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閣
(商丘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河南 商丘 476000)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病情發(fā)展較迅速,不及時治療可發(fā)生胰腺壞死,釋放大量炎性遞質,引發(fā)組織灌注不足,造成胃腸道黏膜充血、壞死,發(fā)展為重癥AP,這也是導致AP 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據報道,重癥AP 病情進展快,病死率高,達20%~30%左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因此,尋求有效手段評估AP患者病情程度十分必要,對臨床早期預測AP 并制定合理干預方案具有重要意義。鮑曼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是革蘭陰性非發(fā)酵菌,屬于院內獲得性感染常見條件致病菌,因具有多重耐藥性近年受到臨床廣泛關注[3]。器官功能衰竭及胰腺壞死感染(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IPN)均是導致重癥AP患者死亡的常見因素,研究顯示,IPN患者一旦合并AB 感染往往伴極高病死率,不利于患者預后[4]。故而推測AB 感染對評估、預測AP患者病情程度有一定價值。本研究主要觀察AP患者AB 感染情況,并分析AB 感染與患者病情程度的關系,為臨床早期預測、診治AP患者提供依據。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收集2018年1 月-2020年6 月商丘市中心醫(yī)院完成治療及隨訪的89例AP患者資料,本研究符合倫理學相關規(guī)定。89例患者男49例,女40例;年齡41~68 歲,平均年齡60.44±5.13 歲;病因:膽源性46例、高脂血癥性25例、酒精性或其他18例;合并基礎疾?。禾悄虿?9例、高血壓23例;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16.8~25.9kg/m2,平均22.46±1.16kg/m2。
1.2 入選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⑴均符合《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2014)》[5]中診斷標準;⑵臨床資料及影像學資料均完整;⑶患者對本次研究資料采集及閱覽知情;⑷患者住院時間均>2d。
1.2.2 排除標準 ⑴合并心腦血管疾??;⑵合并重要臟器病變或功能不全;⑶伴血液系統(tǒng)疾?。虎群喜⒚庖呦到y(tǒng)疾??;⑸合并凝血功能障礙。
1.3 方法
1.3.1 AP患者病情程度評估及分組方法 參照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估(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6]評分,評估AP患者入院時病情嚴重程度,該評分由三項組成,包括急性生理學(共12 個生理參數)、年齡與慢性健康,理論高分值為71 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病情越嚴重;其中APACHEⅡ評分<8 分為急性輕型胰腺炎,將其設為輕型組;APACHEⅡ評分≥8分為急性重型胰腺炎,將其設為重型組。
1.3.2 AB 感染判斷方法患者入院后均給予營養(yǎng)支持、抗感染、防休克、改善微循環(huán)、腹膜腔灌洗等常規(guī)治療;入院第1d對患者進行痰培養(yǎng)、血培養(yǎng)等,將標本接種于5%羊血瓊脂平板,置于30℃、7%二氧化碳孵化箱中進行培養(yǎng)18~24h,挑選可疑菌落進一步純化,通過梅里埃VITEK2 微生物分析儀鑒別菌種;AB 感染定義符合 《中國鮑曼不動桿菌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7]中相關標準。
1.3.3 患者臨床資料收集分析法 記錄患者性別、年齡、BMI、病因及合并基礎疾病等一般資料;收集實驗室相關指標,如血清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C 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檢測方法:采集患者入院時清晨空腹外周靜脈血5ml,以3000r/min 轉速離心10-15min(型號:BY-160C型;北京白洋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分離血清,采用雙抗體夾心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PCT水平;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血清CRP水平,試劑盒均由美國R&B 公司生產;所有操作均嚴格遵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全部計量資料均經Shapiro-Wilk 正態(tài)性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經單項Logistic 回歸分析,并建立Logistic多元回歸模型,分析指標對AP患者病情程度的影響;繪制受試者工作曲線(ROC),并計算曲線下面積(AUC)值,以檢驗AB 感染預測AP患者病情程度加重風險的價值,AUC 值>0.9表示預測性能較高,0.70~0.90表示有一定預測性能,0.5~0.7表示預測性能較差;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AP患者病情程度及分組情況 89例AP患者經APACHEⅡ評分評估結果顯示,輕型57例,占64.04%(57/89);重型32例,占35.96%(32/89)。
