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聽力是與外國人直接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中語言能力。在高考中也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該部分要求考生聽懂有關(guān)日常生活中所熟悉話題的簡短獨白和對話。本文我們透過高考日語聽力試題,從聽力的課標要求以及命題建議,考點和知識點歸納,學生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以及聽力改革方向等各方面來探討一下聽力的備考問題。
關(guān)鍵詞:課標要求;試題分析;日語聽力;知識歸納;聽力備考
很多學生在聽力方面非常薄弱,高中日語教學又普遍存在起點晚,且有高二零起點甚至高三零起點的現(xiàn)象,對于學生和老師來說更是增添了很多困難。因此,聽力備考在整體備考中占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課標要求以及命題建議
(一)考核目標和要求
聽力是與外國人直接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中語言能力。該部分要求考生聽懂有關(guān)日常生活中所熟悉話題的簡短獨白和對話。考生應能:
1.理解主旨要義
2.獲取事實性的具體信息
3.對所聽內(nèi)容做出簡單推斷。
4.理解說話者的意圖,觀點或態(tài)度。
(二)課標對聽力理解的命題建議
1.語言素材:日常對話、簡短的敘事、發(fā)言、演講、報告、通知、語音記錄等。
2.考試形式:根據(jù)對話或口頭表達回答問題;根據(jù)音頻內(nèi)容完成信息匹配。
二、目前聽力考試形式與結(jié)構(gòu)
形式上延續(xù)2001年開設聽力部分以來的模式分第一、第二兩節(jié)。
三、聽力部分考察題型分類以及該類的考點、相關(guān)重要表達
(一)以18年為例,通過試題來反觀聽力考察題型
(二)聽力考察題型以及該題型的考點、必備詞匯與表達
1.時間類考點基本涉及:
時間點方面:年份、季節(jié)、月份、日期、幾點、節(jié)日等。
時間段方面:幾年、幾個月、幾周、幾天、幾個小時、多少分等。必備詞匯:
(1)有關(guān)“年”的
①幾年(時間段)1年 2年 3年 4年后面可以+間→1年間
②年份(時間點)的讀法
③前去今系列(時間點)
(2)有關(guān)“季節(jié)”的
四季 季節(jié) 春 夏 秋 冬
(3)有關(guān)“月”的
①幾月(時間點)。一年內(nèi)的12個月有固定的說法,雖然4、7、9都有2
個讀音,但是4月、7月、9月必須按下面的讀法,不能任意改動。
四月 七月 九月
②上上個月——先々月 上個月—— 先月這個月—— 今月
下個月—— 來月下下個月——再來月
③月數(shù)“個月”的日語讀法是“かげつ”一般寫“ヶ月”或“ヵ月”
1個月 一ヶ月 4個月 四ヶ月
(4)有關(guān)“周”的
①月曜日 火曜日 水曜日
②上上周——先々週上周 —— 先週
③幾周的說法----週(間)一週間 二週間
(5)有關(guān)“幾號”的
時間點:
1日 (1號)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8日
(6)天以及每天中的各個時間段:
① 前天——昨日 昨天——昨日今天——今日
明天——明日 后天——明後日
②早上——朝 上午——午前 中午——晝下午——午後 傍晚——夕方
晚上——夜白天——晝
(7)有關(guān)“幾點”的:一時 二時 三時
在日本,一般不說13點到24點的,而是說「午後一時」「午後二時」
幾點+間就是小時數(shù)。比如:一時間 (一個小時)
(8)有關(guān)“分”的
主要的是要學會1-10分鐘的讀法。11分以上和一般數(shù)字一樣,加10,20,30…即可。
注意:后面可以加「間」也可以不加。
30分時,可以說“半”,但是日語中沒有“刻”的說法。
(9)有關(guān)“秒”的
音讀數(shù)字+秒后面可以加「間」也可以不加
2.數(shù)量類
考點覆蓋:人數(shù)、樓層、物品的數(shù)量、次數(shù)····
注意數(shù)量單位和數(shù)量的表達
3.比較、選擇類題目
考點基本涉及飲食、交通、物品、運動等方面的比較選擇。
必備詞匯:
①飲食類(點餐等):
預定、訂購 飲料 食物 晚餐 咖啡 果汁 啤酒 紅茶
綠茶 牛奶 日本茶 漢堡 蛋糕 三明治 火鍋 蔬菜 豆腐
②交通類
火車 快車 新干線 地鐵 ……號線 JR 小汽車 巴士
夜行巴士 出租車 飛機 船 自行車
③其他常用的詞匯、表達有:
哪個(有兩個) 誰 方面 或者 選擇、決定、比較的表達方式
注:場所以及其他物品的選擇,分別整理在場所類和物品類
4.順序類(可以放在事件類)
考點:常見行為的表達以及動作的發(fā)生順序。
高頻詞匯與表達:
