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婧
(遼寧理工職業(yè)大學 遼寧錦州 121007)
網絡世界紛繁復雜,新媒體平臺崛起,有好的一面,比如開拓了大學生們抒發(fā)情感,加強社交,分享生活甚至是提高物質生活的平臺,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新媒體環(huán)境下,學生們的思想、行為也變得越來越捉摸不透。網絡上曾出現(xiàn)過“名媛拼單群”“私生群”等等扭曲現(xiàn)代人們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各類信息。對于還在念書的學生們來說,也許還沒確立足夠正的三觀和足夠明確的人生方向,很容易被網絡世界的不良信息所引誘和誤導,出現(xiàn)因為攀比心理而進行大額網貸、發(fā)表不利于祖國統(tǒng)一的狂悖言論等事情。而對于高校輔導員來說,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及生活上的問題和困難是主要工作之一,需要幫助學生排憂解難渡過難關,以免他們誤入歧途,出現(xiàn)不可挽回的結果。[2]但就目前中國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工作開展來看,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一一優(yōu)化,找到更適合目前大環(huán)境背景下的指導方法。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很多輔導員只是在開學時候露個臉,因為一般沒有專業(yè)課程由輔導員教授,所以上課以后除了黨員工作,班級活動開展時可以見到輔導員,平時輔導員出現(xiàn)的時候并不多,一般就是微信、QQ里通知信息,讓大家有問題咨詢他,但是很少深入同學們的日常生活,認真了解同學們的心理和行為變化,也就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主動找同學溝通疏導。[3]當代大學生們也很少會主動找輔導員傾訴自己的想法,要么就是跟同學嘮叨,要么就是自己消化,但是同齡人的勸解很多時候可能起不到根本上的作用,因為大家都可能對某個問題也是一知半解,不如輔導員看得真切,但是這兩頭的不主動,也就導致了輔導員了解同學的思想狀況太流于形式,起不到實質性作用。
大部分學校的輔導員是一個年級一個專業(yè)甚至多個專業(yè)配一名輔導員,學生數量多而輔導員數量少,一對多,很多時候輔導員工作繁重根本無暇顧及每個學生的思想狀況,基本不可能做到跟每個同學一對一輪流溝通。收集學生問題,一般也都是以表格、文檔等電子形式交流,不能及時準確地捕捉到學生的情感流露,大家也一般不愿意以這種形式來跟輔導員交流問題。所以輔導員數量和交流形式也是阻礙老師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
表1 高校輔導員部分日常工作
網絡世界日新月異,每天的新鮮內容層出不窮,而大部分輔導員的關注內容,還都停留在談戀愛、學業(yè)是否順利等問題上。[4]而目前大多數學生可能存在的攀比心理、網絡世界的詐騙、不恰當言論的發(fā)表以及扭曲的觀念形成問題卻沒有對其加以關注。很多學校出現(xiàn)學生為購買某某商品進行校園貸款,利滾利最后不能還債而抑郁的事件,還有進行裸貸的情況,這都是學生們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緣故。因為沒有正確的觀念,所以容易被一些不正確的信息誤導,而這些問題輔導員如果不去深入了解和溝通,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存在是不可能及時糾偏的,所以輔導員也要樹立新的意識,根據新時代社會發(fā)展的特色,預先準備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新的問題和困難,這樣才有利于及時幫助他們解決。
如果多對一的模式下,輔導員不能很好地掌握和管理每一位同學的思想動態(tài)和行為動態(tài),那么建立小單位輔助導員制度就十分有必要了。單位劃分以人數決定,班級人數少就以班級為單位劃分,每個班設置一到兩名同學為班級輔導員助理,同學之間接觸得比較多,也比較能夠有同理心,每天也可以切實發(fā)現(xiàn)周圍同學的變化,及時幫助疏導,也可以及時傳達給老師。[5]如果班級人數較多,也可以以寢室為單位,每個寢室有一名輔導員助理,負責本寢室的輔導輔助工作,每天生活在一起的人最能及時發(fā)現(xiàn)室友的心情、情緒等變化,也可以在生活上給予較多的關心和關愛,這樣輔導員只需定期向輔導員助理了解情況,抓大放小,有重點把控對象,既提高了效率,也能更有針對性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同學遇到問題都不喜歡跟老師、家長和同學交流,由于各種原因他們覺得難以啟齒或者可能傷害了自己的自尊心而不愿意向周圍的人透露,相反可能更喜歡向一些“陌生人”傾訴,而輔導員為什么不能扮演這個“陌生人”呢?,F(xiàn)在有很多新媒體平臺都有“傾聽箱”等類似的收集各種故事、問題的途徑,學校也可以效仿,開設專門的網絡平臺收集箱,實名或匿名都由學生自己選擇,在特定的通道里寫下自己的故事、困惑、問題、困難等,只有自己和輔導員可見,如果匿名,輔導員也不會知道是誰發(fā)送的內容,只會對事不對人地有針對性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這樣“陌生人”的解答,會讓學生更有安全感,也更沒有距離感,跨越了心理上的障礙,就可能敞開心扉。
表2 新媒體平臺種類及用法
老師與學生之間不應該有太多的距離感,這樣學生不把老師當朋友,不會愿意向輔導員抒發(fā)自己的真實情感。如今大多數輔導員都很年輕,與學生其實很有共同語言,也有很多共同的愛好。如此一來,如果能夠定期分批開展校園團建活動,多開展真人CS,攀巖,登山等戶外有利于建立彼此信任感和合作感的活動,既能吸引學生興趣也能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輔導員也可借助這些機會在生活活動中找到各種契機告訴和傳授大家正確的三觀和對待困難的看法,這樣一來,久而久之,學生自然而然會把老師當成自己前進道路上的指明燈,愿意聽取輔導員的教導和建議。
時代改變,網絡世界帶給大家的不僅是便捷還有危險。詐騙、引誘、蠱惑等手段都可能會毀掉學生的一生。所以作為輔導員也要通過多方渠道去了解如今經常出現(xiàn)的一些校園問題,通過新聞、案例、常識等內容向學生預先展示和告知某些危險性信息,以防學生上當受騙等。開展觀念教育課堂,盡可能找一些身邊的真人真事進行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這樣堅定的信念一旦形成,就很可能是危險邊緣的救贖機會。所以高校輔導員一定要及時了解時代網絡媒體特征,可能會出現(xiàn)的狀況,給學生打好預防針,會大大降低思想上、行為上的偏頗。
高職院校在招錄輔導員時,要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定實行統(tǒng)一的考試、面試,通過層層選拔挑選出符合學校要求,具有教育奉獻精神和進取精神的高素質人才,這樣在今后的工作和與學生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才有可能以自身的行為感染別人,樹立良好的形象以及成為學生的榜樣,學生才有可能愿意聽取輔導員的意見或建議,以自身魅力吸引學生,以自己的高素質人格作為學生的榜樣,開導思政教育才可能事半功倍。
網絡的發(fā)展,新媒體崛起的大環(huán)境背景下,學生們面臨著各式各樣的誘惑和“危險”,輔導員們的工作開展也具有很大的挑戰(zhàn)。為此,輔導員在今后的工作中應該及時更新自己的工作模式,與時俱進,不斷嘗試新的方法,一方面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思想問題,幫助他們及時糾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們更好地成長,這樣才可以為國家源源不斷輸送高素質人才,為國家發(fā)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