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摘要:在小學,特別是小學低年級段的英語課堂中,利用信息技術(shù)激發(fā)小學低段學生的學習興趣,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我認為教師在其中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本人認為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去嘗試:利用信息技術(shù)手段,讓知識點等變得“可聽”“可視”“可摸”,讓孩子在課堂上“動”起來;利用信息技術(shù)手段,創(chuàng)設(sh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任務型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運用靈活多樣、生動有趣的提問方式和簡潔明了、生動風趣的言語風格創(chuàng)造愉快的課堂氣氛;利用信息技術(shù)手段實施快節(jié)奏教學。總之,教師需要站在孩子們的角度投入更多思考,嘗試更多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培養(yǎng)其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關(guān)鍵詞:注意力 信息技術(shù) 任務型教學模式 興趣
現(xiàn)今許多學校在一年級就開設(shè)了英語課程。作為一名一年級的英語教師,我最關(guān)注的是如何讓低段的孩子們集中注意力,學到知識,愛上英語。許多教師都發(fā)現(xiàn),在小學階段,特別是小學一年級如何抓住孩子有限的注意力是至關(guān)重要的。因此,教師如能站在孩子們的角度投入更多思考,嘗試更多方法,則利于激發(fā)學生動機,培養(yǎng)其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小學生有意注意時間較短,但好奇心和模仿性較強。所以,小學特別是小學低年級段的英語課堂上,如何利用信息技術(shù)抓住孩子的有限注意力,是一名小學一年級英語教師,急需思考的問題,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去做:
一、利用信息技術(shù)手段,讓知識點等變得“可聽”“可視”“可摸”,讓孩子在課堂上“動”起來
受到“視覺語法”的影響,我認為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shù)等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活躍孩子們的思維。如利用電子互動白板、希沃等信息技術(shù)手段為孩子們準備豐富直觀的圖片,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shù)設(shè)置懸念讓孩子去猜測、去想象、去討論、去操作。例如在教授一年級孩子們動物主題的知識時可利用信息技術(shù)讓孩子們聽動物的聲音,然后去猜、去學。在教授孩子們形狀主題的知識時,可以利用互動電子白板讓孩子們到講臺上來通過拖拽等操作將直觀的日常生活物品圖片歸類為不同的形狀。在教授故事時先出示圖片,利用有效的問題,讓孩子們充分觀察圖片,說一說自己看到的和猜測的。又如在教a hat、a cap等短語時,可用兩種不同的帽子等實物,先不讓孩子們看到,而是先讓孩子們?nèi)ヂ?、去摸、去猜測??傊谛W低段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shù)手段,讓孩子們通過可視的直觀圖片在圖中找信息,去思考、去說、去操作,在觀察、猜測、摸等活動中既學習了新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多元識讀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術(shù)手段,創(chuàng)設(sh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任務型教學模式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學生應通過嘗試和實踐等方法,學會用英語做事情(教育部,2012)。學習語言的目的在于在實踐中運用,老師要培養(yǎng)和提高孩子用英語做事的能力。在小學高段的英語教學中我們常用大段文字、調(diào)查問卷等讓孩子們完成各種任務;對于小學低段的孩子可以利用信息技術(shù),用簡潔明了的圖片完成各種“互動”。如直接拖拽圖片進行選擇配對、圖文配對等。又如在教授26個英文字母和自然拼讀時,可利用電子白板讓孩子們聽音選擇,通過拖拽對字母進行重新排序等。在小學低段的英語教學中,由于孩子們已有知識的有限,大部分孩子不可能有大段甚至整句輸出的能力。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shù),讓孩子們到講臺上利用電子白板進行“互動”,或是利用自己的平板直接看圖,仔細觀察,選擇進行“互動”。這些都是有效的師生“互動”,也是孩子們喜歡的生生“互動”。
三、利用多媒體,運用靈活多樣、生動有趣的提問方式和簡潔明了、生動風趣的言語創(chuàng)造愉快的課堂氣氛
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情緒的力量往往能構(gòu)成教學過程中最微妙而最有意義的因素?!痹谛W低段的英語課堂中,英語教師可以在多媒體的幫助下充分利用肢體和面部語言,對學生熱情而有耐心地進行引導。需要時和孩子們一起說,一起笑,一起唱,一起跳。如孩子們對老師出錯很感興趣,在教授一些知識點時我常用故意出錯的方式,讓孩子們在“笑話”我的時候記住知識點。如在教授“she”和“he”時,我常常故意將女生如何如何說成He is...等,孩子們常常哄堂大笑,提醒我錯了。若學生答對,教師常常會說:“Cool.Yes,youre right.Well-done.Excellent.Good job.Maybe.”有時可以加上肢體語言,如:“give me a five”或“give me fives”。利用這些簡單的肢體語言,讓孩子興奮起來,注意力都集中到老師這里。
四、利用信息技術(shù)手段實施快節(jié)奏教學
在日常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如果一直保持一個較慢的語速講課,孩子們常常會不由自主地走神。在這時如果教師能偶爾加快語速,用大聲又快速的語調(diào)進行比賽等活動,那么孩子們的注意力會收回來很多。例如在日常教學中當發(fā)現(xiàn)不少孩子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我會突然開始利用“看誰反應快”這樣的小游戲,激發(fā)孩子的學習欲望,將孩子的注意力拉回來。在班級電腦上我還利用多媒體自動選擇名字的功能,先將全班孩子的名字輸入進去,上課時由電腦隨機抽選名字,被選中的孩子需要回答問題,這樣孩子在緊張中自然會集中注意力。一些提問方式我還配有固定的口令,孩子們一聽到這個口令就知道要干什么了。如我現(xiàn)在需要他們“開火車”讀單詞。老師口令為:“Little train,little train!”孩子們會接“Go,go,go”并配上固定的動作。這樣,不能集中注意力的孩子一下子就“被迫”將思緒拉回課堂。
總之,教師需要提高個人素質(zhì),將英語學科素養(yǎng)的要求內(nèi)化于心,嚴格要求自己。精心設(shè)計每一節(jié)課,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shù)采取多種形式的直觀教學、任務型教學等,最終達到激發(fā)動機,培養(yǎng)興趣,促使小學低段的孩子們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的目的。
參考文獻:
[1]KRESS & VAN LEEUWEN.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Routledge,2006.
[2]莫雷.教育心理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