2.2 輕型組、重型組患者相關資料比較 兩組患者性別、病因、合并基礎疾病、年齡、BMI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重型組患者AB 感染率、PCT、CRP表達均高于輕型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輕型組、重型組患者的相關資料比較
2.3 AP患者病情程度影響因素的單項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 經單項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AB 感染、PCT、CRP 過表達均可能是AP患者病情加重的影響因素(OR>1,P<0.05)。見表2。
表2 AP患者病情程度影響因素的單項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
2.4 AP患者病情程度影響因素的Logistic多元回歸模型分析 將AP患者病情程度作為因變量(1=重型,0=輕型),將AB 感染、PCT、CRP 作為協變量,同時納入性別、病因、合并基礎疾病、年齡、BMI等資料,建立Logistic多元回歸模型,在校正性別、病因、合并基礎疾病、年齡、BMI 等基線資料帶來的影響后,結果顯示,AB 感染及血清CRP 過表達是AP患者病情加重的影響因素(OR>1,P<0.05),其中AB 感染帶來的影響最為顯著(OR=21.285),可能作為獨立危險因素。見表3。
表3 AP患者病情程度影響因素的Logistic多元回歸模型分析
2.5 AB 感染預測AP患者病情程度加重風險的價值分析 將AP患者病情程度作為狀態(tài)變量(1=重型,0=輕型),將AB 感染作為檢驗變量,繪制ROC曲線(見圖1),結果顯示,AB 感染預測AP患者病情程度加重風險的AUC 為0.800(95%CI:0.694~0.906)。
圖1 AB 感染預測AP患者病情程度加重風險價值的ROC 曲線圖
盡管近年AP患者診療水平有很大提高,但重癥AP患者病死率仍處于較高水平,高達30%左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8]。故尋求積極有效可預測AP患者病情程度的指標及方法成為近年研究熱點。以往臨床常通過Ranson 評分評估AP患者病情程度,Ranson 評分是最早提出的胰腺炎評分系統(tǒng),但該評分僅有5 個參數可在急診科評估,剩余參數需在患者入院48h 后得到結果,無法在第一時間對病情做出準確判斷,應用受限[9,10]。
APACHEⅡ評分利于醫(yī)師迅速獲得AP患者評估結果,可根據臨床需要重復檢測評分,利于動態(tài)觀察,對評估AP患者病情程度及預后均有較高的敏感性及特異性[11,12]。故本研究中通過APACHEⅡ評分對AP患者病情程度進行評估。PCT 是降鈣素前體,是機體受感染后,刺激單核細胞及巨噬細胞等產生的炎癥遞質,正常人的血清PCT 含量極低,一旦發(fā)生感染,外周血PCT水平可快速升高,故被認為是診斷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指標[13]。AP患者常存在細菌感染,血清中PCT水平異常升高,且重癥AP患者PCT水平升高更加顯著[14]。故推測PCT與AP患者病情程度密切相關。本研究結果顯示,重型組患者PCT水平高于輕型組,但在建立多元回歸模型分析后,結果顯示,PCT水平并非AP患者病情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提示PCT 可能參與AP 發(fā)生及發(fā)展,但易受其他因素影響,結果不穩(wěn)定。CRP屬于急性時相蛋白,機體出現炎癥反應時常出現CRP 異常升高,AP患者胰腺組織中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被激活,短時間內出現CRP水平升高[15]。故推測CRP與AP患者病情程度存在聯系。本研究結果發(fā)現,重型組患者CRP水平高于輕型組,且經建立多元回歸模型結果顯示,CRP 過表達是推動AP患者病情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CRP表達穩(wěn)定性不加,在其他刺激反應中也會發(fā)生一過性的顯著升高情況,故該指標在AP 病情程度判斷中的應用價值尚待研究。
AB 屬于條件致病菌,在院內感染中占有較高比例,易對各種消毒劑、抗菌藥物產生耐藥性,對重癥患者具有較大威脅[16]。研究顯示,重癥AP患者腸道黏膜缺血缺氧、腸道黏膜屏障受損,易導致腸道菌群移位,繼而導致胰腺壞死組織感染[17]。與腸道細菌不同,AB 并非起源于腸道,屬于醫(yī)院定植菌,研究證實,IPN患者合并AB 感染常伴極高病死率[18]。故推測AB 感染與AP患者病情程度及預后有一定聯系。本研究結果顯示,重型組患者AB 感染率高于輕型組,且經Logistic多元回歸模型分析結果顯示,AB 感染率高是AP患者病情加重的影響因素,提示AB 感染與AP患者病情程度有一定聯系。分析原因可能為,AP患者多為腸源性感染,感染途徑主要有腸道菌群移位定值、血行感染、膽道感染等,感染菌群以AB、銅綠假單胞菌等為主[19]。AP患者抵抗力低下,一旦出現感染未得到及時有效控制,易出現感染蔓延,加重病情,甚至出現膿毒血癥、感染性休克等[20]。故推測AB 感染的AP患者提示病情可能會進一步發(fā)展,應重點關注。繪制ROC 曲線發(fā)現,AB 感染預測AP患者病情程度加重風險有一定價值,但其對AP患者病情影響的具體機制尚未明確,還需進一步證實。
綜上所述,AB 感染與AP患者病情程度有一定聯系,可能參與AP患者病情發(fā)展,臨床早期檢測AP患者的AB 感染情況,對指導患者病情發(fā)展風險預測、早期干預計劃制定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