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月紅
【摘 要】本文主要以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組織學生整本書閱讀的有效性研究為重點進行闡述,首先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整本書閱讀的背景,其次從展現(xiàn)讀書魅力,調動學生閱讀熱情、書寫讀后感,全面思考與總結、關注閱讀分享,強化閱讀理解水平幾個方面深入說明并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整本書閱讀策略的途徑,繼而強化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時效性,旨意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有效性
新課改條件下,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應關注課程資源的挖掘,教師巧妙地結合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活動,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激發(fā)學生閱讀主動性和積極性,不斷拓展學生學習視野。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讀書會可強化學生語文閱讀技能,要想提高讀書會的活動質量,需引進整本書閱讀。語文教師應圍繞學生學習能力和性格特征,精心設計整本書閱讀環(huán)節(jié),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閱讀效率。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整本書閱讀的背景
對于整本書閱讀,是近些年產(chǎn)生的一種新型模式,教師立足于學生學習特點與認知能力為前提,給學生推薦對應的閱讀書籍,針對性地進行閱讀指導,強化學生對整本書內容的掌握,進而發(fā)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在進行整本書閱讀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突破單篇文本學習的局面,給學生開啟閱讀文學的道路,擴展學生閱讀面,有助于發(fā)展學生文學素養(yǎng);并且整本書閱讀活動形式能夠加強學生自身專注力的培養(yǎng),拉近學生和圣賢之間的距離,促進學生和古代圣賢進行對話,吸取他人良好品質,便于健全小學生人格;最后整本書閱讀形式還可創(chuàng)新語言交流途徑,給予學生寫作能力與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產(chǎn)生積極影響。在學生思考整本書過程中啟迪學生語文思維,潛移默化的升華學生思想境界。所以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是存在深遠意義的,需要教師認真關注。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整本書閱讀策略的途徑
(一)展現(xiàn)讀書魅力,調動學生閱讀熱情
小學生需具備閱讀熱情,才可積極的加入閱讀活動。對于圖書選擇,教師應深層次研究整本圖書的內容,給學生介紹整本書創(chuàng)作亮點,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對閱讀活動產(chǎn)生強烈的欲望,真正的發(fā)揮整本書閱讀作用。閱讀書籍的選擇要求教師細致研究人物經(jīng)歷以及情感變化,深層次掌握書籍的主旨,在閱讀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促進學生分析和研究過程。鼓勵學生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充分思考書籍中的故事發(fā)展過程,促使學生思維得以開拓。然而若要求學生閱讀具備深度和廣度的書籍,學生在理解過程中會存在困難,所以教師應全方位思考書籍選擇的合理性,不要局限于某個原因進行書籍推薦,分析書籍作者的基本情況、封面情況和插圖情況等。并且圍繞學生興趣愛好,盡可能地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確保學生可高效的閱讀整本書。就是密切結合學生的好奇心理,鼓勵學生在閱讀期間對整本書內容進行總結與歸納,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比如閱讀《草房子》書籍時,教師應全方位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書籍目錄,總結書籍內容,清晰地描繪故事情節(jié)。學生整理故事的發(fā)展過程。學生深入感知書籍的故事,自然而然地對故事實際情況產(chǎn)生好奇,學生仔細地挖掘故事內涵,更好地開展整本書閱讀活動。
(二)書寫讀后感,全面思考與總結
