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飄飄
【摘? 要】 每一堂數學課,都有一個學習主題,各個環(huán)節(jié)既要圍繞主題與教學目標緊密相扣,充分尊重與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緊緊抓住學生的思維,張弛相間,又要在內容上前后相呈,緊密相扣,有一定的邏輯性與思維啟發(fā)性,過渡自然,最終引導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關鍵詞】 主題? ?圍繞? ?學生? 探究
數學新課標提出: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然而,數學課堂不同于語文課堂有明確的情節(jié)主題,各個教學內容需要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與構思。于是,在許多數學優(yōu)質課的展示活動中,我們看到了很多教師的教學設計可謂匠心獨具,有從生活中擷取數學內容的,有引導學生創(chuàng)意設計所學主題的,也有師生合作探究發(fā)現的。
每堂數學課都有一個學習主題,各個環(huán)節(jié)既要圍繞主題與教學目標緊密相扣,充分尊重與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緊緊抓住學生的思維,又要在內容上前后相承,緊密相扣,有一定的邏輯性與思維啟發(fā)性,過渡自然,最終引導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那么,數學課堂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應當如何用線把每一顆珍珠串起來呢?
一、選材要扣緊主題
一堂數學課需有明確的教學主題,及需要達成的教學目標。課堂組織的學習活動,應當是為完成這一教學目標而緊緊圍繞學習主題而展開的。
一位青年教師執(zhí)教北師大三年級上冊《搭配中的學問》,設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3位教師和4位學生進行乒乓球比賽,其中每位教師都要和每位學生比一局。問師生之間一共要比賽多少局?
生:一共要比12局。
師:為什么?
生:因為每個老師要和4個學生都比,因此每個老師就要打4局,3個老師,3×4=12。
師:噢,你很聰明,用乘法進行了計算。那如果我改成“2位教師和3位學生比賽”呢?一共要打幾局?
生2:一共要打6局。因為2×3=6。
師:哪位小朋友來模仿這題,改動一下數字,看看怎么求比賽場數嗎?
生3:2位教師和6位學生進行乒乓球比賽,一共要打幾局?
師:你們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嗎?
在教材的練習中,設計了一個從學校經過少年宮到動物園的路線分析圖,引導學生按序思考一共有幾條路線。遺憾的是,這位青年教師把這一環(huán)節(jié)刪掉了。在上述環(huán)節(jié)中花費不匪地去研究乘法應用,有序思維的畫線法、作圖法反而被拋棄了。按理,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學會有序思維,掌握有序思維所借助的方法。乘法運算并不是本課的教學主題和重點,遠離了教學目標的指向。
三、主題線要前后相呈
數學來源于生活,學習數學也常常在各種現實情境中進行。一位青年教師執(zhí)教北師大四年級上冊《解決問題的策略》中,把課堂定句為《打靶中的數學》,設計了這樣一些環(huán)節(jié):
1. 導入比賽:今天帶大家去參觀一個有趣的打靶比賽。出示靶子,各環(huán)上有數字。你能看明白嗎?
師:在觀看比賽前,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請你用紙記錄下它們的成績。它打在哪個環(huán)上,就記在計數器上。得出一個總的成績。學生記錄并統(tǒng)計和分析。
師:三個選手的成績各不一樣,你覺得他們公平嗎?
生:不公平,他們打的槍數不一樣。
師:怎么才能公平呢?請學生重新安排打靶比賽。
2. 頒發(fā)獎品:已知一等獎是一輛汽車模型:10000元。三等獎是一個最大三位數。你估計二等獎價格會在多少左右呢?把你估計的數字寫在下面。
生:我估計9999。生:5999 生:1000
師:你能再估計一個嗎?
生:7400
師:還有嗎?再告訴一條信息。最接近8000元。
生:7999元。
師:這個神秘的獎品就是一輛小火車。
二、組織形式圍繞主題要多樣化
從學習者的角度來看,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豐富而有意義的,能引起學習者心理和生理上的共鳴。單一的、重復的學習模式很容易導起學習者生理和心理上的疲乏。因此,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也應當是豐富多采的。
一位教師在執(zhí)教北師大數學第六冊《兩位數乘兩位數》時,設計了這樣一些教學環(huán)節(jié):
1. 師生回顧:在第三個單元,我們學會了什么內容嗎?
2. 口算搶“鮮”:出示口算題若干,讓學生練習:
30×50=? ?79×20=? ? ?76×30=
學生互相討論并校對。師:要怎么寫?用什么方法口算。
3. 筆算“步步高”:出示:豎式
41×22=? ? ? ? ? ?56×27=? ? ? ? 43×26=
請三位學生到黑板上板演。
師:做這種題目,你要注意什么問題呀?相同數位對齊。一齊讀一遍。
4. 小組討論會:重點分析43×26要注意的問題。
5. 過關競技臺:想想連連:哪座房子是小熊的家,請你連一連。
630是我的家:? ? ?16×25=? ? ?33×40=? ? ……? ? (共8道)
指名學生找:過關的獎勵學生小笑臉。
這堂課教學形式活潑多樣,既有學生的獨立性學習過程,又有小組合作與探究;既有競爭性的表演賽,又有應用性的創(chuàng)意設計。教師引導語和過渡語非常幽默親切,自然到位,使得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如行云流水般,一點不感覺突兀生硬。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習,是學生感覺非常快樂的事。
數學課堂學習方式,無論是形式、內容還是組織語言,都應該緊緊圍繞學生有效學習和獲得發(fā)展這一主題,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如果教師能始終把著眼點立足于學生上,巧妙布局教學形式,那么課堂終將成為一串閃亮的珍珠項鏈!
參考文獻
[1] 楊慶余.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2] 邵光華.數學語言及其教學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05(2).
[3] 林惠貞.數學語言學習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