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芳,閆媛芳,任裕祥·格力電器(石家莊)有限公司
導 語
在空調外機生產過程中,為加強整機裝配的可靠性,需要在鈑金件噴涂工序之后進行預裝作業(yè),預裝的下掛件主要為海綿,通常一個鈑金件需要安排多位員工進行預裝作業(yè),預裝效率較低,同時,由于人的不確定性因素,海綿的粘貼質量一致性較差,錯漏現象頻發(fā),急需改善。本文針對該問題,通過現場調研,并采取不同的自動化預裝手段實現了兩大類海綿的自動化預裝,提高了空調外機預裝工序的效率和質量。
空調外機預裝用海綿的種類繁多,根據海綿的形狀和薄厚差異,可以將海綿總體分為短矩形薄款、長矩形薄款和L形厚款三種。其中,短矩形薄款海綿和L形厚款海綿均粘貼在鈑金件的平面區(qū)域,如圖1所示。長矩形薄款海綿需要預裝在鈑金件的折彎處,如圖2所示。由于長矩形薄款海綿粘貼位置的特殊性,自動化預裝的實現局限性較大,本文重點就短矩形薄款和L形厚款進行論述。
圖1 短矩形薄款和L形厚款海綿的粘貼位置
圖2 長矩形薄款海綿的粘貼位置
短矩形薄款海綿(后續(xù)稱為常規(guī)海綿)的傳統(tǒng)預裝現場如圖3所示,因常規(guī)海綿的預裝數量較多,為提高生產效率,單個員工需要拿取至少兩款海綿進行預裝作業(yè),作業(yè)疲勞時往往造成海綿貼錯、漏貼或貼歪的現象。
圖3 常規(guī)海綿的傳統(tǒng)預裝現場
L形厚款海綿(后續(xù)稱為特型海綿)的傳統(tǒng)預裝現場如圖4所示,由于海綿較大不易撕去,因此需要兩個人經過7個動作完成預裝工作,生產效率較低,同時,員工在撕取海綿時往往會造成海綿變形,影響粘貼質量(圖5)。
圖4 特型海綿的現場預裝
圖5 特型海綿的具體預裝流程圖
針對常規(guī)海綿尺寸較小、形狀規(guī)則的特點,引入海綿剝離機對海綿進行剝離,使用機器人對海綿進行粘貼。為降低不必要的人力成本,采用零件定位循環(huán)輸送裝置實現零件的定位和傳輸功能,同時實現上、下料合并為1人,自動預裝布局圖和現場分別如圖6和圖7所示。
圖6 自動預裝布局圖
圖7 自動預裝現場
常規(guī)海綿自動預裝實現后,雙班實現減員6人,具體的預裝流程如下:
員工將儲料區(qū)的零件放置在定位工裝板上,定位工裝板上設置有磁鐵,可以保證零件放置的穩(wěn)定性,方便后續(xù)機器人預裝作業(yè)。定位工裝板攜零件在傳輸平臺運動,每個機器人前方均設置有阻擋器和光電傳感器,當光電傳感器識別到零件時阻擋器升起,零件暫停等待機器人作業(yè),當所有預裝工作完成后,定位工裝板通過升降臺返回人工收料處,完成閉環(huán)作業(yè)。
在上述自動預裝裝置的基礎上,引入智能視覺檢測系統(tǒng)對預裝完畢的零件進行海綿錯、漏、變形情況的實時監(jiān)測,提升了檢驗技術,確保產品質量受控。
特型海綿具有尺寸大(約是常規(guī)海綿的20倍左右)、形狀不規(guī)則(L形)的特點,無法使用剝離機對海綿進行剝離,因此常規(guī)海綿的自動預裝方案無法適用,需要另辟蹊徑,尋找解決方案。
方案研究
(1)首先分析特型海綿在預裝時的必需動作。由圖5可知,動作3和動作4為浪費點,需要取消該動作,剩余動作全部由1人完成,但單人預裝速度跟不上線體速度。
(2)為提高單人作業(yè)速度,再次對其動作進行細分,分為可替代類和不可替代類。其中不可替代類為動作1、動作2??商娲悶閯幼?、動作6和動作7。
(3)考慮將可替代類動作由機械裝置來進行代替。
首先人工剝離完成的海綿需要放置在定位工裝上,然后機械裝置抓取海綿進行自動粘貼。該思路為常規(guī)的自動化開展思路,但是由于海綿剝離完后,其一側具有較大的粘性,容易粘手,員工放置存在困難。
針對上述問題,運用ECRS分析法將剝離海綿和放置兩個動作進行互換,先固定放置好海綿再進行海綿剝離。剝離完的海綿機械手無法抓取,因此,將定位工裝創(chuàng)新設計為可翻轉式,使得剝離完成的海綿直接被翻轉粘貼在鈑金件上。改進后的特型海綿預裝流程如圖8所示。
圖8 改進后預裝工藝流程
方案實施與過程改進
按照上述方案進行翻轉粘貼工裝的制作,整體由三部分結構組成,分別為海綿承載裝置、海綿定位裝置和海綿翻轉粘貼裝置。其中,海綿承載裝置創(chuàng)新利用吸盤的“吸”功能來承載海綿,利用吸盤的“放”功能實現海綿粘貼后的松開動作,具體的結構如圖9所示。
圖9 海綿翻轉粘貼工裝結構
將翻轉粘貼工裝安裝在皮帶線邊,同時設置光電傳感器,實現當鈑金件觸發(fā)傳感器時,翻轉粘貼工裝對鈑金件進行粘貼。然而,現場調試中發(fā)現,當翻轉粘貼工裝正向旋轉角度為180°和反向旋轉角度為180°時存在嚴重的反彈現象,海綿粘貼效果不理想。
針對上述問題,分析反彈現象的產生是由于瞬時沖擊力過大導致,因此,分別在工裝翻轉桿的上、下面設置緩沖器(圖10),通過現場驗證,反彈現象得到一定的改善。驗證結果表明,緩沖器的位置和緩沖力的大小直接影響最終的反彈結果。通過現場試驗調整,最終將緩沖器設置在距離旋轉中心3~5cm處,調整后反彈現象消失,海綿粘貼穩(wěn)定。
圖10 改進后的海綿翻轉粘貼工裝結構
本文針對空調鈑金件預裝海綿工序,將繁多的海綿種類分為常規(guī)海綿與特型海綿,針對該兩類海綿的特點,設計了兩種海綿自動化預裝裝置。其中,常規(guī)海綿裝置的應用使得雙班直接減人員6名,特型海綿自動預裝裝置雙班直接減人員2名,解決了傳統(tǒng)預裝模式存在的效率低,海綿錯、漏現象頻發(fā)的問題。同時,在后續(xù)引入新品海綿時,只要確定海綿的大類,即可采用成熟的自動預裝模式進行預裝作業(yè),為海綿預裝的標準化提供了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