閱讀活動以及寫作活動是密切相關的,寫作作文閱讀活動的升華表現(xiàn),閱讀目的是不斷積累語言內容,完成巧妙的創(chuàng)作。語文閱讀期間,學生總會存在心靈被觸動的瞬間,和書籍的作者生成情感共鳴,教師應鼓勵學生書寫感觸與心中的想法,教師不要過于追求對與錯,由于每個小學生處于的角度是不同的,難免會生成不同的思想意見。在寫作活動中,樹立學生語言文字表達意識,培養(yǎng)學生文字運用能力。寫作可以通過情感進行表達,還可通過情境描寫進行表達,不管是怎樣的人物和事物介紹,都可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學生對整本書閱讀活動的參與程度。教師引導學生對于整本書的某個段落進行感想發(fā)表,還可結合事情的經(jīng)過展開想象,教師給學生布置開放性的寫作任務,學生通過寫作表述自己的想法,全方位強化整本書閱讀的效果。學生認為在生活中應積極進取,學習魯濱遜精神。一些學生認為人要擁有大無畏的精神,勇敢地拼搏。比如閱讀《魯濱遜漂流記》書籍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積極勇敢的精神進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書寫自己的感知。學生閱讀主人公的成長經(jīng)歷,勢必會對生命的含義生成全新的認知。一些學生認為應該拼搏與奮斗,應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時光,努力充實自己。一些學生認為應該學會對自然事物進行探索,用探索之心對待這個世界。由此,每個學生的想法都是比較豐富的,那么書寫的內容也是各種各樣的,然而不管是哪一種寫作方式,都包含著正能量的觀念,無形中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促進整本書閱讀活動的進展。
(三)關注閱讀分享,強化閱讀理解水平
小學階段的教學實踐中,教師不可放任自由的讓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而是要發(fā)揮自身的指導者作用,對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產(chǎn)生的疑惑進行回答,加深學生對圖書人物形象的理解,梳理事件的發(fā)生經(jīng)過,感知書籍中描繪的景物特征,領悟語言文字的韻味。教師給學生樹立閱讀分享的意識,定期進行閱讀分享活動,學生之間互相交流與溝通,深層次的挖掘書籍內容。
閱讀分享主要是給學生塑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教師結合書籍內容的不同與教學需求,設置分享活動的環(huán)節(jié)??梢龑W生對優(yōu)美詞句進行摘抄、對于優(yōu)美詞句進行閱讀分享等,還可組織學生進行圖書競賽和講故事比賽,提高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還要給學生設置多樣化的問題,要求學生圍繞語言描寫的特征與情境描寫、動作描寫以及語言描寫構建整本書閱讀的結構體系。鼓勵學生描述喜愛的人物,通過語言進行文字表達,還可分析作者書寫的手法,研究作者創(chuàng)作的優(yōu)點與長處,其他學生以及教師進行全方位評價,及時改進整本書閱讀方案與策略。由此給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強化學生寫作水平。比如《童年》書籍的閱讀過程,教師鼓勵學生進行閱讀分享,有的學生認為這本書可以震撼心靈,有的學生認為這本書讓自己感動,全方位地給學生滲透愛的含義,指引著學生對他人要擁有愛心,勇敢地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教師給學生提供自我才能的展示平臺,學生之間互相分享與實踐,在閱讀整本書內容的同時,強化學生思想觀念交流,豐富學生語文知識儲備量,為學生帶來良好的閱讀體驗。
(四)研究閱讀方法,培養(yǎng)學生閱讀技能
語文教師在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時,需給學生引進有效的閱讀方法,把整本書閱讀教學實際情況當作入手點,充分的優(yōu)化與整合教學環(huán)節(jié),做好整本書閱讀準備。教師帶領學生分析目錄的結構,比如《昆蟲記》的閱讀內容,引導學生把昆蟲劃分多個文字部分,在每一個段落中找到昆蟲的特點與成長習慣,學生以分析閱讀內容為基礎自主的加入閱讀活動,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整本書閱讀方法,增強整本書閱讀教學指導質量。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整本書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是存在巨大意義的,在整本書閱讀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還要拓展學生語文思維,提高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分析整本書閱讀的方法,樹立學生整本書閱讀意識,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教師還要按照成長特點和語文教學情況科學地給學生推薦書籍,全方位培養(yǎng)學生閱讀動力,將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劉美.培養(yǎng)教師閱讀習慣 打造學習型教師隊伍——關于民族地區(qū)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研究的拓展探究[J].貴州教育,2020(21).
[2]王娜娜.建構整本書閱讀班本化閱讀圈——陶行知兒童觀對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班本化實踐的啟示[J].課外語文, 2020,000(010):P.12-13.
[3]林小萍.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新探——以《窗邊的小豆豆》為例[J].課外語文,2020(13).
[4]朱鳳艷.整本書閱讀與部編小學語文教材整合研究初探[J].讀與寫(教師),2020(7):0132-0132.
[5]方錦河.探究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J].讀與寫(教師),2020,000(005):P.1-1.
[6]聶煥嬋.加強“整本書閱讀”指導,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J].語文課內外,2019,000(006):239,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