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軍
摘要: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恰當地使用音樂進行體育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也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協調學生的身心,還能提高學生的生理機能。無論是開始部分、基本部分還是結束部分,恰當的音樂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音樂;課堂;體育興趣
引言:
一次偶然的機會,學校音響系統(tǒng)的調試,恰好學生課間操,平時都是古板的吹哨、口號來控制學生節(jié)奏,機緣巧合放了一首《大風吹》,沒想到效果之好,學生積極性就像頓時來了一股潛在力量,非常興奮地完成了整個課間操。由此,筆者對這一現象進行的分析和探究,如果能在體育課堂中不失時機的加入音樂伴奏,發(fā)揮音樂的巨大感染力,定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音樂在體育課堂中的作用
1.有利于體育課堂教學任務的完成
在音樂伴奏下進行教學,能給學生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有助于克服對障礙物的懼怕心理。同時,在進行節(jié)奏感較強的項目時,有助于提高學生動作的連貫性和一致性,這對學生掌握技術要領是十分重要的。課余要求學生多聽節(jié)奏感強的音樂和歌曲,并隨節(jié)拍活動肢體,在聽中動、在動中聽、聽動結合,以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和節(jié)奏感,發(fā)展其協調能力。
2.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
在體育課中播放一些優(yōu)美的音樂,能促使學生運動神經興奮,從而促進腎上腺激素的釋放,進而減輕疲勞感,激發(fā)機體本身的潛能和學習的興趣。例如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過去單調乏味的徒手操等熱身方式,取而代之的是設計了隨著優(yōu)美的樂曲聲,由教師帶領著學生做《騎馬舞》的練習,一曲《江南style》把優(yōu)美的樂曲和體育鍛煉結合起來,從而學生能更加積極參與并享受這一過程。把音樂恰當地運用到體育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使原來單調緊張的課堂變成了動作優(yōu)美、課堂氣氛活躍的課堂,從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氣氛也會變得更加活躍。
3.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體育運動興趣
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傾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人對事物的一種認知傾向,一種潛在的巨大動力,當我們有興趣地做某件事情或某項活動的時候,就會很投入,而且印象十分深刻,并伴隨著積極地情緒喚醒和內心體驗,陶冶我們的情操。特別在青少年時期 ,對某種事物的興趣可以間接地轉化為一種無形的動力 ,因此在初中階段,注重其興趣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音樂的合理運用能夠使教學過程呈現出情景交融、形聲并茂、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非常符合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特征,能夠充分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從而很好地激發(fā)其體育學習的興趣。
4.因材施教,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運用音樂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個性化教學,現在教學越來越強調個性化,強調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個性化教學正視學生個體間、群體間存在差異的現實,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水平和接受能力設計相應的教學計劃,從而激發(fā)個體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潛能,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就動機,最終達到相應的體育學習效果。
二、如何科學的選擇和安排音樂
在體育教學中,如何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動作技術、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增強體質,從而養(yǎng)成“終生鍛煉”的習慣是體育教學的根本任務。學生動作技術的形成,是在不斷的模仿、練習、糾正動作、再練習的基礎上形成的。運用音樂的反饋功能,使學生能夠根據音樂節(jié)奏,更快更準確地完成學習的動作技術。體育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及不同的課堂實施階段來選擇不同類型的音樂。
1.音樂在準備部分運用
體育課準備活動的目的是使身體各器官機能和學生情感狀態(tài)盡快進入運動的狀態(tài),在很大程度上減少運動損傷的發(fā)生,為基本部分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jié)課的開始就新引導了學生的目光和注意力,那么這節(jié)課在很大程度上就成功了一半。開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通過學生的聽覺系統(tǒng),感受音樂,在音樂的氣氛下讓學生產生興奮,比如:節(jié)奏鮮明、輕快的音樂,從而更好的進行接下來的學習。
2.音樂在基本部分的運用
體育教學的基本部分是學生學習的主要環(huán)節(jié),該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注意力集中,充分調動學生的所有感官系統(tǒng)和運動系統(tǒng)于學習中。所以,適合的音樂能較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能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如:在《足球腳背正面運球》一課的技術練習中,教師由原地的模仿練習到走動中的運球練習,有跑動運球到急停啟動運球練習,那么教師可以利用不同節(jié)奏的音樂來改變學生運球的速度的快慢,這樣就很好的增加或減弱練習難度,循序漸進,讓學生逐步掌握該技術。
3.音樂在結束放松部分的運用
體育教學要做到有張有弛,在基本部分的學習中要求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狀態(tài),在結束的放松部分,要讓學生學會肢體和情緒上的放松,不失時機的配上適合的音樂可較好地提高放松效果,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結束教學,放松部分的拉伸練習可用比較輕柔、舒緩的音樂如:《琵琶語》、《童年》等。
結語:
當前社會,創(chuàng)新教學技術的應用是體育教學改革的一個研究方向,其中音樂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是最鮮活、最富創(chuàng)造力的應用課題之一。音樂在體育教學實踐中的應用不單純是一種方式的引進,更是一種教學方式的改革。它引發(fā)了體育教學觀念、設計、方法、互動、藝術等方面一系列的探究與思考。音樂需要延續(xù)傳統(tǒng)教學手段中的先進成分,并在此基礎上充分發(fā)揮其功能和優(yōu)勢,二者有機結合、相輔相成,構成教學信息的高效傳輸和反饋,爭取使體育教學達到最優(yōu)化境界。
參考文獻:
[1]《基礎教育課程》編輯部.培養(yǎng)運動能力,塑造體育品德,形成健康行為——訪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修訂組負責人季瀏[J].基礎教育課程,2018(1):74-78.
[2]肖華程.多元化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科普童話·新課堂(下),2020,(11):129.
[3][英]比爾·貝斯威克著,張忠秋譯.足球心理訓練[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