ω1 of S-SFGM nanobeam subjected to thermal-mechanical loads versus slenderness ratiosλ
圖8反映了3種邊界FGM納米梁(μ=1,λ=20,Np=5,ΔT=100 K)熱-機耦合振動的Ω1-p關系曲線:各基頻曲線Ω1值先隨材料組分梯度指標p的增加而顯著減小,隨后減小趨于緩慢。這是由于p增加的初始階段,陶瓷成份Al2O3驟減,F(xiàn)GM納米梁的整體剛度迅速降低而導致的。
圖8 熱-機耦合作用下FGM納米梁的無量綱基頻Ω1隨梯度指標p變化關系曲線Fig.8 Curves of dimensionless fundamentalΩ1 of FGM nanobeams subjected to thermal-mechanical loads versus material graded index p
通過引入邊界條件控制參數,采用MGDQ法實施了3種邊界FGM納米梁動態(tài)響應求解的MATLAB統(tǒng)一化編程,初次優(yōu)化了數值分析方法?;陟o動態(tài)響應之間的二元耦聯(lián)性實施解耦,通過循環(huán)子程序獲得屈曲靜態(tài)響應,二次優(yōu)化了MGDQ法并提高了計算效率,為FGM微/納結構的力學行為研究提供了一種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且研究結果表明:
(1)即使對于納米尺度細長梁而言,隨著階次的增加,CBT仍明顯高估納米梁的高階頻率。而GBT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工程應用價值,建議推廣使用。
(2)FGM納米梁的熱-機耦合振動頻率、臨界載荷、臨界升溫值均隨尺度效應非局部參數、軸向機械壓力、升溫、梯度指標的增加而減小。溫度分布不同,其影響有顯著差異。即UTR使FGM納米梁頻率減小最快,更易使梁失穩(wěn)、LTR次之、NLTR則最為緩和。
(3)隨著跨厚比的增加,F(xiàn)GM納米梁熱-機耦合振動的基頻先增加,隨后減小,達到臨界跨厚比時發(fā)生熱-機耦合屈曲而失穩(wěn),此時基頻減小為零;微/納尺度效應越明顯,臨界跨厚比則越小,F(xiàn)GM納米梁此時更易失穩(w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