前 前回 之前 前段時間 最近 下次 今后 下次下個
之前 首先 最初 第一 接下來 然后 第二 最后
5.方式、方法類
考點:做某事的方式,比如交通、查資料等的方法
高頻詞匯與表達:
交通類的參照上面交通的選擇。
其他:
廣播 用網(wǎng)絡查資料在超市或網(wǎng)上買書
6.原因類
考點:聽懂原因理由,但是往往會給出多個原因,有的是間接地,有的是對方詢問的,是不正確的。
高頻詞匯與表達:
為什么因此解釋說明原因后置
7.物品類
考點:詢問物品的顏色、形狀、大小等外貌,以及根據(jù)描述選擇正確的物和物品的選擇。
高頻詞匯與表達:
雜志 手機 明信片 賀年卡 郵票 詞典 筆記本 書籍 教科書 參考書 漫畫 照片 論文 電視節(jié)目 游戲
8.地點、路徑類
考點:考察存在的場所、動作發(fā)生的場所、去往的場所等。
高頻詞匯與表達:
國家:日本 中國 美國 法國 西班牙
地名: 東京 京都 橫濱 名古屋
場所:銀行 郵局 研究室 社長室 書店 料理店 賣場
店 超市 百貨商場 便利店 工廠 大廈
四、學生在各題型存在的問題及相應的課堂訓練方法
(一)時間、數(shù)量題
學生主要存在的問題就是對于數(shù)字不敏感,單聽數(shù)字就存在困難,更何況有的還需要加加減減。對于這類題型,首先在平時要做好時間及數(shù)字的相關(guān)記憶訓練。基礎扎實之后才能去探討技巧。其次,做題的時候一定要讓學生提前看題,讓他們?nèi)セ貞浵嚓P(guān)的數(shù)字的讀法,并在試卷的選項上標注好假名。同時,在進行模塊強化訓練的時候可以剪輯高考題中相關(guān)題目進行練習。如:2016年第8、9題 2017年第3、15題 2018年第1、7題
(二)選擇類題目
這類題目覆蓋范圍廣,主要涉及地點,交通工具,物品,食物及其他名詞選擇。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對于地點名詞儲備不足,有的雖不是考察點也會成為他們的阻力;比較句式如果單純做單選是能夠做的很明白,但是放在聽力中,單靠聽反應不過來AB兩項的關(guān)系。(BよりAほうが/を BはAほど…ない)
交通工具類的題目,要注意題目中設定的情景及工具的變化,此類題目相對還是比較簡單的。(交通類單詞以及表達也比較多,也可單獨列項復習)
飲食、物品及其他名詞類的題目,飲食多是選擇,一是要注意食物自身的選擇,二有時會考食物與飲食時間的搭配,做題的時候利用選項做好記錄。物品類的主要是通過一些描述,來作出判斷,這類型的題目要注意動詞及形容詞與選項名詞的搭配,及聽力內(nèi)容中出現(xiàn)的標志性的說法。
(三)原因題
學生存在的問題:一是弄不明白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而是,A用疑問的語氣詢問是否為此原因時,有同學聽到就迅速選出,而忽略了B做出了否定回答。聽導致到了后面,一聽怎么還有別的原因,進而就進入了混亂狀態(tài),不知選哪個。
找原因題,顧名思義此類題目主要就是找尋題目原因。那首先就必須要弄清楚,我們需要知道的事件是什么,這類題難也不難,難在于一般這類題選項都較長,給學生造成一定閱讀壓力;說它不難是因為體力內(nèi)容中會直接說明原因,相對還是比較簡單的。但是多數(shù)時候還是給一些迷惑的選項這時候最主要的就是要理解導致事件發(fā)生的最直接的原因,而不是其他間接原因。
五、新高考下的聽力試題模式以及建議
(一)新高考聽力模式
變化:
1.題目數(shù)量由原來的15道題增加到了20道題
2.聽力第二節(jié)由原來的一段長對話或獨白后問2個問題,改為了問3個問題
(二)新高考下的備考建議
新高考中各個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化,比如,第二部分知識能力與運用將放在語篇中考察,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閱讀的重要性,同時也可以看出傳統(tǒng)的、相對單一的對詞匯、語法的考查逐漸轉(zhuǎn)變?yōu)樵诰唧w情境中綜合運用日語能力的檢測。以此,來突出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考察,促進學科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面對高考改革,與學生交流少、不注重學生交際培養(yǎng)的教學模式自然是無法完成新高考對我們的要求。那么聽力部分的訓練,自然也不能只停留在認為靠刷題就能提分的層面。學生不參與日語語境下的課堂互動,口語水平就無法提高,閱讀能力自然也受影響,最終必然會導致跟不上高考改革的形式,也取得不了好的分數(shù)。
所以,我覺得我們從一開始就需要堅持使用日語教學,課堂上遇到合適的話題就去模擬日語會話的場景與學生互動,從日常來提高學生聽的能力。
作者簡介:于姣;性別:女;出生年月:1987.12;籍貫:山東省日照市,民族;漢,最高學歷:本科;目前職稱:二級教師;研究方向:日語語言