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婕,鄭詩韻,姜東萍,金文琪,朱麗娟,李小嘉,周大成*
(1.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yī)醫(yī)院肛腸科,上海 200071;2.上海市曹家渡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上海 200000)
關鍵字:出血性內痔;芩薊涼血合劑;雙盲雙模擬
痔病是肛腸科常見的疾病,根據發(fā)病部位的不同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中醫(yī)學對于痔病的病因與病機的認識早有記載,《內經》云:“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僻為痔?!睆垙恼度彘T事親》認為“傷濕成疾”,濕熱下注肛腸而引起疾病。朱丹溪《脈因證治》認為“(痔)乃木乘火勢而侮燥金,歸于大腸為病,皆風熱燥濕為之也?!贝祟愐燥L濕燥熱為主要病因的經典學術思想給痔病的治療帶來深遠的影響。在我國,痔瘡占肛腸科疾病發(fā)病的87.25%,內痔占59.86%,而出血性內痔又占內痔發(fā)病的85%[1]。間歇發(fā)作的無痛性便血,是內痔主要癥狀,針對內痔出血的治療,開展安全有效的非手術療法是肛腸科醫(yī)生關注的熱點。本研究采用平行隨機、陽性藥對照、雙盲雙模擬的方法,評價我院院內制劑芩薊涼血合劑治療急性出血性內痔的療效,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 年11 月-2020 年12 月在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yī)醫(yī)院肛腸科門診就診的急性出血性內痔患者9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5例。觀察組,男18例,女27例,平均年齡(48.74±13.46)歲,平均病程12 個月;本次出血平均4 d;I 期內痔28例,II 期內痔17例。對照組,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齡(53.07±12.84)歲;平均病程12 個月;本次出血平均5 d;I 期內痔32例,II 期內痔13例。2 組性別、年齡、病程、病情分度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試驗方案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批號:2019SHL-KY-05。
1.2 診斷及分期標準 參照《痔臨床診治指南(2006版)》[2]中內痔的診斷及分期標準。
1.3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上述診斷標準的出血性內痔患者;2)年齡18~75 周歲,性別不限;3)本次出血時間不超過7 d。排除標準:1)患有肛裂、肛瘺、炎癥性腸病、血液病、糖尿病、結直腸腫瘤等疾病及精神疾病者;2)妊娠或哺乳期婦女;3)近2 周使用治療內痔出血的相關藥物者;4)服用抗凝藥物、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激素、非甾體類止痛劑等影響止凝血功能的藥物者及服用抗組胺藥、抗膽堿藥等影響安絡血止血效果藥物者。
1.4 治療方法
1.4.1 治療藥物 芩薊涼血合劑藥物組成:地黃、大薊草、黃岑、火麻仁、茜草(炭)、地榆(炭)、槐角(炭)、側柏葉(炭)、仙鶴草、甘草(蜜炙)。藥物由上海市中醫(yī)醫(yī)院藥劑科統一配制(煎煮濃縮加輔料制成溶液合劑,每瓶裝250 mL);安絡血(每片5 mg,江蘇亞邦愛普森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32023286);芩薊涼血合劑模擬劑和安絡血模擬劑均由我院制劑室提供。
1.4.2 治療方案 觀察組:芩薊涼血合劑,每次25 mL,每日2 次;安絡血模擬劑(糊精及淀粉組成,口感及外觀同安絡血片):每次1 片,每日3 次。對照組:安絡血,每次1 片,每日3 次;芩薊涼血合劑模擬劑(糊精、淀粉、焦糖色素及苦味劑組成,口感及外觀近似芩薊涼血合劑),每次25 mL,每日2 次。
1.4.3 療程 2 組均治療7 d 后統計療效。
1.5 觀察指標 記錄2 組治療前后7 d 的癥狀積分變化情況 癥狀量化分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3]中相關內容指定評分標準,包括便血、黏膜狀態(tài)、痔核大小及排便情況。便血:無出血,0 分;便紙染血,2 分;排便時滴血,4 分;排便時噴射狀出血,6 分。直腸鏡下痔核黏膜狀態(tài):正常,0 分;充血,2 分;糜爛,4 分;出血點6 分。痔核體積大?。簾o痔核或不超1 個鐘表數,0 分;1 個痔核超過1 個鐘表數,2 分;2 個痔核超過1 個鐘表數或1 個痔核超過2 個鐘表數,4 分;3 個痔核超過1 個鐘表數或1 個痔核超過3 個鐘表數,6 分。排便情況:無,0 分;糞便稍微干燥但排出不困難,2 分;糞便干燥但成條,排出稍有困難,4 分;糞便干燥,成羊屎狀,排出困難,6 分。
1.6 療效評定標準 痊愈:便血癥狀消失,痔核黏膜正常,中醫(yī)癥狀評分改善率≥95%;顯效:便血、痔核黏膜明顯改善,中醫(yī)癥狀評分改善率≥70%;有效:便血、痔核黏膜好轉,中醫(yī)癥狀評分改善率≥30%;無效:便血、痔核黏膜明顯改善<30%。
1.7 單項癥狀療效判斷標準 痊愈:癥狀消失;顯效:癥狀明顯好轉(單項積分減少2 個級別);有效:癥狀好轉(單項積分減少1 個級別);無效:癥狀無變化或加重。
1.8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21.0 進行統計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方差齊性的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描述,采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中位數、上四分位數、下四分位數描述,采用Mann-Whitney 秩和檢驗;計數資料及等級資料用百分率或構成比描述,采用Mann-Whitney 秩和檢驗。假設檢驗使用雙側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2 組臨床療效結果比較 見表1。
表1 2 組臨床療效結果比較(n =45) 例
2.2 2 組便血癥狀療效結果比較 見表2。
表2 2 組便血癥狀療效結果比較(n =45) 例
2.3 2 組痔核黏膜狀態(tài)療效結果比較 見表3。
表3 2 組痔核黏膜狀態(tài)療效結果比較(n =45) 例
2.4 2 組痔核體積療效結果比較 見表4。
表4 2 組痔核體積療效結果比較(n =45) 例
2.5 2 組排便情況比較 見表5。
表5 2 組便秘情況比較(n =45) 例
隨著現代病因學概念的提出,認為痔核為生理性的肛墊組織發(fā)生病理性改變的產物,故引申出痔病新的治療理念:1)無癥狀的痔無須治療;2)痔的治療旨在減輕或消除癥狀;3)保守治療為主,無效后才選擇手術。因此,對于急性出血性內痔的治療,多采用“先保守治療-再低侵襲操作-最后手術”的治療流程,確切有效的保守治療是治療首選且更易被患者接納。
芩薊涼血合劑是我院肛腸科的經驗效方,長期應用于出血性痔病的治療[4]。方中大薊草、仙鶴草、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茜草(炭)、地榆(炭)、槐角(炭)、側柏葉(炭)皆為止血藥制炭,加強收澀止血治標之功?;鹇槿省⒌攸S,涼血生津、潤腸通便,可減少干結糞塊摩擦黏膜造成的出血。全方用藥精簡,共奏祛風清腸、涼血止血之效?,F代藥理學研究證實,大薊中的納米類成分,通過增加血漿中纖維蛋白原含量,影響纖溶系統的活性,增加血小板數量及活性達到止血的效果[5]。地榆制炭后顯著縮短小鼠凝血酶原時間、凝血時間,有更強的止血效果[6]?;苯侵泻谢苯擒盏犬慄S酮類物質,對花生四烯酸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7]。
本研究結果表明,芩薊涼血合劑對急性出血性內痔療效顯著,對便血癥狀、痔核黏膜狀態(tài)有明顯的改善作用且優(yōu)于對照組。此外,芩薊涼血合劑亦能有效緩解內痔出血患者排便困難的情況。痔瘡的發(fā)作與排便情況密切相關,異常的腸道習慣(如努掙、坐便時間過長、大便次數偏多等)能明顯加重痔瘡癥狀,增加復發(fā)概率。研究[8]分析顯示,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有利于控制痔瘡出血癥狀。芩薊涼血合劑兼顧止血與通便,考慮此為其療效優(yōu)于安絡血的原因,然而確切的止血機制尚待進一步研究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